深色 浅色 自动
顶部

1第一节 时疫病论治

所属系列:中医入门到精通-第十一章 疾病治疗

第一节 时疫病论治

一、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病,以春冬二季较多。病人以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发热为特征,并可引起广泛流行,故称流行性感冒。

时行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时令疫疠之邪侵及肺卫所致。其潜伏期一般为 1~3 日,多因与病人接触而引起。起病急骤,临床以鼻塞声重、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周身酸痛,左手脉浮缓为主要症状。2~3 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面颊潮红,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较显著,少数病人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秘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时行感冒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 3 种情况论治。

(一)风寒感冒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吐痰稀薄色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各 15g,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 9g,白芷、川芎、甘草各 6g。水煎服,1 日 1 次,分 3 次温服。

胸闷,恶心呕吐加藿香、紫苏叶;咳嗽加杏仁、浙贝母。

气虚感冒,兼风寒痰饮,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缠绵不愈。当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用参苏饮:人参、紫苏、葛根、半夏、茯苓、陈皮、枳壳、木香、桔梗、前胡、甘草。咳嗽去人参、木香,加桑白皮、杏仁;肺热加黄芩。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

小儿风寒感冒,用柴胡 1.5g,白术、茯苓、白芍各 3g,当归 2.5g,陈皮、炙甘草、制半夏各 1g。水煎温热服。

(二)风热感冒
[主证]身热重,稍怕冷,出汗少,头胀,咽喉肿痛,咳痰黏黄,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 15g,荆芥 9g,炒杏仁 10g,薄荷(后下)、桔梗、生甘草各 6g,水煎服,每日 1 剂,1 日 2 次,连服 2~3 剂。

咳嗽重者,去荆芥,加杏仁、前胡;咽喉肿痛加生地黄、山豆根。

(三)暑湿感冒
[主证]发热,微恶风,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胀痛,眼痛,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黏腻,胸闷恶心,小便短黄,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除湿解表。

[主方]新加香薷饮:金银花、连翘、扁豆、藿香、佩兰各 9g,香薷、厚朴、薄荷(后下)、车前子(包煎)各 6g。水煎服。

(四)单方验方
1.风寒感冒

(1)连须葱白 5 个,生姜 10g,红糖适量,煎水温服。适用于淋雨受凉、风寒感冒轻证。或葛根 12g,麻黄 3g,桂枝、芍药各 10g,红枣 3 枚,生姜 3 片,甘草 3g。水煎服。1 日 1 剂,1 日 3 次。

(2)紫苏叶 6g,杭菊花、蒲公英各 12g。水煎服,1 日 1 剂。

(3)藿香、薄荷、紫苏各 10g,马鞭草 30g。水煎服,1 日 3 次。

2.风热感冒

(1)外感高热:柴胡、黄芩、羌活、大黄、葛根、金银花、连翘、生石膏、大青叶、板蓝根、甘草各适量。水煎服,1 日 1 剂,1 日 3 次。或板蓝根、半边莲各 15g,金银花、连翘各 12g,荆芥、薄荷各 10g。水煎服。

(2)三黄石膏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麻黄、石膏、淡豆豉、生姜、大枣各适量,细茶引。水煎服,1 日 3 次。

(3)芦根 15g,大青叶、葛根各 10g。水煎服,1 日 1 剂。

3.暑湿感冒

(1)忍冬藤 15g,野菊花、鱼腥草、桑叶各 10g.水煎服,1 日 3 次。

(2)香石清解散:香薷、生石膏、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藿香、知母、射干、板蓝根、滑石、熟大黄、甘草各适量。水煎服,1 日 3 次。

(3)柴胡、黄芩各 9g,板蓝根、蒲公英各 30g。水煎服,1 日 3 次。

4.预防方

(1)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 10g,甘草 3g。水煎顿服,连服 3 日。

(2)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 5g,薄荷 2g。煮汤代茶饮。

(3)板蓝根、金银花、菊花、大青叶各适量。水煎服,1 日 3 次。

(4)时行感冒广泛流行:贯众 10g,板蓝根 12g,生甘草 3g。水煎服,1 日 1 剂。

二、麻疹

麻疹,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遍身出现红色疹点,如麻成朵口腔颊黏膜有灰白色小点为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儿童、青少年发病居多。

麻疹的病因是胎毒和麻疹疫毒蕴于肺脾,窜于血络所致。有顺逆之分,毒随疹退为顺证,毒不外透而内陷,闭于肺则咳逆气促;攻于喉则咽喉肿痛而呼吸困难;陷于心营或引起肝风内动,则神昏抽搐为逆证。疹前后回期,宜避风寒,戒水湿,大忌猪肉、鱼、酒、鸡子,葱蒜之物,戒荤腥浓味。饮食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可用老鸡、精肉煮食,少助滋味。

[主证]发热头痛,咳嗽喷嚏,鼻流清涕,咽喉肿痛,流泪怕光,眼胞肿起,面浮腮赤,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疹疾透发不出等症状。在发热后的 2~3 日,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黏膜上,可出现「麻疹黏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 2~3 日,此斑就会消失。治以宣透解毒,使皮肤通畅,腠理开达,疹毒而出。若麻疹合并肺热病,治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为主。若疹发不畅,邪毒内陷,治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

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

[治法]透疹解毒养阴。

[主方]竹叶柳蒡汤:淡竹叶 30g,西河柳 15g,麦冬 9g,玄参 6g,牛蒡子(炒)、干葛各 4.5g,知母、荆芥、蝉蜕、薄荷、甘草各 3g。水煎服。热甚加石膏,咽痛加金银花、连翘,伤津加生地黄、沙参,气虚加西洋参,喘嗽加杏仁、前胡。

出疹期出疹不久,用浮萍、紫苏叶、芫荽各 15g,西河柳 30g,煎水擦洗全身,适用于恢复期。

(一)麻疹初出(疹前期)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 日左右。

[主证]发热恶寒,咳嗽喷嚏,流涕头眩,泪水汪汪,目赤畏光,精神困倦,烦躁不安,大便溏泄。口腔两颊黏膜上,可出现「麻疹黏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疹子将出而未出,或出不多,指纹色紫,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数。

[治法]解肌透疹。

[主方]清解透表葛根汤:葛根、防风、枳壳、荆芥穗、牛蒡子、薄荷、连翘、白芍、淡竹叶各 6g,甘草 1.5g,生姜 1 片引。水煎服。

表寒重加西河柳,重用荆芥、防风;目赤流泪加桑叶、菊花;咽喉肿痛,去荆芥、防风,加僵蚕、射干。切忌不宜大汗,斑疹不红者亦用此方,乃麻疹初起之要方。

(二)麻疹既出(出疹期)

从皮疹见点到透齐 3 日左右。

[主证]发热不退,肌肤灼热,口渴喜饮,咳嗽加剧,目赤泪多,烦躁或嗜睡,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至头面,再及胸背、腹部、四肢,疹色暗红,舌质红,尿赤。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透疹。

[主方]清解透表汤:葛根、蝉蜕、连翘、淡竹叶、桑叶、菊花、西河柳、金银花、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高热烦渴加石膏、知母;疹出紫黑加大青叶、牡丹皮;咳嗽剧烈加杏仁、桑皮。

(三)麻疹出齐(疹回期)

从疹点出齐到收没,3 日左右。

[主证]发热渐退,咳嗽减轻,疹点依次渐回,疹退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伴肢倦体乏,唇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主方]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扁豆、桑叶、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干咳痰黏加川贝母、瓜蒌;唇燥疲乏加西洋参。

(四)疹毒闭肺,疹出不透
[主证]高热烦躁,咳嗽气促,喉间痰鸣,面色青灰,口唇发绀,疹点紫暗或隐没,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肺解毒。

[主方]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连翘、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疹出不透加蝉蜕、薄荷、牛蒡子;痰多黄稠加鱼腥草、黄芩、瓜蒌。

(五)疹毒内陷,邪陷心肝
[主证]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甚则神昏抽搐,鼻衄,舌质红绛起刺,苔黄有裂纹,脉数。

[治法]清营解毒,开窍熄风。

[主方]羚角双钩汤:羚羊角、钩藤、白芍、川贝母、生地黄、竹茹、桑叶、杭菊花、茯神、白茅根、侧柏叶各适量。水煎服。

疹点紫黑加紫草、牡丹皮;便闭加大黄。

(六)热毒攻喉
[主证]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喉间痰鸣,咳嗽重浊,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

[主方]银翘桔梗汤:金银花、连翘、桔梗、玄参、射干、山豆根、生地黄、牛膝、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七)麻疹已出,发热烦躁
[主证]表里俱热,烦躁,谵语,口渴,大小便闭,下痢腹痛。

[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白虎解毒汤: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表里俱热,大小便闭,服防风通圣散: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黑栀子、酒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各适量。

谵语,小便闭塞,宜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甘草、淡竹叶各适量。水煎服。

泄泻不止,服四苓散: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份。水煎服。

小便如泔,或小便不通者,加车前草、木通。疹出而复没,或出不尽,心慌,下痢腹痛,哭啼不止者,病危,死在须臾,急用黄芩、白芍生用,各等份,水煎温服。

(八)麻疹已出,寒热似疟
[主证]疹已出,寒热似疟,潮热不退,大便下血,或小便下血,吐血衄血,二便闭涩,疮疹稠密,热浊赤痛。

[治法]清热凉血。

[主方]柴芩汤或四黄解毒汤:柴胡、黄芩、制半夏、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甘草各适量,姜、枣引。水煎服。

四黄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黄栀子、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各适量。水煎服。

吐血、衄血加炒栀子。麻疹前后有潮热不退,为血虚血热,可服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血虚用熟,血热用生)。发渴加麦冬,咳嗽加瓜蒌;有痰加贝母、陈皮。

疹退后牙根腐烂,鼻血横行者,四物汤加茵陈、木通、水牛角之类,以利小便,引热下行。

孕妇出麻疹者,当以四物汤倍加白术、黄芩、艾叶,安胎清热为主。如胎气上冲急用苎麻根、艾叶各适量煎汤,槟榔服之,更以四物汤进之。

(九)麻疹后期

柴胡、葛根、玄参、黄连、黄芩、栀子、陈皮、茯苓、枳壳、生地黄各适量。生姜引。水煎服。

(十)单方验方
1.鲜芦根、鲜白茅根各 15g,金银花、紫草各 9g,大青叶 6g。水煎服。

2.邪毒闭肺 大青叶、蒲公英各 30g。水煎服,每次 5mL,1 日 3 次。

3.疹收没期阴津耗伤证 鲜白茅根、鲜芦根、鲜石斛各 30g。煎汤代茶饮。

外以新鲜芫荽适量,加鲜四季葱、米酒同煎取汁。乘热置于罩内熏蒸,然后擦洗全身,再覆被取汗。

4.麻疹透发不畅者 西河柳 30g,荆芥穗、樱桃叶各 15g。煎汤熏洗。

(十一)预防方
1.金银花、连翘各 10g,牛蒡子、蝉蜕各 6g,桑叶 5g。水煎服。

2.麻疹 1~6 日内,服当归、白芍、荆芥穗、金银花、红花、桃仁各 3g,甘草 1.5g。水煎服 2 剂,6~7 日后疹陷渐愈。

三、痘疮

痘疮俗称水痘,又称水疱。以发热,咳嗽,流涕,不思饮食,身出红疹,继发疱疹,结痂为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多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有水痘接触史。在发热的同时,1~2 日头面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疹点出现后,很快变成疱疹,内含水液,局部痒,3 日内结痂脱落,不留疤痕。

痘疮病因是胎毒蓄积,湿热内蕴,外感时邪风毒,郁于肺脾,时邪与内湿相搏,外透肌表,发为水痘,状如豆粒。看耳后筋纹,似水红色为佳,杏红色次之,大红色宜退火,紫黑青色难治。又须条匀直上耳尖,而无分枝者为上;若分枝缠绕者,虽淡红亦为凶;或过发际者,多为危证。水痘传染性强,病人出疹前 2 日至出疹后 6 日具有传染性。临床上分型治疗。

(一)风毒犯表
[主证]发热、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喘嗽痰涎,周身红色斑丘疹,淡红而润,疱疹内疱浆清亮,点粒稀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败毒散: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桑叶各 9g,荆芥穗 4.5g,大青叶 15g。瘙痒较剧,加蝉蜕 4.5g,白僵蚕、白蒺藜各 9g。水煎服。

水疱较多加泽泻 9g,生薏苡仁、滑石各 12g;发热重,舌苔黄腻,脉滑数,去荆芥,加黄芩 9g,蒲公英 15g,黄连 3g;营分有热,神烦不宁、舌绛,去荆芥,加生地黄 12g,牡丹皮、赤芍各 9g,紫花地丁 15g;神昏、抽搐加石决明(先煎)30g,钩藤(后下)15g,地龙 9g。

(二)热毒蕴结肌肤
[主证]壮热烦躁,口渴欲饮,面赤唇红,便秘溲赤,痘大稠密,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混浊,根旁红晕明显,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营解毒。

[主方]清瘟败毒饮:生地黄、石膏、栀子、黄连、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淡竹叶、牡丹皮、犀角、甘草各适量。加紫草、大黄。

(三)单方验方
1.金银花 30g,甘草 12g。水煎服。1 日 1 剂。

2.疱疹痒抓破,可用青黛散撒患处。

3.小儿痘疮愈后,疮痂虽落,其色暗或凸或凹,用白蜜不拘多少,涂于疮上,其痂易落且无疤痕,亦不腥秽。

(四)食疗方
1.红豆 30g,白萝卜 60g,淡竹叶 15g。煎水代茶饮 1 小杯。

2.三豆汤:黑豆、赤小豆、绿豆各 15g,甘草(细切)6g.1 日用 4 味,瓦罐煨烂熟,连豆带汤,与儿食之,简易而便宜。

(五)预防方
1.遇痘疹流行时,左右邻家有出者,可用真香油 500g 煎熟,逐日予儿饮尽。

2.苦参、芒硝各 30g,紫背浮萍 15g。外洗。

四、风疹

风疹又称风痧。是由外感风毒时邪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以低热,咳嗽,流涕,厌食,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有脊核肿大为特征,好发于 1~5 岁小儿,多发于冬春两季,可造成流行,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患者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辛辣、煎炸食物。

风疹病因是外感风热时邪,经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肌肤所致。发热 1~2 日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从头面开始,1 日后布满全身,多伴痒感。出疹 1~2 日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脱屑,无色素沉着。

(一)邪郁肺卫
[主证]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厌食,精神倦怠,疹色浅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有痒感,小便赤少,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透疹。

[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牛蒡子、荆芥穗、淡竹叶、淡豆豉、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皮肤痒甚加蝉蜕、白鲜皮、地肤子;耳后与枕部脊核肿大加蒲公英、夏枯草、玄参。

咽喉肿痛加大青叶、玄参、板蓝根。

(二)热毒蕴结肌肤
[主证]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甚则融合成片,小便黄少,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热透疹。

[主方]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赤芍、蝉蜕、连翘、黄芩、紫花地丁、红花各适量。水煎服。

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大黄、芒硝;咽喉肿痛加射干、板蓝根;便秘加大黄、芒硝;疹色紫暗稠密加生地黄、牡丹皮、紫草。

(三)单方验方

蝉蜕、僵蚕各 10g,蒺藜 2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 9g,温开水送下,1 日 3 次。

五、天行赤眼

天行赤眼又称红眼病。多发生在夏季,以眼睑红肿,结膜下出血,白睛发赤,眼痛,目热怕光,眼屎多而黏结为特征。因其有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传染性强,故又称之为夏季的眼科「瘟疫」。《证治准绳·七窍门》说:「天行赤热证,目赤痛,或脾肿痛,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等。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银海精微》亦说:「天行赤眼者,谓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一人害眼,传染一家,不论大小皆传一遍。」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结膜炎。

天行赤眼病因多为外感四时风热毒疠之气所致。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或由病人眵泪秽汁相互传染而得。发病之初,风热在表,发热,头痛,咽痛,白睛红赤,而无明显的全身兼症;自觉症状显著,异物感,畏光,流泪并急剧加重。眼部磨痛,刺痛或眼球触痛,分泌物呈水样,黏液,浆液性。若病人内有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则局部与全身症状较重。证见眼灼热而痛,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眵泪黏稠;重者白睛或睑内有点、片状出血,多自上方开始,可遍及全部球结膜。睑结膜有滤泡增生或假膜形成,出现上皮下及实质浅层混浊,甚至出现轻度前色素膜炎,可反复出现,顽固性角膜上皮剥脱,持续数年之久,多不影响视力。

本病以实证为主,其治疗应分清肺胃积热的轻重。局部症状轻者,外治为主;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重者,应内外兼治。内治以清热泻火解毒为要,因时邪外袭,应适当配合疏散之剂;并根据病情,给予扶正,通腑,凉血之品。

(一)风热上袭,初感疠气
[主证]初起白睛红赤,沙涩刺痒交作,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眵多稀薄,泪热而清,胞睑肿赤。或见恶寒发热,鼻塞涕清。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疏风散热饮子加减:连翘、赤芍各 10g,当归、栀子各 6g,牛蒡子、防风各 5g,川芎、羌活、薄荷、大黄、甘草各 3g。水煎服。

(二)肺胃积热
[主证]胞睑肿痛,白睛红赤较甚,沙涩羞明,热泪频流,眵多胶黏,或流淡血水,伴头痛身热,烦躁口渴,便秘溲赤,鼻塞涕稠,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泄热通腑。

[主方]泻肺饮加减:金银花 20g,野菊花、生石膏各 15g,蒲公英 12g,赤芍、黄芩、桑白皮各 9g,连翘、栀子各 6g,枳壳、木通、荆芥、防风、大黄、甘草各 3g。水煎服。

眼红眼热明显者加紫草 12g。

(三)疫毒入血
[主证]双眼红赤,白睛暴赤,眼胞肿胀,刺痛羞明,热泪如汤,眵多胶黏,兼头痛身热,耳前生肿核,或白睛点、片状出血,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凉血解毒。

[主方]泻肺饮加减:金银花 25g,野菊花、蒲公英、紫草、石膏各 15g,连翘、桑皮、黄芩、牡丹皮、益母草、赤芍各 9g,栀子 6g,甘草 5g。水煎服。

白睛溢血日久不消加桃仁、红花;白睛水肿明显者加白茅根;口干加生地黄、天花粉各 12g。

(四)单方验方
1.大青叶、板蓝根、菊花、金银花、蒲公英、薄荷等。煎汤熏洗,1 日 1~2 次。

2.鱼腥草 20g。水煎洗眼。用于本病各型。

3.菊花、薄荷各 30g。洗净粉碎,装入纱布袋内,置入瓷缸内,加沸水浸泡数分钟,用此药液熏洗。

4.黄芩 10g,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各 15g,桑叶、野菊花各 10g。水煎服,二煎加白矾 15g 洗眼,1 日 2~3 次。

5.鹅不食草或谷精草研塞鼻中效。

6.黄连、黄柏各 6g,白矾 3g,大枣 1 枚。水煎洗之。

(五)预防方

菊花、夏枯草、桑叶、大青叶等。水煎代茶饮。用于流行季节的防治。

六、顿咳

顿咳又称百日咳。以阵发性呛咳(痉挛咳嗽),咳后有鸡啼样回声为特征。好发于冬春,以 7 岁以下小儿最易发病,年龄愈小,则病情大多愈重,病程愈长,对小儿身体健康影响愈大,若不及时治疗,可持续 2~3 个月以上。明代秦景明在《幼科金针·天哮》篇说:夫天哮者,盖因时行传染,极难奏效。

百日咳的病因多由时行疫毒犯肺,阻于气道而引起。其症咳起连连,而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血,呕衄睛红。因小儿脏腑娇弱,肺常不足,易感时行外邪。时行疫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腠理营卫不和,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频发,疫毒留于肺不解,继而疫毒化火,痰火胶结,津凝痰生,气道阻塞,致呛咳顿作,连声不止,痰出则咳缓解。邪从热化,痰黄稠难咳;邪从寒化,痰稀色白。肺逆气急,痉咳不已,常致胃气不降而伴呕吐,犯肝则肝气横逆而见两胁作痛,肝络损伤,目睛出血,眼眶瘀血;心火上炎则舌下生疮,咳则引动舌本;咳伤脉络,则见咯血、衄血等症。痰热壅盛,闭阻于肺,可并发咳喘气促之喘嗽;痰热内陷心肝,则可致昏迷、抽搐之变证。

临床上顿咳大体分初咳、痉咳及恢复 3 期分证。主要表现为咳嗽、痰阻,性质有寒热差异。初咳期邪在肺卫,属表证,咳嗽痰白者为风寒;咳嗽痰黄者为风热。痉咳期邪郁肺经,属里证,痉咳痰稀为痰湿阻肺;痉咳痰稠为痰火伏肺。恢复期邪去正伤,多虚证,呛咳痰少黏稠为肺阴不足;咳而无力,痰液稀薄为肺脾气虚。多由痰气交阻,肺气上逆引起。其治法重在化痰清火、泻肺降逆。初咳期以辛温散寒宣肺、疏风清热宣肺为治法;痉咳期以化痰降气、泻肺清热为治法;恢复期以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为治法。本病主证虽呛咳不已,但不可妄用止涩之药,以防留邪为患。痉咳期不可早用滋阴润肺之品,以防痰火不清,病程迁延难愈。

(一)风热犯肺
[主证]阵咳痰稠,咳声高亢,面赤唇红,口干咽痛,或伴呕吐,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色紫。

[治法]解表清肺。

[主方]桑菊饮:桑叶、菊花、桔梗、连翘、薄荷、芦根、杏仁、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痰稠难咳加瓜蒌、浙贝母;咳呕并作加枇杷叶、竹茹。

(二)风寒犯肺
[主证]阵咳痰稀,咳声重浊,面白唇淡,鼻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主方]三拗汤加味:麻黄、杏仁、紫苏叶、百部、陈皮、制半夏、胆南星、枳壳、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阵阵呛咳,咳后有鸡啼样回声,痰稀色白,或咳时涕泪交流,舌淡红,苔薄白滑,脉弦,可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法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

(三)痰热壅肺
[主证]痉咳声亢,日轻夜重,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及食物后,痉咳得以暂时缓解。伴有目睛红赤,两胁作痛,舌系带溃疡。舌红,苔薄黄,脉数。

如咳嗽无力,痰鸣鼻扇,憋气窒息,面唇青紫为痰热闭肺证;如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口吐涎沫为邪陷心包证。

[治法]泻肺清热,涤痰镇咳。

[主方]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桑白皮、黄芩、浙贝母、葶苈子、紫苏子、杏仁、半夏、黄连、栀子各适量。

痉咳频作加僵蚕、蜈蚣;呕吐频发加赭石、枇杷叶、紫石英;两目红赤加龙胆;胁痛加柴胡、郁金、桃仁;咳血、衄血加白茅根、侧柏叶、三七;呛咳少痰,舌红少苔加沙参、麦冬。

(四)肺阴亏虚
[主证]痉咳缓解,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稠,声音嘶哑,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夜寐不安,唇燥咽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主方]沙参麦冬汤、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沙参麦冬汤适用于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扁豆、生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咳嗽时作加桔梗、杏仁;干咳无痰加百合、款冬花、生地黄;盗汗加地骨皮、浮小麦、牡蛎;声音嘶哑加木蝴蝶、胖大海、凤凰衣;大便干结加火麻仁、全瓜蒌。

人参五味子汤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生姜、红枣、五味子、麦冬各适量。水煎服。咳嗽痰多加川贝母、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不思饮食加砂仁、神曲、鸡内金,助运开胃。

(五)单方验方
1.用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服。每日每岁 1/2 只,最多不超过 3 只,分 2 次服,连服 5~7 日。用于痰火阻肺证。

2.用紫皮大蒜制成 50% 糖浆。5 岁以内每次 5~10mL,5 岁以上每次 10~20mL,1 日 3 次,连服 7 日。用于痉咳期。

3.百部、白前各 10g,白梨(清水洗净,连皮切碎)1 个。同煮,加少量白糖,去渣饮汤,1 日 2~3 次,连服 5~6 日。用于痉咳期。

4.鱼腥草、桑白皮、黄芩、栀子、枇杷叶(包煎)、百部、北沙参、天冬、麦冬各 10g,生甘草 6g。水煎服,1 日 3 次,每次 30mL。

(六)预防方

鱼腥草 20g。水煎,连服 5 日。

七、春瘟

春瘟是发于春季的温热病,以冬春骤起高热,头痛,项强,呕吐,烦躁,继则神昏、惊厥,角弓反张,皮肤出现瘀点为特征。多见于 10 岁以下儿童,起病急,病情重(里热重),变化快。易动风、动血,闭神、闭肺,救治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延迟治疗,可留失语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春瘟为温热疫毒经口鼻而入,深入营血,内陷心包,上犯于脑,扰乱神明,灼伤经脉,内闭外脱所致。起病急,传变快,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辨证时要抓住主证,迅速治疗。

(一)瘟毒犯卫
[主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红,心烦,嗜睡,颈项强直,恶心呕吐,口渴引饮,皮肤瘀点,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芦根、荆芥穗、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高热烦渴加石膏、知母、黄芩;恶心呕吐加竹茹、制半夏;头痛重加龙胆、菊花;颈项强直加葛根、臭牡丹。

1.热扰胸膈

[主证]胸膈烦热如焚,身热烦躁不安,唇焦咽燥,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主方]凉膈散加减:大黄、芒硝、栀子、黄芩、连翘、薄荷、淡竹叶、甘草、板蓝根、野菊花各适量。水煎服。蜂蜜引。

唇焦咽燥加生地黄、玄参、麦冬。

2.气分热盛

[主证]壮热面赤,心烦口渴,喜冷饮,汗多,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主方]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甘草、板蓝根、菊花、连翘各适量。水煎服。粳米汤引。

热甚加栀子、黄连、山羊角;便秘加大黄;呕吐加藿香、苍术、石菖蒲。发生抽搐加钩藤、全蝎、地龙。

(二)热入营血
[主证]壮热口渴,颈项强直,头痛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斑疹隐隐,面色灰暗或红紫,舌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营凉血。

[主方]清瘟败毒散:生石膏 30g,玄参、生地黄各 20g,知母、牡丹皮、焦栀子、黄芩各 15g,水牛角尖、黄连各 12g,赤芍、桔梗、淡竹叶、连翘各 9g,甘草 6g。水煎服,1 日 1 剂,1 日 2 次。

便秘加大黄、玄明粉;呕吐加竹茹。

(三)热盛动血
[主证]身热烦躁,神昏谵妄,斑色紫黑,吐衄便血,舌绛苔少,脉细数。

[治法]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方]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尖、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茜草、大青叶、白茅根各适量。

(四)热盛动风
[主证]壮热,头昏胀痛,心烦躁扰,手足搐搦,神志不清,舌绛苔黄而干,脉弦数。

[治法]凉肝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羚羊角、桑叶、钩藤、川芎、竹茹、生地黄、菊花、茯苓、白芍、甘草各适量。

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热甚加栀子、大青叶。

(五)内闭外脱
[主证]神昏谵语,躁扰不安,气短息促,手足厥冷,冷汗自出,大便秘结,舌绛色暗,干燥起刺,脉细数。

[治法]固阴回阳,解毒开窍。

[主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各适量;寒厥用参附汤:人参、制附子各适量,姜枣引。

偏阴竭气脱生脉散加山茱萸;偏阳亡气脱参附汤加黄芪、龙骨、牡蛎。

(六)单方验方

大青叶、野菊花、金银花各 15g,板蓝根 30g。水煎服。或羚羊角、钩藤、大青叶、玄参、黄连、连翘、石决明、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适量。水煎服。

(七)预防方

贯众 15g,紫苏、芦根、黄菊花各 9g。水煎服。

八、暑瘟

暑瘟是夏季常见的温热病,为感受暑热和暑瘟所诱发。临床以暑季骤起高热,自汗,头痛,烦渴,呕吐,项强,甚则抽风,昏迷为特征。多发于夏至到处暑期间暑热当令的季节,好发于 10 岁以下儿童,尤以 2~6 岁儿童发病率高,且有较强传染性。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瘟为暑热疫毒随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上犯于脑,扰乱神明所致。或夏令天气炎热,人体汗出过多,津气耗伤,加上劳作过度,易感受暑热、暑疫邪毒而病。发病急骤,热势亢盛,初见气分阳明热盛的证候。病情变化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风等复杂的病机变化,易见津气欲脱,闭窍,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因暑瘟所及脏腑、部位,主要是阳明胃、心营、厥阴肝经等。临床上暑热疫毒在卫分短暂而不易觉察,故一发病就出现高热,汗多,口渴,脉洪大等气分阳明胃热炽盛证候。若气分暑热疫毒不解,可侵入营分而出现心营热盛或引动肝风。若暑热疫毒进而侵入血分,则可迫血妄行,出现斑疹或各种出血症。暑热疫毒极易耗伤人体津气,在病程中常有背微恶寒,自汗,气促而喘,心烦口渴,肢倦神疲,脉芤等津气耗伤证候;甚则身热骤降,四肢不温,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津气外脱的危重证候。若邪气猖獗而人体正气不足,则可见暑热疫毒直入心脑。肝经而引起神昏,痉厥等危急证候。病轻者多可顺利恢复,病重者可并发失语、瘫痪,甚至导致死亡。

(一)邪犯卫气
[主证]壮热微恶风寒,心烦口渴,头痛,颈项轻度强直,头晕,面赤气粗,或呕吐,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热。

[主方]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味:金银花 15g,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芦根、荆芥穗各 9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 15g,板蓝根、大青叶、藿香各 12g,甘草 6g,粳米汤 12g 引。水煎服。汗出者,去荆芥穗。1 日 2 剂,上、下午各服 1 剂。

(二)热迫气营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心烦谵语,颈项强直,神疲体倦,烦躁不安,汗多口渴,剧烈头痛,呕吐,气短而促,斑疹隐隐,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或舌尖生刺,苔黄而燥或灰黄,脉洪数或弦大。

[治法]清热凉营。

[主方]凉营清气汤:生石膏、黄连、栀子、淡竹叶、薄荷、甘草、芦根、大黄、生地黄、玄参各适量。水煎服,1 日 2 剂,上、下午各服 1 剂。

(三)热入营血
[主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神昏谵语,双目上翻,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动,胸腹灼热,肢端逆冷,面色灰暗,皮肤斑疹,或有衄血,二便失禁,唇舌紫暗焦干。舌质紫绛,或光滑少津,甚则舌体卷缩僵硬,脉沉伏而细。

[治法]凉血清心,增液潜阳。

[主方]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犀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麦冬各适量。

抽搐不止者,去犀角、生地黄,加牡蛎、珍珠母、钩藤;面色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细微,为气阳外脱之征,急以独参汤鼻饲,加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回阳益气,扶正救逆;如有衄血,呕吐,以田三七粉少量多次灌服止血;如呼吸不匀,浅促低微,肾气衰微,其气欲绝,加五味子养阴固脱。本证为病之极期,若救治不及,每易导致死亡。

(四)热闭心神
[主证]身热烦躁,夜寐不安,头痛项强,时有谵语,或昏迷不语,或猝然昏倒,舌謇肢厥,气粗如喘,牙关紧闭。舌红绛,脉细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开窍。

[主方]清营汤加味:水牛角(刨片、先煎)、生石膏(先煎)各 30g,生地黄 25g,玄参 18g,金银花 15g,连翘、栀子、麦冬各 12g,淡竹叶 9g,莲子心 3g。水煎服,1 日 2 剂,上、下午各 1 剂。

手足躁动,甚至抽搐者,可加地龙 18g,钩藤 12g。昏迷不语、喉中痰鸣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黄各 10g。

(五)暑热动风
[主证]身灼热,头颈痛,甚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神志不清,或喉中痰鸣,舌红绛,苔黄干,脉弦数。

[治法]清热祛暑,熄风定痉。

[主方]羚角钩藤汤:羚角片(先煎)6g,桑叶 9g,川贝母、钩藤(后下)各 10g,生地黄 25g,菊花、生白芍、茯神、竹茹、夏枯草各 15g,生石膏(先煎)30g。水煎服,1 日 2 剂。

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 15g,芦根 12g;抽搐频发,难以控制者加僵蚕、大黄(后下)各 10g,地龙 20g;兼见斑疹、衄血、咯血者加水牛角(刨片、先煎)30g,牡丹皮、大青叶、赤芍各 12g。

(六)邪热伤阴
[主证]心中烦热,躁扰难寐,消渴不已,肢端麻痹,舌红绛,苔黄黑而燥,脉细数。[治法]清热养阴。

[主方]连梅汤:黄连、阿胶各 6g,乌梅(去核)、麦冬、生地黄各 9g。水煎服。

口干唇燥加石斛、天花粉;烦躁失眠加酸枣仁、首乌藤。

(七)瘀热入络
[主证]低热不退,口干咽燥,消瘦,便结尿黄,肢体痿软瘫痪,或失语、痴呆,舌红少苔,或有斑点,脉细数而涩。

[治法]化瘀清热,和营通络。

[主方]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各适量。

低热不退加地骨皮、青蒿;肢体痿软加络石藤、白花蛇、地龙。

(八)痰蒙心窍
[主证]痴呆失语,神志恍惚不清,智能减退,言语謇涩,吞咽困难,喉间痰鸣,流涎,呼吸不畅,四肢拘急,或狂躁不宁,嚎叫哭闹,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治法]祛痰开窍。

[主方]导痰汤: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党参、制南星、石菖蒲、甘草、生姜、大枣各适量。

痴呆失语加郁金、丹参;四肢拘急加僵蚕、全蝎。

(九)肝肾阴虚
[主证]手足拘挛或瘛疭,口舌震颤,舌强语謇,心悸,烦热,舌萎色绛无苔,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熄风。

[主方]大定风珠:干地黄、白芍、龟甲、鳖甲、牡蛎、玄参、麦冬、白芍、五味子、鸡子黄各适量。

体弱多汗,食少形瘦加黄芪、党参、核桃仁、枣仁;低热不退加地骨皮、青蒿。

(十)单方验方
1.生石膏(先煎)30 克,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龙胆、板蓝根、紫花地丁各 15g,玄参 25g,生地黄 18g,知母、麦冬各 12g。水煎服,1 日 1 剂,1 日 3 次。用于暑瘟证。

2.大青叶 10g,板蓝根 20g,甘草 6g。水煎服,1 日 1 剂。用于邪犯卫气证。

3.礞石粉 2 份,月石、芒硝各 1 份。用鲜竹沥拌和喂服。1 次 1~3g,1 日 3 次,2 周为 1 个疗程。用于痰蒙清窍证。

4.生石膏(先煎)30g,知母、黄芩各 15g,柴胡、青蒿各 9g,大黄(后下)6g。水煎服,1 日 2 剂,上、下午各 1 剂。适用于高热急症,退热效果颇验。

5.石膏 30g,淡竹叶、麦冬各 12g,法半夏 9g,人参(可选用西洋参 10g 或太子参 20g)、炙甘草各 6g,粳米 15g。水煎 2 次,分 2 次服,1 日 2 剂。适用于暑热伤津气或热病后气津两伤。

6.清肺止血汤:生地黄 30g,鱼腥草、桑白皮各 15g,北杏仁 12g,仙鹤草、苇茎各 12g,牡丹皮、桔梗各 10g。水煎服,1 日 2 剂。

九、肝瘟

肝瘟又称瘟黄疫黄,其名出自明代王纶著《明医杂着》卷二,拟治岭南诸病。「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临床上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以发热,黄疸,吐血衄血,手足颤抖,神昏为特征。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候复杂,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相当现代医学的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

肝瘟病因多由湿热疫毒内攻,正气亏虚,肝脏严重受损,肝失疏泄,热毒内逼,伤及营血,胆汁泛溢,血溢脉外,蒙闭心神所致。湿热疫毒是发病之始因,肝血瘀滞是病变之核心,正气虚弱是内因之关键。因湿热蕴阻肝胆,胆汁随湿热之熏蒸而外泄,脾胃因受疫毒侵害而运化停滞,升降反作,肝失疏泄,肝风内动,神明失主。本病在脾胃、肝胆,但出现变证时,可累及心肾和膀胱,须按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论治。

(一)湿热疫毒蕴结
[主证]黄疸色深鲜明,面目身黄高热,右胁疼痛,腹胀纳差,倦怠乏力,头目昏沉,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主方]清热除湿汤或茵陈蒿汤加味。清热除湿汤:黄连、黄芩、栀子、茵陈、猪苓、泽泻、龙胆、苍术、青皮各适量。水煎温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茵陈蒿汤:茵陈 15g,栀子、土茯苓、连翘、赤芍各 10g,大黄 5g,生甘草 3g。水煎服,1 日 1 剂。

高热不退加羚羊角粉(冲服)0.6g,生石膏 15g;黄疸重者重用赤芍 30g。

(二)毒入营血
[主证]身热夜甚,黄疸迅速加深,举动失常,嗜睡不语,或烦躁谵妄,手足颤抖,恶心不食,呕吐繁作,腹胀呃逆,吐血衄血,皮肤斑点,小便短赤,或可闻及「肝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主方]犀角散加味:犀角(可用水牛角尖代)、茵陈、栀子、黄连、升麻各适量。

手足颤抖加山羊角、钩藤;呕吐繁作,去升麻,加竹茹、芦根;吐血、衄血加紫草、白茅根、生地黄;大便秘结加大黄。

(三)疫毒内闭
[主证]高热不退,重度黄疸,神志昏迷,躁动不安或发狂,大小便闭而不通,腹胀如鼓,可闻及「肝臭」,肝浊音界迅速缩小,吐血衄血,舌绛,苔黄燥黑,脉细数。

[治法]解毒开窍。

[主方]肝瘟散加减:玄参、柴胡、石膏、栀子、黄芩、赤芍、芒硝、淡竹叶、车前草各适量。

重度黄疸,神志昏迷者,重用赤芍 30g。

(四)重症疫黄(重症肝炎)
[主证]身目黄,高热,腹胀,呕吐,呃逆,厌食,烦躁,昏迷,衄血,极度疲乏,小便黄赤,舌绛,苔黄燥黑,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主方]茵栀汤:茵陈、金钱草、车前草各 30g,蒲公英 15g,生枳壳、栀子、生大黄(后下)各 9g,生甘草 3g;或大青叶、白茅根各 30g,石菖蒲 15g,生地黄、连翘、郁金各 12g,栀子、牡丹皮、生大黄(后下)各 9g,水煎服。或茵陈、柴胡、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木通、滑石、青皮、陈皮、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五)单方验方
1.黄疸较深 金钱草、板蓝根、夏枯草、茵陈、车前草各 30g。水煎服。

2.黄疸 茵陈 25g,栀子 9g,制大黄 3g,神曲 12g,甘草 6g。水煎服,1 日 1 剂。

3.祖传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秘方 鲜过路黄、茵陈、金钱草、大青叶各 30g,栀子 9g,生甘草 6g,红枣 5 枚。水煎服。或鲜过路黄 100g,水煎服。

4.祖传秘方 鲜活血丹(又称石边菜、雪里开花,生于深山水沟边者佳)30g。炆青壳鸭蛋吃,1 日吃 1 个鸭蛋,并喝汤 3 次。

(六)预防方
1.对于未感染者,用板蓝根、茵陈、蒲公英、甘草、白花蛇舌草、赤芍各适量煎汤剂服用。或酢浆草、夏枯草、车前草各 30g,茵陈 15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3 次服。

2.茵陈、金钱草、白茅根、赤芍各适量。水煎服。

十、肺痨

肺痨是一种感染痨虫的传染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倦怠、疲劳无力,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结核,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有「白色瘟疫」之称。《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无肺痨病,而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中,如《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晋代《肘后备急方》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指出「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并创立「尸注」之名。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指出其病因是「劳热生虫在肺」。《外台秘要》指出本病有骨蒸,烦躁,食无味,消瘦,盗汗,咳嗽,两颊如胭脂色等临床表现症状,还指出本病可见「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等兼症。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和诸多症状,故有很多名称,如尸疰、劳疰、虫疰、传尸、肺痿、劳嗽、骨蒸、伏连、急痨等,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观点。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丹溪心法·痨瘵》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明代《医学入门·痨瘵》说「潮、汗、咳嗽、见血,或遗精、便浊,或泄泻,轻者六症间作,重者六症兼作」,概要地提示本病的 6 个主症。《医学正传·劳极》确立杀虫与补虚的治疗原则,迄今仍用。

肺痨病因多为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本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临床多见肺失宣肃之症,如干咳、咽燥、咯血,甚至喉疮声嘶等。由于脏腑间相互资生,互相制约,肺病日久可以影响他脏,其中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脾为肺之母,肺痨日久,子盗母气,则脾气亦虚,可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症,其甚者可致肺、脾、肾三脏同病。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资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则可见肺肾两虚,伴见骨蒸、潮热、男子失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则见性情急躁,善怒,胁痛;肺肾阴虚,心火上炎还可伴有虚烦不寐,盗汗等症;如肺虚制节失司,血脉运行不畅,病及于心,可见喘、悸、肿、发绀等症。本病初期仅感疲乏无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治疗本病,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二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适时结合清火、祛痰、止血等法进行治疗。药当以甘寒养阴为主,酌配苦寒降火之品,谨防苦寒太过,注意中病即止,以免伤脾败胃。既病之后,既要耐心治疗,又要重视摄身,戒酒色,节起居,禁恼怒,息妄想,慎寒温,适当健体。加强食养,可吃甲鱼、母鸡、老鸭、牛羊乳、蜂蜜,或常食猪羊肺以脏补脏,以及白木耳、百合、山药、梨、藕、枇杷之类,以补肺润肺生津。忌食辛辣刺激动火燥液之物,如辣椒、葱、姜等。《明医杂著·痨瘵篇》说:色欲过度,损伤精血,必生阴虚火动之病,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痨瘵。最重难治,轻者必用药数十服,重者期以岁年,然必须病人爱命,坚心定志,绝房事,息妄想,戒恼怒,节饮食,以自培其根,否则虽服良药,亦无用,此病治之于早则易,若到肌肉消铄,沉困着床,脉沉伏细数,则为难治。

(一)肺阴亏虚
[主证]干咳,咳声短促,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血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轻微盗汗,舌尖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阴,杀虫止咳。

[主方]月华丸:沙参 15g,山药 12g,麦冬、天冬、熟地黄、生地黄、川贝母、百部、桑叶、白菊花、茯苓、阿胶(烊化)各 9g,三七粉(冲)3g,獭肝 10g。

频咳而痰少质黏者加百合、杏仁、炙枇杷叶;痰中带血丝较多者加白及、仙鹤草、白茅根;潮热骨蒸甚者酌加银柴胡、地骨皮、十大功劳叶、青蒿等,以清虚热。

(二)阴虚肺燥
[主证]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主方]百合固金汤:百合、麦冬、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桔梗、贝母、甘草各适量。另加鳖甲、知母滋阴清热;百部、白及补肺止血,抗痨杀虫;龟甲、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滋养肺肾之阴,培其本元。

骨蒸劳热日久不退,用秦艽鳖甲散:鳖甲、知母、地骨皮、柴胡、当归、秦艽、乌梅各适量。

火旺较甚,热势明显升高,酌加胡黄连、黄芩、黄柏;痰热蕴肺,咳嗽痰黄稠浊,酌加桑白皮、知母、金荞麦根、鱼腥草。

咯血较剧者,去当归,加黑栀子、紫珠叶、大黄炭、地榆炭;血出紫黯成块,伴胸胁掣痛者,可酌加三七、茜草炭、花蕊石、蒲黄、郁金。

盗汗甚者,可选加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

声音嘶哑或失音,可加诃子、木蝴蝶、凤凰衣、核桃仁等。

祖传滋服降火汤:当归(酒洗)、生地黄、川芎、赤芍、黄柏、知母、白术、麦冬、牡丹皮、玄参、栀子、阿胶、陈皮、犀角(水牛角代)、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3 剂。血稍止,后服滋肾地黄汤: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黄柏、知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药、泽泻、牡丹皮、山茱萸、甘草各适量。发热加地骨皮、柴胡,水煎烫火温服,愈止。

(三)气阴两虚
[主证]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痰中偶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面色淡白,颧红,纳少神疲,便溏,舌质嫩红,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主方]保真汤: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地骨皮、黄柏、知母、柴胡、莲子心、厚朴、陈皮、甘草各适量。可加白及、百部以补肺杀虫。

咳嗽痰稀加紫菀、款冬花、紫苏子温润止嗽;夹有湿痰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咯血量多加花蕊石、蒲黄、仙鹤草、三七;纳少腹胀,便溏,去地黄、麦冬,加扁豆、薏苡仁、莲子、山药。

(四)阴阳两虚
[主证]咳嗽,喘息气短,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畏寒肢冷,自汗盗汗,声嘶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质淡少津,脉微。

[主治]滋阴补阳。

[主方]补天大造丸: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白芍、熟地黄、当归、枸杞子、龟甲、鹿角胶、紫河车、酸枣仁、远志各适量。

肾虚气逆喘息加核桃仁、冬虫夏草、蛤蚧、五味子;阳虚血瘀水停加泽兰、红花、北五加皮、泽泻、桂枝;五更泻,去生地黄、当归,加煨肉豆蔻、补骨脂。

(五)单方验方
1.抗痨散 黄芪、百部、白及、龟甲、丹参、冬虫夏草、蜈蚣、牡蛎、玄参、百合、川贝母、五味子、紫河车各适量。

2.白及散 白及、百部、牡蛎、炮山甲各等份。研粉。如病情严重,百部加倍,水煎服,每服 3~5 克,1 日 2~3 次。

3.治疗空洞型肺痨 蛤蚧、黄芪、鳖甲、知母、黄芩、百部、夏枯草、鱼腥草各适量,水煎服;或珍珠、三七、全蝎、乌梢蛇、穿山甲、白及各适量,水煎服;或黄芩 18g,百部、丹参各 9g,水煎服。1 日 1 剂。

4.葎草合剂 葎草 1500g,百部、白及各 500g,夏枯草 250g,白糖 2000g。水蒸馏浓缩,1 日分 3 次服。或蜈蚣、冬虫夏草、紫河车、菌灵芝、牡蛎、丹参、桃仁、三棱、夏枯草各适量。外敷消核膏:甘遂、大戟、泽泻、蜂房、独角莲、红娘子各适量。

5.鳖甲、川贝母、生地黄、当归、红花、百部、地骨皮、白术、黄芪、牡蛎。水煎服。

6.扶正固本丸 黄芪、党参、白术、黄精、制何首乌、桑寄生、甘草各适量。

7.人参养荣汤加减 人参 3g,黄芪 15g,当归、五味子、生地黄、熟地黄、麦冬、茯苓、银柴胡、地骨皮、白术各 9g,白芍 6g。

8.木芝丸 将去芯莲子适量。酒浸一宿,入猪肚内水煮极烂,取出焙干为末,仍用酒煮为糊为丸,梧桐子大,日服七十丸,分 2 次服,米酒送下。

(六)食疗方
1.百合粥 百合 30g(碾粉 20g),糯米 50g,冰糖适量。百合粉与糯米同入沙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或山药、芡实、粳米、沙锅熬粥食效。

2.冰糖黄精汤 黄精 30g,冰糖 50g。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 1 小时即成。吃黄精喝汤,1 日 2 次。

3.五白膏 白莲藕、白萝卜、秋白梨、白山药、白蜂蜜各 250g。依顺序入锅一一煎滚,入蜜调膏,空心常服愈。

十一、疫痢

疫痢是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邪蕴肠胃,耗气损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传导失司所致。起病急,病势重,传变快,易感染。以高热,昏迷,惊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甚至神志不清,痉厥闭脱为特征。好发于夏秋两季,以 2~5 岁儿童为多见。本病战国时的《内经》称「肠游」,汉代《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称「下利」;隋朝《诸病源候论》称「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唐朝《备急千金要方》称「滞下」(肠胃闭滞不利);宋朝《妇人大全良方》始称「疫痢」或「时疫痢」;金元时《丹溪心法》称「时疫作痢」;明朝《景岳全书·痢疾》称「疫毒痢」;《温疫论·原病》称之疠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毒性痢疾。

疫痢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和食用腐败变质之品,疫毒从口而入,滞于脾胃,积于肠腑,发为疫痢。疫毒痢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时邪疫毒,混杂伤人,可造成疫毒痢流行。故《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入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随着疾病的演化,疫毒太盛亦可累及心、肝,病情迁延,亦可穷及于肾。《景岳全书·痢疾》亦说:「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大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大肠而在脾肾。」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下痢。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肠腑传导失司,气机阻滞,肠中有滞而不通,不通则痛,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加,便又不爽则后重,此皆大肠通降不利,传导功能失调之故。由于感邪有湿热、寒湿之异,体质有阴阳盛衰之不同,治疗有正确与否,临床表现各有差异。疫毒以湿热为主,或为阳盛之体受邪,邪从热化则为疫毒湿热痢;病邪因疫毒太盛,则为疫毒痢;病邪以寒湿为主,或阳虚之体受邪,邪从寒化则为寒湿痢。热伤阴,寒伤阳,下痢脓血必耗伤正气;寒湿痢日久伤阳,或过用寒凉药物,或阳虚之体再感寒湿之邪,则病虚寒痢;湿热痢日久伤阴,或素体阴虚再感湿热之邪,则病阴虚痢;或体质素虚,或治疗不彻底,或收涩过早,致正虚邪恋,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使病情迁延难愈,为时发时止的休息痢;若影响胃失和降而不能进食,则为噤口痢。毒疠过盛,疫毒深滞肠胃,易入营血,有较强的传染性。

临床上见发病急骤,病情较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稠黏,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或兼发斑疹。儿童因体质娇嫩,每于未出现疫痢之症状时,即发高热、昏迷、抽搐,甚至肢冷、大汗、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须宜早治。疫痢的治疗以祛邪导滞、调气和血,顾护胃气为主,兼顾寒热虚实。或清热化湿解毒,或温化寒湿,或辅以益气养阴,或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或通涩并举。疫毒痢出现痉厥闭脱时,病情凶险,除加强清热解毒外,还应视病情配合清心开窍,熄风镇痉,救逆固脱等法治疗,药以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四逆汤、生脉散、独参汤主之。对噤口者,则应分虚实开噤治疗。暴痢多实,久痢多虚。实证有湿热痢、寒湿痢,虚证有虚寒痢、阴虚痢和休息痢。疫毒痢以湿热痢为多见,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此为治疫痢之法则。

(一)疫毒痢
[主证]发病急骤,高热头痛,烦渴,腹痛较剧,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甚至四肢厥冷,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熄风开窍。

[主方]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 12g,黄柏、黄芩各 9g,黄连、秦皮、赤芍、栀子各 6g,牡丹皮 4.5g,甘草 3g。水煎服。

疫毒内闭,证见突然高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宁,甚则反复惊厥,神志欠清,或痢下脓血。舌质红,苔黄灰糙,脉数有力,合犀角地黄汤,另服神犀丹或紫雪丹以清营开窍;痉厥抽搐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生地黄等熄风镇痉;壮热神昏,烦躁惊厥而下痢不甚者合大承气汤清热解毒,荡涤内闭。

内闭外脱,证见高热突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或汗出不温,唇紫发绀,两目无神,四肢厥冷,尿少,脉细数无力而阴脱者急用生脉散。

阳脱(气脱)者,急用参附汤,四逆汤以益气固脱。

津脱者,证见两颧发红,肌肤干燥,舌红绛或干枯而萎,无苔,齿枯,脉微细者,急用复脉汤、增液汤等养阴增液。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疫毒痢可用白头翁汤加大黄等,煎水保留灌肠配合治疗,以增强涤泻邪毒之功效。

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者,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以挽其危急性命。

(二)肠道湿热
[主证]腹痛,里急后重,口渴,纳呆,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小便短赤,肛门灼热,或伴发热、烦躁,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清肠止痢。

[主方]芍药汤:黄芩、黄连、大黄、槟榔、木香、当归、芍药、滑石、甘草各适量。或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各适量。

痢疾初起加金银花、穿心莲;兼表证加荆芥、防风;兼食滞加莱菔子、山楂、神曲。

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心烦,肛门灼热,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马齿苋、秦皮;痢下白多赤少,脘痞呕恶,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大黄、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痢下鲜红者,加地榆、牡丹皮、仙鹤草、侧柏叶。

(三)肠道寒湿
[主证]腹痛下痢,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恶寒,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燥湿。

[主方]胃苓汤:苍术、厚朴、茯苓、猪苓、肉桂、白术、泽泻、陈皮、甘草、炮姜、大枣各适量。

兼有表证者,去猪苓、泽泻,加荆芥、紫苏叶、川芎;夹食滞者,加山楂、神曲。

(四)肠道虚寒
[主证]下痢赤白清稀,腹部隐痛,喜按喜温,食少神疲,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肛门坠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主方]真人养脏汤:党参、白术、当归、芍药、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木香、肉桂、甘草、生姜、大枣各适量。

肾阳虚衰加附子、补骨脂温补肾阳;肛门下坠,去木香,加黄芪、升麻益气举陷。

(五)休息痢
[主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或劳累诱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休止时,腹胀食少,倦怠怯冷,舌淡苔腻,脉细数。

[治法]温中清肠。

[主方]连理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黄连、木香、槟榔、枳实、当归各适量。

发作期偏湿热者加白头翁、黄柏清湿热;偏寒湿者加苍术、草果温中化湿。

休息痢多因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情顽固,可用乌梅丸治之。

大便呈果酱色而量多者,用鸦胆子仁治疗效果较好,成人每服 10 粒,1 日 3 次,胶囊分装或用龙眼肉包裹,饭后服用,连服 7~10 日,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

休息痢中,脾胃阳气不足,积滞未尽,遇寒即发,证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治宜温中导下。方主温脾汤[当归、干姜各 9g,人参、附子、芒硝、甘草各 6g,大黄(后下)12g,水煎服,1 日 3 次]加减。

(六)久痢
[主证]素体阴虚,阴液亏虚,余邪未净,阴虚作痢,痢下赤白,或下鲜血黏稠,量少难出,午后低热,口干心烦,舌红绛,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肠。

[主方]驻车丸:黄连、干姜、阿胶、当归各适量。

腹痛加白芍、木香;口干、烦热加沙参、石斛、乌梅;食少、纳呆加山药、麦芽、山楂;下痢不爽,滑脱不禁加芡实、莲子、龙骨、牡蛎收敛固脱;脱肛加乌梅、石榴皮。

(七)噤口痢

下痢而不能进食,或下痢呕恶不能食者。朱丹溪说:「噤口痢者,大虚大热。」多由湿热或疫毒,上犯于胃,胃失和降所致。

[主证]下痢,胸闷,呕恶不食,口气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泄热和胃,苦辛通降。

[主方]开噤散:黄连、石菖蒲、茯苓、冬瓜子、陈皮、陈仓米、石莲子、荷叶蒂各适量。

症见下痢频发,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的虚证。治以健脾和胃,方主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醒脾降逆。若下痢无度,饮食不进,肢冷脉微,当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固脱。

(八)单方验方
1.马齿苋 30~60g,大蒜 10~15g。捣烂,煎水 1 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1 日 2 次分服。或马齿苋(鲜草)60~90g,扁豆花 10~12g。水煎加红糖,日服 2 次。

2.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秦皮、白芍、苦参各 10g,黄连、黄芩各 12g,马齿苋20g,广木香、砂仁各 6g。水煎服,每日 1 剂。

呕吐加姜半夏、竹茹 10g;血痢,腹痛甚加赤芍 12g,地榆 15g;高热不退加水牛角片 30g,牡丹皮 12g;纳差加焦山楂 15g;脱肛加天麻 6g,黄芪、赤石脂 15g。

3.叶下红 60g。水煎服。治疗各型痢疾。或黄连 30g 与吴茱萸 15g 同炒,去吴茱萸不用,陈枳壳 15g 共研末,每服 9g,空腹黄酒下,一服立止。

4.地绵草 60g。水煎服 50mL。或用龙芽草(仙鹤草)水煎服。

5.痢疾草药 用细叶珍珠草煎水吃甚效,或用海蚌含珠炆水吃。

6.小儿痢疾 ① 山楂适量。炒为末,每服 9g 下,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再用梧桐叶煎水洗脚即效。② 夏枯草 30g,半枝莲 15g(2 岁以上量)。水煎服。治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

7.孕妇痢疾 怀胎痢症苦难言,速煎黄芪、防风、老枳壳各 9g,用水蒸。舌黑加川黄连 3g 下,服即愈。

8.水泻痢疾 乌梅(去核)3 个,车前子(炒黑)15g。水煎服。或用石榴皮煎汤服即效。再用生姜、老茶叶煎水服亦效。

9.用野山药一半炒,一半生研粉,米汤饮下 6g。

10.祖传方 治血痢用生马齿苋绞汁合蜜一匙调服;热痢用车前草和子捣汁,入蜜合煎,温服立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用黄连(吴茱萸水泡)、南木香、石莲,共研末,米汤调服效。

(九)食疗方
1.无花果,10 岁下每次用 1~2 个,10 岁以上每次用 2~3 个,捣烂加糖,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兑水,沙锅内熬,候二三沸即可,将汤及果肉一并喝下。

2.热痢用清明茶,车前叶 7 片,腹痛加灶心土,水煎,去渣服。

3.噤口痢用铁苋菜(海蚌含珠),地绵草各 15g,水煎服。

(十)预防
1.铁苋菜(海蚌含珠)、地绵草、凤尾草各 30g。水煎服。

2.马齿苋、陈茶叶各适量。共研细末,大蒜捣泥拌和入糊为丸,如龙眼大小,每次 1 丸,每日 2 次,连服 1 周。

3.马齿苋、绿豆各适量。煎汤饮用。

十二、白喉

白喉古称喉痹、喉风、锁喉风、白蚁疮、白缠喉,是温疫疠气或燥热疫毒时邪搏结咽喉,耗伤阴液引起的急性热病。以发热、咽痛,颈肿目赤,耳痛唇红,咽、喉、鼻等处出现白色假膜不易剥脱为特征。多见于秋末、春初,潜伏期多为 2~4 日,其传染甚速,至危至险,最急最恶之症。

咽喉乃肺胃之通道,外感疫病之毒,直犯肺胃,流过经络,疫毒与气血相搏,出现红肿热痛,腐烂而成假膜,以致气道不和或梗塞;热毒内陷心肾,耗阴伤气,导致阴虚阳微,阴损络伤,麻痹;邪毒痰浊,窒于喉间气管,使肺气之升降清肃功能发生障碍,轻者出现发热喘咳,干咳如吠,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的痰浊炽盛证候;重者出现面色苍白,痰鸣唇绀,吸气困难等喉部梗阻证候。本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背胀,精神倦怠,遍身骨节疼痛,喉内有极痛者,有微痛者,或尚有不痛者,初无形迹可见,有似伤风、伤寒表症。二三日后,咽喉渐肿而现小白点,有先红紫而后现小白点者;有随发而白随现者;有白点白条而长成白块,渐渐满喉皆白,痰涎壅结,肿胀闭塞,滴水难下,此为极恶之险症。若白块自落,喉中锯声,音哑无声,喉干无涎,两目直视,痰壅气喘,七日不退,面唇俱青,药不能下,服药大便不通,或未服药大便泻或大便连泻不止者,为白喉不治之症。毒甚者,白点最易长大,是以五六日即毙命者,皆由喉中白块长满闭塞而故。

本病须与乳蛾(喉核红肿大如乳头或蚕蛾,喉核有黄白色脓液,拭之易去,而非白色假膜难以剥出);鹅口疮(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白屑易拭出,不发热或发热不高);急喉风(咽喉部突起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声难出,口噤如锁,吞咽、呼吸困难,汤水难下,但咽喉部无白色假膜);飞扬喉(口腔上腭处突生血泡,易破溃出血,无白色假膜出现)等相鉴别。

临床上可分为 4 种类型,其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咽白喉有轻型,症见发热,咽部稍红肿,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普通型,起病较缓,咽部有疼痛或不适感,咽中度红肿,有片状假膜,呈灰色,恶心、呕吐、头痛、周缘充血,假膜不易剥脱,若用力拭去,周围有渗血。并在 24 小时内又形成新的假膜。伴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表现为不活泼、哭闹和流涎。严重型症见咽部水肿、充血明显,假膜在 12~24 小时内蔓延成大片,并波及腭弓、上腭、腭垂、咽后壁和鼻咽部,甚至延及口腔黏膜,口腔有腐臭味,颈部肿大如「牛颈」。咽白喉的咽部疼痛大多不显著。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呕吐、脉细等危重症状。

白喉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多见于 1~5 岁小儿。起病较缓,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病人呈现惊惶不安和发绀,喉部红肿和假膜。鼻白喉较少见,仅指前鼻部白喉而言,后鼻部白喉乃咽白喉的一部分。

鼻白喉可单独存在,或与喉白喉、咽白喉同时存在,多见于婴幼儿,原发于鼻部者较多,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伴鼻衄,常为单侧性。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及结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未经治疗者常迁延不愈。

白喉病因虽不一,治法用药皆同。凡遇恶寒发热,有似感冒之症,当问其咽喉疼痛否,看其喉中红肿否,切不可用表散之剂。倘遇白喉险症误用表药(麻黄、桂枝、细辛、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紫苏之类),致毒涣散,则轻者必重,重者不可救。务将病人坐向明亮处,使人扶靠,医者用压舌片或用竹筷,将舌压平,详细看视,如果系白膜,如轻者,即以元珠丹用小竹管向患处吹之,使其吐出痰涎。临床上治白喉以养阴清肺汤为主:生地黄 30g,玄参 24g,白芍、浙贝母、牡丹皮、连翘各 12g,金银花 15g,薄荷、甘草各 6g。水煎服 7 剂,1 日 1 剂,分 2 次服,效果颇佳。

(一)风热侵喉
[主证]发热,轻度恶寒,头痛,口微渴,咳嗽,咽部稍红肿,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芦根、荆芥穗、甘草各适量。水煎服,1 日 1 剂,早、晚分 2 次口服。

咽喉红肿,去荆芥穗,加玄参、山豆根、土牛膝;咳嗽加桑叶、贝母。

(二)热毒攻喉
[主证]高热微汗,面红目赤,口渴心烦,口中气臭,咽喉红肿,疼痛异常,声音嘶哑,痰涎壅甚,饮食难咽,咳嗽呈「空空」声,喉间白色膜增大,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

[主方]救急活命汤:龙胆、金银花、木通、车前子、马勃(布包煎)各 6g,土茯苓 15g,生地黄 12g,黄芩、生石膏、僵蚕、浙贝母各 9g,蝉蜕 3g,冬桑叶引。水煎服 3 剂,1 日 1 剂,分 2 次服。

(三)痰毒壅喉
[主证]痰鸣唇绀,烦躁汗出,面白唇紫,吸气困难,喉间假膜增大,苔厚浊,脉滑数。

[治法]豁痰理气,解毒开窍,清热利咽。

[主方]普济消毒散加减:山豆根 15g,桔梗、连翘、僵蚕各 6g,玄参、鼠粘子、甘草各 9g,薄荷、陈皮、黄芩各 4.5g,马勃(布包煎)1.5g,黄连、板蓝根各 3g,或青黛、浙贝母 12g,葶苈子 10g,鲜竹沥水引。水煎服,1 日 2 剂,早、晚分 2 次口服。或雄黄解毒丸[郁金、雄黄各 7.5g,巴豆(去油)14 个,共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热茶清下 7 丸]开水送服。

(四)阴虚肺燥
[主证]咽干口燥,假膜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

[主方]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 20g,玄参、山豆根、土牛膝、板蓝根各 15g,麦冬、赤芍、牡丹皮、黄芩各 12g。水煎服,1 日 1 剂,早、晚分 2 次口服。

外用清凉散:硼砂、人中黄、青黛、黄连、冰片,共研粉,吹喉。

(五)阴竭阳脱
[主证]面色苍白,精神委靡,头面汗出,心悸怔忡,或冷汗不止,四肢厥冷,呼吸息微,脉细数。

[治法]固阴回阳。

[主方]生脉散合四逆汤加丹参。

腮颊偏肿,咽喉肿痛,痰涎壅塞,滴水不能下咽者,用净马齿苋 1000g,不见水,捣入白面 250g,陈醋 30g,和匀敷肿处。

口含升降散:白僵蚕(酒炒)12g,蝉蜕 6g,郁金 1.5g,生大黄 3g,共为细末,即能下咽,半日肿消如失。再酌服升降散,以清余热。

喉症轻者,以除瘟化毒散:生地黄、浙贝母各 9g,黄芩、栀仁、山豆根、僵蚕、木通、粉干葛各 6g,蝉蜕、甘草各 3g,水煎服 2 剂。1 日 1 剂,分 2 次服。

喉症重者:生地黄 12g,粉干葛、黄芩、连翘、僵蚕、木通、牵牛子、金银花、马勃(布包煎)各 6g,麦冬 9g,蝉蜕 3g。

再重者以救急活命汤:龙胆、金银花、木通、马勃(布包煎)、车前子各 6g,土茯苓 15g,生地黄 12g,黄芩、生石膏、僵蚕、浙贝母各 9g,蝉蜕 3g。冬桑叶引。水煎服 3 剂,1 日 1 剂,分 2 次服。轻则日服 1~2 剂,重则非日服 3~4 次不可,将疫毒由上焦引至中焦,由中焦引至下焦从大便出。

大便闭塞,稍加熟大黄、玄明粉。如仍闭塞,改用生大黄,大便泻即去。轻者服 10余剂即愈,重者竟有服至 20 剂,总以白点退净为度。其药味、份量之加减,剂数之多寡,须临证制宜,总不外乎以上各药,不必另更别方,连日赶紧服之,自然痊愈。

若白点退完,当用清凉之品,服清心涤肺汤:生地黄、麦冬各 9g,浙贝母、黄柏、天花粉、知母、天冬、黄芩各 6g,僵蚕 3g,玉竹 12g,甘草 3g。水煎服 3 剂,1 日 1 剂,分 2 次服,消尽余毒。无须过服补药,恐余毒未尽。但在临证时灵机活法行之。

以上白喉治法,凡单蛾、双蛾,以及喉痈、喉痹、缠喉风、走马喉风、风热喉咙,并喉内红肿等症,总不外乎如此汤药。重症白喉,每日服药不少于 3~4 次,皆可据法而治之。其吹喉药末,以元珠丹对准患处吹之,看左边白有几点,右边白有几点,或白点渐渐收小,或白块退去,或白中稀疏,或白渐微薄,或白转黄色,可无虞,久之必然退净。

(六)单方验方
1.祖师治白喉 初起用僵蚕、粉干葛、蝉蜕散风热;牵牛子、连翘、金银花、土茯苓消肿败毒;黄芩、栀子、山豆根、石膏清热;木通、泽泻、车前子引热下行。重者,加马勃、龙胆。马勃为喉科必备药。或用土牛膝 30g,金银花 15g,连翘 12g,甘草 9g,水煎服。外用生牛膝蔸捣碎煎水,当茶汤时时含服吐之。

2.咽喉肿闭欲死者 急用牙皂研细末吹鼻取嚏,其肿自破。又用巴豆一粒捣烂,将棉纱包好塞鼻孔中,男左女右。兼用牙皂末醋调浓敷颈外,干又再敷,其肿即破。或以李树近根处皮,磨水涂喉外,均极效。

3.治一切白喉内外俱肿急证 赤小豆、大黄、芙蓉叶各 12g,蚊蛤(五倍子)9g,四季葱 3 根,鼠粘子 9g,燕子窝泥 15g。共研细末。将四季葱捣汁,以陈茶水、白酒各半,共调和炒微热,敷颈项,拔毒外出,消肿止痛。

4.治寒证白喉急证 制附片 15g,吴茱萸 9g。共研细末,白酒调作二饼,贴两足心涌泉穴。若天气寒,用火微烘敷。

又方:灯草烧灰,加冰片吹入。看头上生有红发即扯拔去之,其毒自解。

又用吴茱萸研末,醋调涂足心,其毒自下。

5.五谷虫洗净,放入瓦上火煅烧,研细末(候冷),吹入喉中效。

6.食盐(海盐)烧红为末,温水调,以鸭翅毛蘸扫患处,取吐痰涎,不可刺破。

(七)预防方

莱菔子 9g,桔梗 6g,青黛 15g,象贝 9g,薄荷 12g,青盐 4.5g。水煎服。凡患喉症者,家中人预服此方,可保不染。

十三、烂喉丹痧

烂喉丹痧是感受温热疫毒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喉肿痛溃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色疹点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二季。本病因有咽喉溃烂、疹点先见于耳后、颈部、胸背和四肢等处,继而密布周身,融合成片,状若涂丹,若用手指按压,可使红晕暂退,显出苍白颜色,口唇周围苍白,肘前、腋窝、腹股沟等处有皱褶红线而称为烂喉丹痧。由于肌肤发生的痧疹赤若涂丹,又称丹痧。但与风疹、麻疹有别:风疹全身症状轻,无咽痛溃疡,于发热 1~2 日后出疹,呈稀疏淡红色小丘疹,疹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麻疹虽发热、咽痛,但无咽部溃疡,颊黏膜处可见斑点,起病 3~4 日后出疹,呈暗红色丘疹,疹后脱屑留有棕色斑痕。由于烂喉丹痧可互相传染引起流行,属于时疫,故又称疫喉痧、疫喉、时喉痧等。现代医学的猩红热可参考本病施治。

烂喉丹痧是温热疫毒经口鼻侵入肺胃,上冲咽喉,外窜肌肤所致。初期,以肺卫证候或卫气同病为主;中期,以气分证候或气血两燔为主;末期以余毒未净,阴津大亏为主。且有顺逆之分,凡痧疹颗粒分明,颜色红活,咽喉浅表糜烂,神情清爽,随着疹子的出齐而身热渐趋正常,呼吸亦归,脉浮数有力者,系正气较盛,能使时毒透疹而为顺证;若痧疹稠密重叠,颜色紫赤,或急现急隐,咽喉糜烂较深,或大片腐烂,呼吸不利,神昏谵语,脉细数无力者,则为正不胜邪,邪毒内陷,而为危重逆证。

烂喉丹痧为温疫毒邪,温邪最易伤阴,且痧毒以外透为顺,故首当辛凉透表,继用苦甘泄热,终用甘寒救液,透疹、解毒与保津为基本治则。早期邪在肺卫,宜辛凉宣透、解毒利咽,如芦根、牛蒡子、薄荷、蝉蜕、板蓝根、马勃等;发疹期邪入气营,宜清气凉血、解毒化痧,如石膏、生地黄、牡丹皮、芦根、牛蒡子、连翘之类;后期肺胃阴伤,养阴为主,佐清余热,如生地黄、沙参、麦冬、石斛、连翘等。因病人邪热留连日久,耗气伤阴较甚,可致心失所养,临床出现心悸怔忡,当用清心、安神、镇惊之法。服清宫汤和朱砂安神丸化裁;若邪毒弥漫三焦不解,气机失畅,则可致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肾气不化,水液输布失常。证见周身水肿,二便失调,当以分利水湿、清热解毒,可选用大橘皮汤加减。本例邪在肺卫,速投辛凉宣透之品,佐以解毒保津,使疹易透,而阴不伤,疹透则热退,毒解则邪消,津复则病愈。

(一)疫毒攻侵,相争肺卫
[主证]发热恶寒,咽部红肿疼痛;口渴欲饮,皮肤潮红,唇周苍白,喉核点状溃烂;面部胸部肌肤丹痧隐现。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或有珠突起如草莓状,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透疹利咽。

[主方]疏风解肌透痧汤加减:荆芥、连翘、马勃、桔梗、射干、牛蒡子、竹茹、前胡、大青叶、蝉蜕、僵蚕、葛根、玄参、牡丹皮、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汗出不畅加防风、薄荷;颈部肿痛加夏枯草、紫花地丁;乳蛾红肿加土牛膝根、板蓝根。

(二)疫毒炽盛,壅结气分
[主证]壮热烦渴,咽喉红肿溃烂成片,肌肤丹疹显露。舌红赤生珠,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膈泄热。

[主方]清心凉膈散加减:石膏、连翘、黄芩、大青叶、淡竹叶、栀子、薄荷、桔梗、射干、山豆根、马勃、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气分热毒盛极者加金银花、连翘、水牛角尖;大便闭结加大黄、芒硝。

(三)毒陷营血,热燔营血
[主证]咽喉肿痛糜烂成片,甚者堵塞气道,声哑气急。丹痧密布,红晕如斑或紫赤成片,壮热汗多,口渴烦躁;甚者昏蒙欲睡或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疹色紫红,斑色紫暗;舌绛,脉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熄风开窍。

[主方]凉营清气汤:水牛角尖(磨)1.5g,生石膏 25g,玄参 9g,牡丹皮 6g,黑栀子 6g,薄荷 3g,连翘 9g,黄连 3g,鲜生地黄 25g,赤芍 6g,石斛 25g,芦根 30g,鲜竹叶 30 片。

邪遏在内,逆传心包者,宜加用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四)余毒未尽,肺胃阴伤
[主证]咽部疼痛减轻,肿胀腐烂渐减;肌肤斑疹消退,皮肤干燥脱屑或脱皮;精神疲乏,纳食减少,仍午后低热,口干喜饮,咽喉干燥而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胃,清肃余毒。

[主方]沙参麦冬饮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天冬、生地黄、玄参、白术、知母、茯苓各适量。水煎服。

余毒未尽,低热咽痛者,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

伤阴动血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白茅根;丹疹已退,肤干脱屑,用紫草、赤芍、牡丹皮。久病,六脉细数,气阴两虚,加西洋参 20g。

(五)单方验方
1.土牛膝根、板蓝根各 30g。水煎服,1 日 1 剂。

2.野菊花 30g。水煎服,1 日 2 剂。

3.吹药 初期咽部吹用西瓜霜,咽部溃烂吹用锡类散、冰硼散以祛腐生肌。

4.含漱 用土牛膝水煎频频含漱,清洁口腔咽喉。

5.用青山苦水煎服。

(六)预防方

凡冬末春初预防喉间病,须地交冬时,将萝卜菜摊在瓦屋上,任它日晒雨露,风吹雪打,立春前一日收下,将萝卜菜挂在竹竿上阴干。春三四日收来切碎放入碗中加点盐蒸熟吃,一家永无喉间之患。

十四、痄腮

痄腮是由外感风温疫毒,风热湿痰壅遏少阳经脉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咽痛、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好发冬春两季,以儿童、青少年发病为多。一般发热,1~2 日后,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疼痛或有弹性,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口腔内颊黏膜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经 4~5 日开始消退,整个病程 1~2 周。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病因多由外感风温疫毒由口而入,壅滞少阳经脉,结于腮颊所引起。邪入少阳,郁而不散,壅阻络脉气血引起腮颊漫肿,坚硬作痛。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之脉络阴器,血阻厥阴之络,男子可见睾丸红肿。

(一)温毒袭表
[主证]发热不高(37.5℃~38.5℃),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伴头痛,咽痛,纳少,舌质红,苔薄白薄或淡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表散结。

[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夏枯草各 15g,板蓝根 25g,连翘、玄参、虎杖各 12g,牛蒡子 9g,黄芩 8g,荆芥、黄柏、甘草各 6g,薄荷(后下)5g。加水煎成 400 毫升,日分 2 次温服,可连服 3~4 剂。

咽喉肿痛,加马勃、玄参;纳少、呕吐,加竹茹、陈皮。

(二)热毒壅盛
[主证]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小便黄赤,大便硬结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方]四黄散加减:黄芩、玄参各 12g,胡黄连 8g,蒲公英 30g,马勃(布包煎)4.5g,生蒲黄(布包煎)3g,夏枯草 18g,牛蒡子 10g,黄柏、柴胡、甘草各 6g。水煎成 400mL,日分 2 次温服。1 日 1 剂,连服 3 日。

腮部肿胀疼痛甚者加海藻;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

(三)单方验方
1.黄柏粉 6g,青黛粉 4g。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8~10 小时。休息 3~4 小时换药再敷。或用芝麻油调青黛粉 20g,呈糊状,敷腮部肿痛处。或以青黛末,调蛋清涂患处。或内服板蓝根、忍冬花各 30g。水煎服,1 日 1 剂,1 日 2 次。

2.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鲜芭蕉根捣烂外敷。

3.祖传用生半夏磨淘米水,外涂腮部肿痛处效。或内服金银花、连翘、黄芩、防风、荆芥、大青叶、夏枯草、淡竹叶、甘草各 10g,1 日 1 剂,分 3 次服。

4.板蓝根 25g,夏枯草 18g。水煎服,1 日 1 剂,温服 3 次。

5.紫花地丁、蒲公英各 30g。水煎服,1 日 1 剂,温服 3 次。

(四)食疗方

贯众水煎兑粥服;或用板蓝根 50g,水煎粥服。

(五)预防方

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1 日 1 剂,连服 3~4 日。金银花 15g,板蓝根 20g,鸭跖草 12g,蒲公英 18g,蜜枣 5 枚,加水煎成 300mL,日分 2 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虎杖 15g,马齿苋 20g,败酱草 15g。

十五、湿瘟

湿瘟是夏秋季节常见的热性病。以持续发热,午后热盛,日晡最高,身热不扬,神情淡漠,胸闷脘痞,口淡不渴,肌肤易现黄疸、白,尿少不畅,大便溏为特征。多发生于 4~7 月,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青壮年及儿童居多。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伤寒、副伤寒。

湿瘟多因湿热疫疠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郁蒸弥漫而成。夏秋季节,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长夏秋初,雨湿较盛,酷热蒸发,湿气上腾,污浊之物最易腐烂成毒,人处气交之中,「壮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所以湿热病邪易致病;或人们嗜食生冷,损伤脾胃。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运化而易生湿,胃主腐熟则易产热;脾、胃功能失常,脾虚湿郁而化热。湿为水之散,水为湿之聚,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湿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并为湿热。郁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心包,中困胃肠,下注小肠,蕴结膀胱。湿为阴邪,其性黏滞,虽郁久可化热而酿成湿热之疾,但湿之所得,其来始渐,发病缓慢。病之初起,其临床表现,既不如伤寒太阳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不如温热病卫分发热恶寒,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等之症状明显;病人仅有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四肢无力,昏昏欲睡等疲惫之象,不易被人注意而隐匿。故凡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口淡不渴,尿少不畅,舌苔白腻而厚,脉濡数即为湿温病。临床上有湿重于热,湿中蕴热,邪遏卫气分,进而湿热并重,湿热郁蒸气分。由于湿热弥漫,可波及多处脏腑、部位,湿热久留气分,可渐化火,出现热重于湿的证候表现。若气分湿热郁蒸日久不解,又可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也可因湿热邪气久困,偏于湿胜,损伤阳气,而致湿胜阳微的转归。湿温之传变虽有始于上焦,次传中焦,终于下焦之规律,但因湿邪易弥漫三焦,并非绝对如此相传。临床实践中上、中、下合而同病更为常见。同时,应注意湿温与温热之区别,湿温多为身热不扬而非壮热不退;口渴不多饮而非渴欲引饮;汗出难彻且热不为汗解,而非大汗出或热随汗散;大便常稀溏不爽而非燥结;舌红胖、苔黄腻,而非红绛、苔黄燥;脉濡数或滑数,而非洪数;肌肤易现黄疸、白,而非易出斑疹;神识渐入昏迷或呈朦胧状态,而不是突然神昏;动风、动血的情况较为少见。

湿热痢疾与湿热泄泻二者均为湿温之中常见病证,除有湿热的一般症状外,都以腹痛和大便的异常为其主要特点。若以腹痛坠胀,「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者,属湿热痢疾。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细菌性疾病、阿米巴痢疾。病机系湿热疫毒壅聚肠道,与气血相搏结,以致肠道积滞所致。故治疗应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兼以解毒活血理气,方如白头翁汤、芍药汤等。若以腹痛不甚剧,泄泻急迫,里急后重不明显,便中无脓血,粪质如蛋汤,或便秽如黄糜为主者,属湿热泄泻。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小肠吸收不良等病症。病机系湿热侵及肠道,肠道气机紊乱,清浊相干,混杂而下所致。治疗应在清利湿热的基础上,注意同时调理气机,升清降浊,临床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湿瘟病系湿与热合而为患,其治疗虽与伤寒、温热均有不同,但总的治疗原则,不外祛湿、清热、扶正。在具体治疗中,祛湿法又可分为芳香化湿,理气行湿,淡渗利湿;清热法又可分为辛凉透泄,苦寒泄热,清气凉血,清热解毒,辛开苦降,下夺逐邪等;扶正法则有甘寒清润,养阴生津,健脾和胃等法。临证应详析症征,分清虚实,审别湿、热之偏,或单而用之,或合而参之,「知犯何逆」而「随证治之」。如湿温不单清热而常清热祛湿同用,若单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同时,应注意芳香化湿通阳、调理气机升降,而不能寒凉太过,冰伏病机。尤其是本病初起禁用发汗、攻下、滋阴之法。误用辛温发汗,易致湿热上蒙而清窍被阻;攻下过早,则易损伤脾胃阳气;误用滋阴柔腻之品,则尤使湿邪锢结不解。此即为吴鞠通「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之意。至于湿热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则参考暑温病营血分病证进行辨证治疗。

湿温处方选药,有三大原则:

(1)「治上焦如羽」,病在初期,邪在浅表,用药宜轻清透达,使邪从表解为目的,此乃「非轻不举」之意;

(2)「治中焦如衡」,病处中期,脾胃运、纳失常,用药气味不宜太厚太薄,以补偏救弊,此乃「非平不安」之意;

(3)「治下焦如权」,病至末期,肝肾精(津)液耗损,用药以味厚质重滋润之品为宜,此乃「非重不沉」之意。

(一)湿重于热(初期)
[主证]身热不扬,午后热重,恶寒少汗,身重困倦,面色淡黄,胸闷脘痞,纳差,苔薄白而腻,脉濡缓。

[治法]宣散湿邪。

[主方]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藿香、厚朴、杏仁各 10g,薏苡仁、猪苓、黄芩、茯苓、泽泻各 15g,滑石(块)20g,包煎,姜半夏 9g,豆蔻、通草、生甘草各 6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二)热重于湿(初期)
[主证]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微渴,头痛身重,胸脘痞闷,纳差,大便溏泄,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泄热。

[主方]苍术白虎汤加减:生石膏(先煎)30g,生甘草 6g,苍术、佩兰、栀子、知母各 12g,粳米、芦根各 18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兼恶寒加香薷(后下)9g,藿香 9g。小便黄赤加滑石 30g,薏苡仁 30g。大便溏泄、泻下热臭、肛门灼热加黄连 10g,黄芩 12g。

(三)湿热并重(中期)
[主证]发热,身热不为汗解,头身困重,口渴不多饮,胸脘痞胀,肢酸倦怠,纳呆,便溏,小便黄赤。或咽喉肿痛,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主方]甘露消毒饮加减:石菖蒲、滑石各 20g,茵陈、黄芩各 15g,连翘、炒杏仁各 12g,藿香、射干各 10g,木通 8g,豆蔻 6g。水煎服,1 日 1 剂,分上、下午各服 1 次。

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恶心呕吐加茯苓皮 10g,薏苡仁 15g,法半夏 9g。

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加皂荚子 9g,枳实 9g,寒水石 20g。

咽喉肿痛甚加马勃 9g,岗梅根 30g,板蓝根 20g。

(四)湿热郁阻膜原(中期)
[主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汗出身痛,神疲倦怠,手足沉重,胸胁胀满,恶心呕吐,便结或溏泄。舌尖边红,苔厚或厚如积粉,脉弦滑。

[治法]宣透膜原化湿。

[主方]达原饮加减:槟榔、厚朴各 9g,白芍 15g,知母 10g,青蒿、黄芩、柴胡各 12g,草果、甘草各 6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其身热不扬、纳呆、口渴不饮或喜热饮加佩兰 10g,鲜荷叶、连翘各 9g,以升清化浊,透邪外泄。

(五)湿热蒙蔽心包(末期)
[主证]身热不退,神识昏蒙,嗜睡,时有谵语,身热不扬,胸闷,便秘、小便黄赤者,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主方]菖蒲郁金汤加减:石菖蒲、郁金、牡丹皮、炒栀子、连翘、淡竹叶各 9g,竹沥 12g,木通、灯心草(引)各 6g,玉枢丹(冲)1.5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3 次服。

热偏重,口渴、便秘、小便黄赤加服至宝丹 2~3g。

痰浊偏重,见痰涎涌盛,或喉中痰鸣,胸闷气促加服苏合香丸 3g。

兼见手足搐搦,颈项强痛,牙关紧闭,双目上视加地龙 20g,僵蚕 10g,全蝎 8g。

(六)湿胜阳微(末期)
[主证]湿温病日久,身热渐退,形寒神疲,面浮肢肿,心悸,头晕,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祛湿。

[主方]真武汤加味:茯苓 25g,薏苡仁 20g,白芍 12g,熟附子 10g,白术 9g,紫苏梗 9g,桂枝 8g,大枣 6 枚,生姜 3 片。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温服。若心悸兼气促,动则喘促不宁加党参 20g,黄芪 15g。便溏而腹胀加苍术 10g,厚朴 8g。

(七)单方验方
1.治湿热秽浊熏蒸,蒙蔽心包 栀子 15g,薄荷 9g,黄芩 15g,连翘 12g,石菖蒲 12g,郁金 10g,佩兰 10g,甘草 3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送服苏合香丸,效果显著。

2.治湿热蕴毒发黄 板蓝根、绵茵陈各 30g,郁金、柴胡各 10g,金钱草、败酱草各 18g,丹参 15g,萆薢 12g,茯苓、薏苡仁各 25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3.治热重于湿,邪从热化 连翘 20g,金银花、防己、木瓜各 25g,知母 15g,粳米 18g,石膏 30g,甘草 6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4.治湿胜阳微 熟附子 12g,炙黄芪 25g,党参、丹参、泽泻各 20g,茯苓 18g,白术、麦冬各 10g,淫羊藿 9g,五味子、炙甘草各 6g。水煎 2 次作 2 次服,1 日 1 剂。

5.治热重于湿 金银花、板蓝根、地绵草、连翘、黄芩、黄柏、生地黄、牡丹皮各 12g,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八)湿温的其他疗法
1.拔火罐 湿温病腹胀脘痞者,可于神阙穴拔火罐,15 分钟后起罐。

2.揉摩法 湿温病脘痞胸闷欲呕者,用酒浸泡葱白 15g,及灯心草 10g 后,文火炖热,取葱白及灯心草于脘腹揉摩;冷后炖热再揉,一般 10~20 分钟,诸症可除。

3.擦浴法 湿温病持续发热者,将清水一盆煮沸后,加入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 25g,再煮 5 分钟,待水温适中,进行全身擦浴,微汗而热退。

(九)食疗方
1.鲜芦根薏苡仁粥 鲜芦根 50g,薏苡仁 30g,冬瓜子 25g,淡豆豉 15g,粳米 45g。洗净合煮为稀粥,加适量食盐调味,每日食用 1~2 次,用于湿温初起的辅助治疗。

2.藿荷芦根茶 藿香、薄荷叶、鲜荷叶各 10g,佩兰叶 8g,鲜芦根(洗净切碎)12g。共入杯中,加滚开水泡 20 分钟,分次饮服。适宜于湿温病后期,余邪未净,出现的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等。

十六、疟疾

疟疾是因感受疟邪入血,卫气与疟邪交争所致。以周期性发热即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头痛,汗出,左肋下有肿块或脾脏肿大为特征,多发于夏秋季。其中在我国西南方,尤以岭南及海南岛大森林间有瘴毒或瘴气可引起瘴疟的疟邪,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人感受疟邪、山岚瘴气及风寒暑湿之邪后,伏于半表半里或膜原之间,卫气与之相争,或并于阳,或并于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有往来寒热;因卫气运行有常度,卫气与疟邪抗争有定时,寒热交替,休作有时。疟邪潜伏有深浅之别,故疟疾发作亦有每日、间日、三日疟之不同。疟邪发病或兼暑湿,或兼寒湿,或化热伤津,或与气血痰浊相搏而结于左肋下,以致形成痞块。所以,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因疟邪具有虚实更替的特性,疟气之浅深,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从而表现为病以时作的特点。疟疾以间日一发者最为多见,正如《素问·疟论》所说:「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疟气深而行更迟者,则间二日而发,形成三阴疟,或称三日疟。

根据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者,称为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者,称为寒疟。在南方地区,由瘴毒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称为瘴疟。若因疟邪传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内发病甚多者,则称为疫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则称为劳疟。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故临床上将疟疾分为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含热瘴、冷瘴)、劳疟、疟母等证型。治疗以祛邪截疟为主,热偏甚者结合清热保津,寒偏甚者结合辛温芳化;热瘴尚应清心开窍,冷瘴芳香开窍;劳疟结合补益气血。疟母治应软坚散结,祛瘀化痰,除兼有疟疾发作者外,对疟母的治疗无需使用截疟药。

(一)正疟(邪入少阳)
[主证]先有恶寒,甚则寒栗鼓颔,肢体酸楚,继则寒罢壮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休作有时,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

[主方]柴胡截疟饮: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制半夏、生姜、大枣、常山、槟榔、草果、乌梅各适量。口渴甚加葛根、石斛;胸脘痞闷、苔腻者,去参、枣,加苍术、厚朴、青皮;烦渴去参、姜、枣,加生石膏、天花粉。

(二)温疟(热炽气分)
[主证]寒热休作有时,寒少热多,或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目赤,骨节酸疼,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表,祛邪截疟。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青蒿、柴胡各适量。津伤较甚,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黄、麦冬、石斛。

(三)寒疟(寒湿阻滞)
[主证]寒不热或寒多热少,口不渴,胸脘痞闷,汗出恶风,肢体疼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迟。

[治法]散寒除湿,温阳祛疟。

[主方]柴胡桂姜汤:柴胡、黄芩、桂枝、芍药、草果、厚朴、槟榔、陈皮、天花粉、牡蛎、甘草各适量。生姜、大枣引。

(四)热瘴疟(热毒内陷)
[主证]寒战壮热,烦渴饮冷,面红目赤,头痛呕吐,肢体烦疼,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疟。

[主方]清瘴汤:青蒿、常山、黄连、黄芩、知母、柴胡、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滑石、甘草、辰砂各适量。壮热不寒以加生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为热甚津伤,加生地黄、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为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五)冷瘴(寒毒内闭)
[主证]寒甚热微,嗜睡,胸闷呕吐,或神昏不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苔白厚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解毒除瘴。

[主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藿香、制半夏、青蒿、佩兰、薄荷叶、槟榔、草果、石菖蒲各适量。

神昏谵语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为阳虚气脱,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六)劳疟(气虚劳证)
[主证]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主方]何人饮:何首乌、人参、当归、陈皮、生姜。在疟发之时,寒热时作加青蒿。食少面黄,消瘦乏力加黄芪、白术、枸杞子。

(七)疟母(血虚夹瘀)
[主证]疟久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主方]鳖甲煎丸:炙鳖甲 6g,桃仁 1g,柴胡、蜣螂各 2g,乌药、黄芩、鼠粘子、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瞿麦、紫葳、阿胶各 1.5g,蜂窠(炙)1.2g,赤硝 3.6g,芍药、牡丹皮、土鳖虫各 1.5g,人参、半夏、葶苈各 1g。以上 23 味药为末,取煅灶下土 300g,清酒 250g,浸灶心土,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 7 丸,1 日 3 服。现代用法:取灶下土 300g,黄酒 10 斤,浸土内滤过取汁,煎鳖甲呈胶状,其余 22 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 3g,1 日 3 次。头晕、心悸、面色萎黄加当归、鸡血藤;胁下结块加牡蛎。

祖师治疟母方用鳖甲饮子:鳖甲醋炙、黄芪、白术、川芎、白芍、草果、槟榔、厚朴、橘红、甘草各适量,生姜 5 片,乌梅 3 枚。水煎服。

对于疟疾的治疗,古代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重视。如《明医杂著·疟病证治》说:「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方主柴胡、白术各 4.5g,苍术(泔浸)3g,干葛 4.5g,陈皮 2g,甘草(炙)1.5g。

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芩、茯苓、半夏各 3g;热甚,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 3g;口干,加石膏、知母、麦冬各 3g。

间日或三日发,或午后或夜发者,邪入阴分,加川芎、当归、芍药(酒炒)、熟地黄、知母(酒炒)各 3g,红花(酒洗)、黄柏(酒炒)、升麻各 1.5g,提起阳分,可截之。

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人参、黄芪、白茯苓各 3g,以补气;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各 3g,以补血。

阳疟多汗,用黄芪、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白术、黄芩、干葛发之。

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连、黄柏、黄芩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

病患胃气弱,饮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加人参 4.5g,芍药(炒)、大麦芽各 3g。

伤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曲、麦芽、枳实(炒)各 3g,黄连(炒)1.5g。

痰盛,加半夏(姜制)、南星、枳实各 3g,黄芩(炒)、黄连各 2g。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 3g,乌梅肉 3 个。

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微热者,邪气已无,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陈皮,以滋补气血。《万病回春·疟病》亦说:「人壮盛者,宜单截也;人虚者,截补兼用;疟久不愈者,先截而后补;疟已久者,须调养气血。」

(八)单方验方
1.扶阳散邪丹 白术、半夏、鳖甲、当归、生何首乌各 9g,山楂 20 粒,柴胡 6g,人参、青皮、甘草各 3g。水煎服。

2.益阴辟邪丹 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白术、茯苓、白芥子各 15g,鳖甲 30g,柴胡 3g,山楂 10 粒。水煎服。

3.马鞭草 30g,常山 10g。水煎,于疟发 1 小时服。

4.鲜青蒿 100g。捣汁一小杯于疟发 1 小时服。

5.牛膝根适量。水煎服,疟未发时先饮一半,已发时再饮一半立止。

6.独头蒜适量。捣烂如泥,于疟发前 3~4 小时外敷内关穴,使其发泡。

7.乌梅 5 个。水煎服,1 日 2 次。

8.鸦胆子去壳,每次 15 粒,装入胶囊内饭后服,1 日 3 次,连服 1 周。如久疟不愈可用常山 4.8g,槟榔 3g,丁香 1.5g,乌梅 1 个,好酒适量浸一宿,疟疾发时,清晨饮之。

十七、大头瘟

大头瘟是因感受风热时毒而引起的以头面焮红肿胀、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温毒疾病。又称大头病、大头风等,多发于冬春两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属瘟疫范畴。

大头瘟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热毒(天行厉气),客于三阳之经,头目俱肿所致。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方用金银花 30g,连翘 25g,菊花、大青叶、钩藤各 15g,青黛、冬桑叶、蝉蜕各 9g,薄荷、甘草各 6g。水煎服。

(一)毒壅肺胃
[主证]发热微恶寒,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气喘,不能饮食,舌干口燥,恍惚不安。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主方]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各 12g,玄参、桔梗、柴胡、陈皮、生甘草各 6g,板蓝根、连翘、马勃、牛蒡子、薄荷各 3g,升麻、僵蚕各 2g。水煎服,1 日 1 剂。如发于面部,加柴胡、天花粉。发于脑顶后,脑项赤肿,并耳后赤热肿痛,荆防败毒散去人参,加黄芩、黄连。

阳明鼻额面肿,二目不开,气喘口干,宜普济消毒饮;内实,宜防风通圣散间服。

少阳耳之上下、前后或头角赤肿,寒热胁痛,宜小柴胡汤加解毒药;头面肿大、发热骨痛,宜冲和汤,冬宜麻黄汤,汗出肿消。其发病虽然急剧,但多不传变,很少见到邪入营血、逆传心包等证。

(二)邪犯肺卫
[主证]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舌干口燥,全身酸楚,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卫清热,解毒消肿。

[主方]败毒散加减:牛蒡子 9g,荆芥、羌活、独活、赤芍、白芷、前胡各 6g,防风、川芎各 4.5g,干葛 3g,桔梗、薄荷、甘草、柴胡各 2.5g,升麻 1.5g,姜、葱煎,热服出汗。

头面焮红肿胀,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宜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 15g,鲜淡竹叶 20g,淡豆豉、牛蒡子各 10g,薄荷 6g,荆芥、防风各 12g。水煎服,1 日 1 剂。

(三)毒壅肠腑
[主证]头痛,两耳上下前后焮赤肿痛,口渴咽痛,烦躁、目赤,高热,大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解毒泄热。

[主方]白虎苍术汤:生石膏 30g,知母 15g,生甘草 3g,苍术 15g,粳米 10g。水煎服,1 日 1 剂。

腑气不通,壮热头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宜承气汤:生大黄 10g,芒硝、枳实各 15g,全瓜蒌 30g,水煎浓缩 200mL,分 2 次服。

大便秘结、腹胀、面赤潮热者,宜大承气汤: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各 10g,水煎口服,或保留灌肠。

(四)热陷心包
[主证]大热,口渴,谵语,抽搐,痉厥、抽风,苔黄,脉弦数。

[治法]解毒泄热,熄风消肿。

[主方]钩藤熄风散加减:羚羊角粉(冲服)3g,水牛角片 9g,生石膏、白茅根各 30g,生地黄、金银花各 20g,全蝎 6g,麦冬、连翘、钩藤、地龙各 15g。水煎服。

头面红肿,咽嗌堵塞,红肿而痛,脏腑积热,肿毒疙瘩,一切恶毒,宜漏芦汤:漏芦 6g,升麻 4.5g,玄参、牛蒡子、连翘、桔梗各 3g,黄芩 4.5g,大黄(酒浸)、甘草各 2g,青黛 1.5g,水煎温服。大便实,加芒硝 3g。

大头瘟病,额大项肿,宜八圣散:黄芩、黄连、黄柏、蒲黄各 15g,雄黄 0.5g,蛇蜕(炒)、鸡内金、白丁香各 6g,每服 3g,用蓝靛根煎汤送下。

大头瘟其症身热头疼,烦渴呕逆,或有汗,或无汗。皆由温热相合而成,治宜寒凉解热为主。一二日间,九味羌活汤服之,取汗而愈。

(五)单方验方
1.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钩藤、菊花、青黛、冬桑叶、蝉蜕、薄荷、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2.黄柏、生大黄、黄连、乳香、没药各适量。共研末,香油调敷。糜烂者用青黛、黄柏、石膏(煅)、滑石研粉过筛,香油调敷。

十八、瘴疠

山岚瘴气即瘴疠,指山林间暖热气候形成的雾露烟瘴、湿热杂毒的恶气。发生于气候热湿的地理环境与夏秋季节,以岭南或西南地区为多,是湿热环境下因动植物腐败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生病、似雾似云的有毒气体即山间溪流蒸毒之瘴气。它是一种疫病,传染病,包括南方地区部分热带病,如瘴疟、痢疾、瘟病、脚气、沙虱热等。皆由败血瘀于心,毒涎聚于脾经所致。

[主证]胸膈饱闷,头痛,发寒热,不思饮食,吐逆恶心。甚则发躁狂妄,哑不能言。

[治法]祛湿驱瘴。

[主方]理脾却瘴汤:陈皮(炒)、白术(去芦炒)、茯神(去皮)、黄芩(炒)、栀子(炒)、半夏(姜制)、山楂各 3g,神曲(炒)、黄连(姜汁炒)、前胡各 2.5g,苍术(米泔水浸盐水炒)、甘草各 1.5g,生姜煎服。不拘时,1 日 1 服,或间日 1 服。可免瘴疠病。

1.四时不正之气 寒瘴时气,山岚瘴气,雨湿蒸气;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风吐泻中湿身重泄;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饮食停滞,复感外寒,头痛憎寒;或吐逆恶心,胸膈痞闷;或发寒热,无汗者。宜藿香正气散主之。

2.四时伤寒,瘟疫时,及山岚瘴气,寒热往来,霍乱吐泻,下痢赤白;或出远方,不服水土。治之以金不换正气散:苍术(米泔浸)6g,陈皮 4.5g,厚朴 2.5g(姜汁炒),藿香 9g,半夏(泡姜汁炒)6g,甘草 2.5g。姜、枣引,水煎服。

有湿加白术、茯苓。头痛加川芎、白芷。潮热加柴胡、黄芩。口燥心烦加柴胡、干葛。冷泻不止加木香、诃子、白豆蔻。疟疾加常山、槟榔、草果。痢疾加黄连、枳壳,去藿香。咳嗽加桔梗、杏仁、五味子。喘急加麻黄、紫苏子、桑白皮。身体疼痛加麻黄、桂枝、赤芍。感寒腹痛加干姜、肉桂。呕逆加丁香、砂仁。气块加三棱、枳壳、槟榔、小茴香。极热,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腹胀加香附、枳壳、白豆蔻。胸胁胀满,加枳实、砂仁、莪术。两足浮肿加木瓜、大腹皮、五加皮。脾胃肝肾俱虚,加人参、茯苓、草果。

3.春秋时月,人感山岚瘴雾之气,发寒热,胸膈饱闷,不思饮食,此毒气从鼻口入内。治当清上焦、解内毒、行气降痰,不宜发汗。宜用黄连(姜炒)、黄芩、木香、厚朴(姜制)、枳实(麸炒)、半夏、桔梗、柴胡、川芎、木通各 3g,生甘草 2g,升麻、苍术(米泔水浸,盐水炒)各 4.5g,姜 1 片引,水煎,食前热服。

按岭南炎热濒海,地卑土薄,故阳气常泄,阴气常盛,四时放花,冬无霜雪,一岁之间,暑热过半,穷腊久晴,或至摇扇。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反本。阳气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浮而上,气浮而不坚,则玄府开疏,汗液易泄,故内寒外热、上热下寒之症由此生。治当固阳气、实腠理为主。若多用表散之药,则阳气愈虚,风邪益盛,鲜有不误之。苟系外邪为患,则当解散之。外邪既解,而病仍作,肺气伤,用补中益气汤。若头目不清,胃气不能上升,加蔓荆子。若饮食少思,胃气虚,用四君子汤。若食而难化,脾气虚,用六君子加芍药、当归。若畏寒冷冻饮食,或作吞酸,脾气虚寒,前药更加炮姜;不应,再加吴茱萸 1.2g,黄连 0.5g。余各当推而治之。

4.寒温失节,汗身脱衣巾,感冒风寒之气,气闭发热,头疼,此为伤寒。但岭南气温炎热,易出汗,故多类疟,重则寒热不退,轻则为疟。南方气升,岭南人得此病者,卒皆胸满,痰涎壅塞,饮食不进,与北方伤寒只伤表而里自和者不同。

治当解表清热、降气行痰,宜羌活、苍术(米泔水浸)、柴胡、黄芩、橘红、半夏、枳实、炙甘草、川芎各 3g,姜引,水煎,食前服,取汗出止服。此方用于寒凉时月,及虽在温暖时而感冒风寒者。按前症若内停饮食,外感风寒,用藿香正气散;若脾气虚弱,而寒热,作呕,用金不换散。盖岭南之地,湿热熏蒸,腠理不闭,津液妄泄,阳气内虚,法当调补肺气为主。盖肺主气而司腠理,肺气虚则腠理不密,故津液妄泄,多患前症。若外邪既去,当补脾土以生肺金。

5.如邪风瘴气染成痧,病起于骤然,或气逆面青,肢冷目暗,俗称迷痧症。或腹中绞痛,俗称绞肠痧。身上有斑点,如痧,或用麻刮之,累累如朱砂,故名曰痧。此乃风寒湿邪,或山岚瘴气,袭于肌表之间,而成此证。浅者刮之,深者刺之,宜急救。迟者邪入于脏,而气机不转,即不能救。刺法:以针刺内关、委中及十指几滴出血。刮法:用手掌着热汤,重打手腕、足委中,至红紫为止。

十九、时疫霍乱

霍乱是感受暑湿疫疠之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失水,肌肉痛性痉挛为特征。多流行夏秋季,不同群体均易感染。

霍乱多因饮食不洁,感受暑湿疫疠之邪,损伤肠胃,遂成洞泄呕吐;暑湿相干,以致浊邪壅滞,脾土不运,阴阳反戾,升降失宜所致。临床上以突发剧泻,呕吐呈喷射状,先泻后吐,无腹痛,里急后重,少发热,神态不安,表情恐慌或淡漠,眼窝深陷,声音嘶哑,口渴,唇舌极干,皮肤皱缩、湿冷且弹性消失,指纹皱瘪,腹下陷呈舟状。甚则转筋,吐泻重则秽浊凝滞,脉络闭塞,阳气暴伤,阴液干枯为主,可因心阳衰竭而死亡。干藿乱(绞肠痧)多因积热于胸,外感暑湿热气,外蒸内蕴,则上不得吐,下不得泻,而成干霍乱。

本病乃湿土兼风木为害,治宜疏风散寒,利湿降火。如邪气实在上者,宜吐。已吐利而未透者,仍宜再吐以提其气,唯吐泻不止,元气耗散,病势危笃。或大渴喜冷而不能咽,或恶寒逆冷,或发热烦躁欲去衣被,此阴盛格阳,不可误认热症,妄投凉药,宜四逆理中汤冷服。

(一)暑湿热蕴
[主证]吐泻骤作,吐物有腥臭酸腐,泻出物米泔水样,臭秽难闻,身热头痛,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小腿转筋,小便短赤,舌苔黄糙,脉滑数。

[治法]清热辟秽。

[主方]黄芩定乱汤加减:黄芩 15g,黄连、姜半夏各 9g,蒲公英 30g,吴茱萸 3g,滑石(包煎)15g。转筋者加木瓜 12g,白芍 15g;口渴重,去姜半夏,加天花粉 15g;身热较甚,加生石膏、知母。

(二)寒湿困脾
[主证]突然泻吐,吐泻物米泔水样,臭秽,胸脘痞闷,渴不欲饮或喜热饮,体倦思睡,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化湿。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 12g,姜半夏、陈皮、茯芩各 9g,厚朴 10g,黄连 6g,吴茱萸 3g。水煎服,1 日 2 次。

(三)气阴两虚
[主证]吐泻较剧,皮肤潮红,干瘪微汗,身热口渴,腿腹抽筋,腹胀尿闭,舌质淡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气阴双补,扶正祛邪。

[主方]生脉散加减或急救回阳汤:党参 30g,麦冬、五味子、白芍各 15g,黄连 6g,炙甘草 10g。

(四)心阳衰竭(亡阳型)
[主证]面色白,眼窝凹陷,声音嘶哑,形寒肢冷,冷汗淋漓,手足螺瘪,筋脉痉挛,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运中阳,活血祛瘀。

[主方]附子理中汤加减:党参 30g,附子、干姜、甘草、焦白术各 15g,葱白 3 根,黄连、桂枝各 9g。发绀重,加当归 15g,川芎 9g。

恢复期乏力倦怠,胃纳不佳,精神不爽,午后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治以清热扶正。方用清暑益气汤加减。太子参 12g,麦冬、淡竹叶、石斛、乌梅各 9g,荷叶 12g,西瓜皮 15g。热重加生石膏(包煎)30g,小便不利加茯苓 9g,纳差加焦三仙 30g。

(五)干霍乱(绞肠痧)
[主证]不吐不泻,腹满烦闷,胸腹绞痛,痧中毒衰竭,手足逆冷,脉沉伏。

[治法]温中行气,利气消壅。

[主方]厚朴汤加减:厚朴、高良姜、枳壳、槟榔、木香各 10g,芒硝(冲)8g,大黄(后下)9g。

或以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梗、藿香各 6g,厚朴、白术、陈皮、桔梗、半夏各 3g,甘草 1.5g。水煎,姜、枣服引。

夹暑加香薷、白扁豆。夹寒加厚朴、肉桂。夹食加山楂、麦芽。夹气加紫苏梗、枳壳。胸满加枳实。转筋加木瓜。小便不利,合五苓散。烦渴不宁,调益元散加姜汁。

吐泻未彻者,二陈汤加苍术、防风,以提其气。如吐涌不止,二陈汤加木瓜、槟榔、以降其气。不可纯用凉药,恐伤中气。不可遽用补药,恐闭塞邪气。唯吐泻既久,汗出肢冷脉脱者,用理中四逆等汤。

(六)其他治法
1.简便方 用高良姜 9g,水煎服。或胡椒、绿豆各 49 粒,研细,水煎服。口渴,为末,水调下适量。干霍乱效果好。大泻肢冷者:附子(炮为末)6g,盐 9g,水煎温服。吐泻不止:艾一把,水煎服。或盐 30g,生姜 15g,同炒至色变后,水煎服饮 3g。

2.针刺治疗 吐泻频作、腹痛明显,针刺足三里、内关等。回阳救逆,银针刺人中、隐白、上星;灸百会、气海、太溪、关元等。干霍乱灸委中穴,有紫处刺出血即安;或于十指头(少商,则刺)出血,亦是良法。一法治霍乱将死,腹中尚有暖气,用盐纳脐中,灸 7 壮气海穴。

3.外治法 腹痛甚,可急用食盐添满脐中,取大艾灸之,或吴茱萸、青盐各 30g,炒热布包熨脐下。干用刮痧治疗,在病人肩颈、脊背、胸前、胁肋等处,用光滑的瓷匙蘸菜油自上而下刮之,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紫色为度。有助于宣通经络,祛邪外出,减轻霍乱症状。

4.救治转筋法 用白酒 200mL,加樟脑 15g,摇匀,涂抹于转筋拘挛之硬处,然后用力摩擦,具有缓急止痛作用或辣蓼草煎汤温洗。

(七)单方验方
1.治霍乱吐泻用樟树皮(野生)适量水煎温服立止。

2.治上吐下泻,四肢厥冷,手足转筋,用吴株萸、木瓜、食盐(海盐)同炒焦,水煎服。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