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顶部

1 1971,重返联合国

所属系列:铁幕开合:大事件背后的博弈

1971,重返联合过

铁幕开合:要事件背后年博弈

1971 年 10 月 25 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终于明白自己犯了错误。

他过于痴迷自己的「阴谋」,反而自行走入了中国人的「阳谋」当中。

为了挽救自己的错误,基辛格匆匆结束了自己的访华行程,并向当时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乔治·布什发出了紧急电报:「至少再争取 24 小时,等待自己亲赴联合国」。

美国已经将中国拦在联合国的门外 22 年了,他们只要再争取短短 24 个小时,就有可能继续将中国挡在门外。

但此时距离联大第 1976 次会议召开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六个小时,美国其实已经没有 24 个小时了。

1971 年 10 月 20 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在时隔百天之后,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虽然名义上是亲自来为尼克松访华事宜进行前期沟通,但明明一个「三级兵」就能完成的工作,美方却派来了一个「准 Boss」,基辛格这次看似并非完全必要的访华还是引起了中方领导人的高度警惕。

毛泽东就在高层领导人会谈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基辛格此行是「项庄舞剑」,真正在意的其实是大洋彼岸纽约联合国总部里的胜负。

果不其然,在他按部就班地与周恩来敲定了尼克松访华的细节后,基辛格在《上海公报》初稿的讨论中终于图穷见匕,抛出了美方精心准备的所谓「双重代表案」,单方面要求写入《上海公报》当中。

所谓的「双重代表案」,其实美方已经在联合国大会中宣传了很久,核心主题就是:美国人欢迎中国重返联合国,甚至拿回安理会的席位,而中国则要默许「台湾当局」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

应该说,在当时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入联合国呼声极高的国际政治大背景下,这个看似双方「各退一步」的方案,迷惑性还是非常强的。最初在联合国讨论中这个方案就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甚至还有一些对华友好国家的外交官规劝中国接受这个方案。

这次基辛格特意选择尼克松访华前夕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来华,专门再次当面向中方提出这个方案,更是让有些中国外交官员觉得为了不影响尼克松访华的大局,中方完全可以接受这一方案,实行「两步走」战略:先保证能够进入到联合国内,然后在联合国框架下再通过合法斗争,最后驱逐台湾代表。

但可惜的是,这次基辛格的对手是周恩来。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作为已经在波诡云谲的外交战场上奋战了几十年的「老江湖」,本来就对基辛格访华高度警惕的周恩来,一眼便看穿了「双重代表案」背后隐藏的陷阱:所有的贼船都是好上难下,一旦中国答应了这个方案,那么今后台湾在联合国的这个席位,就将成为美方手中的一项重要筹码,不管是要解决台湾问题还是其他重要问题,美方都可以打出这张牌来制衡中国。

虽然「项庄」舞的这一剑已经被看穿,但周恩来却并没有立即揭穿,反而有点想鼓鼓掌让「项庄」再多舞一会。

10 月 24 日,在双方的第 10 次会谈中,周恩来表示,中方绝不接受将关于尼克松访华的谈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谈判混为一谈。

基辛格如果有兴趣探讨其他问题,可以等待中美双方商定尼克松访华事宜后,在中国多留一些日子,双方可以接着讨论其他问题。

面对周恩来的表态,两天前还对「双重代表案」势在必得的基辛格此时却蹊跷地没有进行任何争辩,只是故作遗憾地表示,既然中国不愿意接受「双重代表案」,那么中国如果想要进入联合国,至少还要再等一年的时间。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基辛格对于此次中国之行是不甘心的。

直到踏上回国的飞机前,他还在对着前来送行的乔冠华絮絮叨叨地表示,凭借着自己对联合国规则的深刻理解,中国要进入联合国至少还得再等一年,不过等到尼克松访华后,事情可能会简单一点。

面对基辛格一副在联合国「当家做主」的姿态,乔冠华全程只是点头微笑,既没有询问基辛格为何会虎头蛇尾般匆匆结束会谈,也没有对基辛格的联合国规则科普提出任何质疑。

直到基辛格乘坐的飞机起飞后,乔冠华这才悠悠然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份还带着余温的小纸条:确悉。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第 1976 次会议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并驱逐蒋介石代表的决议。

多年之后,基辛格在《白宫风云》会议中回忆起这段「社死瞬间」时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访问期间,我丝毫没有感到中国人期望在那届会议取胜」。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中国人以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重返联合国,恰如当年美国人以中国人始料不及的方式把他们拦在了联合国外。

其实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脚步,早在 22 年前就应该走完了。

早在 1949 年 11 月 15 日,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以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名义,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特里格夫·赖伊发送了一份措辞强硬的电报。

声明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联合国根据其宪章原则及精神,应该立即取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见惯了「中华民国」代表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的模样,这份来自新生政权态度强硬的声明一时间让特里格夫·赖伊有点不知所措。

只能赶紧向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格罗斯询问对策。

按照美国当时的估计,「转进」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已经只剩下几个月苟延残喘的时间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在 1949 年 10 月就已经做出判断:「除非毛泽东等人默许,否则中国领土上的一切反共武装(当然也包括台湾岛上的蒋介石)都将在 1950 年底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已经注定失败的政权去得罪一个拥有几亿人口、领土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新兴大国,美国此时考虑的只是如何能够在不损害美国「信誉」的前提下体面退出。

基于这一目的,格罗斯在 1950 年 1 月 12 日的公开声明中狡猾地提出:驱逐「中华民国」代表、容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应该是一个「程序问题」,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必要时候进行集体讨论,美国将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此案所作出的任何决定。

这一番表态看似不偏不倚、正义凛然,其实完全就是「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的无赖招数,毕竟什么时候算「必要时候」可是由美国自己说了算的。

按照格罗斯的如意算盘,只要再拖上几个月,台湾政权就会彻底崩溃,到时候再顺水推舟地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既向新中国卖了好,又不至于落下个抛弃盟友的名声,更不会显得自己屈从于远东的共产党人,简直是一箭三雕的妙计。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聊斋》里的小把戏一出来,懂的自然懂。

在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下,毛泽东与周恩来甚至已经确定了将由张闻天出任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的首席代表,1950 年内就前往联合国,办理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切手续。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一位「好心办坏事」的猪队友上线了。

耿直的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一眼看穿」了格罗斯声明中所耍的小花招。

本着老大哥不能让初出茅庐的小兄弟吃亏的想法,马立克在联合国大会上愤怒地质问格罗斯: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以后是多久?必要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

不给个明确的说法,在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被开除前,苏联将暂停安理会的所有工作,凡是在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参与下安理会做出的任何决议,苏联都认为是非法的!

在义愤填膺地怒斥完格罗斯后,马立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场,只留下了会场内瞠目结舌的格罗斯和在千里之外不断打喷嚏的新中国外交代表……

随着苏联的直接下场,在美方看来整个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在当时美国国内反共思潮愈演愈烈,「麦卡锡主义」逐渐泛滥的大背景下,「苏联支持的我们就一定要反对」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政治正确,于是新中国进入联合国从一次「符合程序的体面撤退」,一下就被拔高到了「抵御共产主义在外交战线上的又一次进攻」的高度。

更糟糕的是,随着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已经走到悬崖边上的蒋介石政权也忽然对美国有了新的价值。

6 月 27 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正式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以「稳定联合国在朝鲜行动的南部侧翼和限制朝鲜的对抗」为理由,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旦中国代表权发生变更,那么安理会内部的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阻止新中国进入联合国,不但是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任务,也突然成了现实的军事和外交需要。

美国对于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态度,至此有了 180 度的大转折。

因为「格罗斯声明」的存在和苏联暂停安理会工作的现实威胁,美国此时已经无法阻止联合国安理会将「驱逐中华民国代表、容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案」提交讨论。

但是美国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在自己最为擅长的「法理」领域,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满脸懵懂的国际外交新人迎头痛击。

1950 年 11 月 27 日,对于美国政府的「变心」一无所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旧派出了以伍修权为特派代表的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了联合国的会场。

但是,当中国代表团千里迢迢抵达纽约后,却惊愕地发现此时联合国大会议程中已经没有了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空间。

早在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前两个月,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已经抢先操控叙利亚与加拿大提出了「缓议案」,表示中国代表权问题直接关系到国际局势尤其是东北亚局势稳定,应该专门成立特别委员会来讨论这一问题。

紧接着,加拿大、厄瓜多尔、印度、波兰、伊拉克、墨西哥和菲律宾等七国煞有介事组成了「中国代表权归属问题特别委员会」。

但这个委员会堪称摸鱼界的楷模,在经过数十天的「紧张工作」后,最终的结论竟然是「在目前情况下,本委员会对中国代表问题,不能做出任何建议」。

一个精妙的连环套就此形成:因为中国代表权问题过于重要,所以需要「缓议」。

而「缓议」的结果则是因为中国代表权问题过于重要,所以需要再次「缓议」。

如果中国代表团愿意等下去的话,建议先去自己住宿的酒店办个会员,因为再再次「缓议」的结果有可能还是「缓议」……

反应过来被人「涮」了的中国代表团决定展开反击。

11 月 28 日,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长篇演说,怒斥美国与蒋介石政权互相勾结的丑恶行径,要求美国撤出台湾,并提议「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由朝鲜人民自己决定朝鲜的命运」。

但是在美国的刻意操纵下,伍修权的发言被以「不符合程序」为由强行打断。

紧接着安理会又以新中国代表未取得合法身份为由,强行驱逐了中方代表,通过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义为侵略者的「中共侵韩案」。

而当中国代表团针锋相对地提出「美国侵略中国台湾案」时,在美方代表的提议下,安理会居然也「缓议」了,宣布由于「程序问题」安理会将进入休会状态,不再接受任何议案。

至于什么时候结束休会?

大概在中国代表团离开之后吧……

满腔热忱的中国代表团,就这样在美国人的「程序正义」面前,无比憋屈地结束了自己在联合国的第一次亮相。

这是中美之间围绕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第一战。

首次在国家外交战场上亮相的中国代表团就像一名武艺高超的武士,愤怒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没想到对手却全是远程魔法攻击,最终连一招都没来得及递出,就憋屈地败下阵来。

经过这次交锋,美国似乎一下找到了阻止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撒手锏」,整个 20 世纪 50 年代,只要有国家提出要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美国便立即抛出「缓议案」,而每次「缓议」的结果,则必须是「事关重大,得再次缓议」。

中方总结的教训则更为沉重,在联合国的「第一战」算是打醒了之前对于「国际公理」还存有一些幻想的新中国外交人员: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胜负在乎实力,公道不在人心。

毛泽东在迎接沮丧回国的中国代表团时,就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重返联合国,表面上是一个程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国力问题,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证,就算硬挤进联合国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

毛泽东甚至特意拿「台湾当局」那些谨小慎微的「外交官」们举例:因为怕「欧美友人」们听不懂自己的语言,联合国中的所有「中华民国」代表在任何时候都只敢以英语发言,在联合国大会上一句中文都不敢讲。

1950 年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就曾经辛辣地讽刺「中华民国」代表:「我怀疑这个发言的人不是中国人,因为伟大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

真正的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中是要代表中国人发声表态的,而不是去赔笑卖唱的。既然美国人眼下还牢牢操控着联合国,那为什么一定要跑到纽约去自讨没趣呢?

作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掌舵人」,周恩来的看法则更加实际。他认为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的第一次斗争,完全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去跟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战争。

进了联合国,美国随时可以拿「代表权」做文章,迫使我们必须要在美国人制定的规则框架下同他们斗争,主动权在美国手里。

而不进联合国,我们随时都能拿「代表权」问题跟美国斗争,则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要进联合国,而是要主动使用「中国代表权」问题为武器,同美国进行斗争,「重返联合国急不得,让友好国家在联合国里发起相关提案拖不得」。

秉持着「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的原则,美国人既然选择用「缓议案」恶心中国,那么中国就坚持用同样的办法来恶心美国。

从 1950 年起,中国每年都通过苏联或印度向联合国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案」。

用周恩来的话说:我们并不计较在联合国中赞成恢复中国权利的国家处于多数还是少数,我们所注意的是哪些国家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权利。

事实上,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即便没有重返联合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话语权也在与日俱增。

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也确实配得上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尤其是对亚非拉小兄弟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唯一的要求,就是老铁们在联合国大会上给哥来个「一键三连」,为「恢复案」点赞、评论、投票!

是兄弟,就顶哥一把!

实践证明,这一手确实把美国人恶心坏了。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通过解放战争夺取了全国政权,因此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问题从程序上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新的国家加入联合国」问题,而是「一个已有的国家,当政权发生更替时代表权转移」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这类问题只需要在联合国大会进行投票讨论,并获得简单半数通过即可生效。

所以每一次「恢复案」投票前,美国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源在联合国内进行游说,防止一不小心「阴沟翻船」让「恢复案」凑够了票数。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说美国当时在冷战中实力占优,在联合国内更是一手遮天,但总有事情办得不地道的时候,受了美国伤害的国家当面不敢说什么,却往往会在「恢复案」投票中暗搓搓地恶心美国人一把,出一口鸟气。

要是给「恢复案」投了赞成票后这口气感觉还没出干净,那就在美国代表提出的「缓议案」上再投一票反对,就算是彻底舒服了!

终于,随着美国在国际社会办事越来越不地道,在 1960 年的「缓议案」投票中,赞成票与反对票历史性的仅相差 8 票,而弃权票则创下了破纪录的 23 票。这意味着只要有 5 个国家改变立场,那么「缓议案」就将破产。

眼看魔法即将失效,美国人急忙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问题案」临时搪塞。

照联合国宪章第 18 条的规定,一旦某项提案被确定为「重要问题」,便不能以简单半数投票来进行决策,而是必须要「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

美国人所新提出来的「重要问题案」,其实就是表示中国代表权问题有可能涉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因此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之规定,将其定义为「重要问题」。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加倍抢地主」的招数,赌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将「恢复案」的投票线由简单半数票,变成至少三分之二票,提高门槛,确保将中国人继续拦在联合国外。

但美国的盟友们此时已经决定「不加倍」了。

在他们看来,美国硬顶着死活不让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做法,完全是一种精神分裂般的自虐行为。

事实上,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管是朝鲜战争、越法战争还是越南战争,中国人已经无数次证明,只要他们愿意,谁都无法阻止他们对朝鲜问题或中南半岛问题的深度介入。

这就造成了美国在 50—60 年代的国际外交舞台上频繁地自我打脸,一方面嘴上拼命抵制中国,另一方面身体却很诚实地不断邀请中国人共同解决国际争端。

1954 年的奠边府战役,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击败法军后,就是美国专门邀请中国参加了日内瓦和谈,方才让法国从越南顺利脱身。

1964 年美军试图扩大在越南的军事行动时,中国严厉警告美军不得越过北纬 17 度线,美国也立即老老实实地照做,不管战场形势多被动,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搞得英、法、德、加拿大等盟友就很烦:明明在亚洲事务上离不开中国,却又千方百计地要为难中国,请问美国你是病娇吗?

更可怕的是,本来在联合国框架内开个安理会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非得通过外交喊话这种非正常途径来互相妥协,不但效率极低,而且还很容易误事。

比如 1962 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最紧张的时刻,因为缺乏有效的外交沟通渠道,尼赫鲁被吓得甚至做好了迁都的预案,美国不得不千里迢迢地派出航母编队前往孟加拉湾,才算稳住了阵脚。

要是早早把中国拉入联合国,这不就是让尼赫鲁随便在联合国找个会议室,给中方代表下跪叫哥、端茶认错的事么,那至于这么大费周章?

所以从 1966 年开始,英国、法国、巴西与加拿大相继通知美国:他们觉得脸疼。

如果美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内的地位问题」,他们将对「重要问题案」投反对票,干脆让中国人重返联合国算了。

反正就是累了,要毁灭就毁灭去吧,反正也不会毁灭到我。

此时美国政府已经无计可施了,在国内「麦卡锡主义」的政治正确下,主动向共产主义妥协是肯定不能妥协的,一辈子都不能妥协。而在当时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大背景下,仅剩的这些欧美「小兄弟」也是不能得罪的。

骑虎难下的美国只能在其他外交问题上频频向盟国妥协,以换取盟友们继续支持「重要问题案」。

如此苦撑到了 1969 年,新任总统尼克松的智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亨利·埃尔佛雷德·基辛格以「旁观者清」的姿态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有时候想要搅黄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并非直接否定它,而是给别人另外一个选择。

我们现在也可以给新中国一个选择:要么接受同台湾一起在联合国并存,要么主动放弃重返联合国。

其实早在 1960 年,年轻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就曾经提出过「联合国中可以存在着两个中国」的设想,满以为可以同时收获来自双方的好感。

残酷的外交战场很快就让他明白了「too young too simple」的道理。「双重代表案」在当时不仅让新中国跟蒋介石政权罕见的同仇敌忾,抨击肯尼迪不尊重中国主权完整,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口诛笔伐,被各路媒体网暴到差点政坛删号。

从此之后,「双重代表案」在美国外交领域就成了一个禁忌,直到此时才被基辛格旧事重提。

按照基辛格的观点,「双重代表案」的思路本身没错,错就错在肯尼迪是个老实人,居然真的想在联合国中同时容纳新中国代表跟蒋介石代表。

「世界上只能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基辛格看来绝对是中国的外交底线,一旦联合国真的通过了「双重代表案」,台湾代表能够始终留在联合国内,那么即便新中国在「恢复案」中获胜,为了不造成事实上的「两个中国」,在彻底统一台湾前也绝不会重返联合国。

这样美国只需要付出一张「空头支票」,就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国际外交问题变成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只要美军能够始终将新中国的军事力量阻断于台湾海峡,也就能够始终将新中国阻挡在联合国的大门之外。

基辛格的这一新设想在美国国会讨论时并不被看好。

一来肯尼迪十年前的「三输」尝试覆辙在前,另一方面保守势力们依然认为即便是「空头支票」也不能给中国开,否则不但「台湾盟友」会认为遭到了背叛,世界舆论也会认为美国是吃不住劲了,主动在对中国让步,有损「民主灯塔」的光辉形象。

好在基辛格的「主公」,新任总统尼克松是个著名「不要脸」的实用主义者。

在他看来,随着越南战争的泥潭对美国国力的吞噬,美苏两国的战略均势正在慢慢向着苏联倾斜,这意味着美国必须依靠第三方来对苏联进行牵制。

如果继续采取对华强硬的外交姿态,只会将中国推入苏联怀抱,而基辛格这个迷惑性很强的「双重代表案」既无损美国的现实利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华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尼克松的大力支持下,身为犹太人的基辛格在外交舞台上策划了一出堪比「世界银行总裁招女婿」的绝妙操作。

当再次面对美国国会的质询时,基辛格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一项外交政策,既能让台湾盟友交口称赞,又能让中国方面暴跳如雷,国会支持不支持?

国会的大爷们一想,哎……如果能这么一箭双雕的话……那么我们同意基辛格将「双重代表案」提交联合国表决。

眼看国会点了头,基辛格马不停蹄地派出特使赶赴台湾,面见蒋介石:我们美国国会通过讨论,决定在联合国提交一份新的外交提案,这个提案不但能保证台湾留在联合国,还能够一劳永逸地将中国挡在联合国大门外,你支持不支持?

在基辛格到来前,蒋介石听到的最乐观估计也不过台湾代表还能在联合国内再待五年。基辛格的这个新方案无疑是给蒋介石打了一针强心剂,当即表示面子什么的我老蒋几十年前在大陆就已经丢干净了,只要美国能确保台湾代表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实质上不造成「两个中国」的局面,台湾方面任凭美方折腾。

眼看接连攻陷了两座堡垒,基辛格喜不自禁。

1971 年 8 月 2 日,他紧锣密鼓地正式通过外交渠道公布了美国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新主张」,并不断通过媒体试探中方反应。

中国的反应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8 月 5 日,面对美国记者詹姆斯·赖斯顿直截了当地提问时,周恩来总理只是简短的答复说:这个建议是自相矛盾的。

在中国外交部 8 月 20 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里,中国也只是怒斥了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的企图,并没有出现基辛格所期盼的「只要台湾代表不退出联合国,中国就一定不进入联合国」的官方表态。

精心布局的「大棋」并没有如期望般形成闭环,这可把处女座的基辛格难受坏了。他决定亲赴中国,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去说服新中国领导人们接受他的「双重代表案」,就像他说服美国国会跟蒋介石一样。

10 月 25 日,打着为尼克松访华事宜进行前期沟通的幌子,基辛格再次飞赴北京。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基辛格在亲赴中国前,为了防止意外,亲自部署了在联合国内的「防御措施」。

他首先操纵联合国,让「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周书楷成功当选第 26 届联大副主席。在阿尔巴尼亚再次提出了「恢复案」后,基辛格立即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逆重要问题案」和「复合双重代表案」。

其中「逆重要问题案」主要是对「双重代表案」的一种强调。

以往美国总是将「中国是否应重返联合国」归结为「重要问题」,这次出于对「台湾不走,中国不入」的自信,基辛格在提案中来了个 180 度逆转,将「是否应剥夺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归结为重要问题,所以被称为「逆重要问题」。

基辛格留下的真正撒手锏是「复合双重代表案」。

这个提案真正的核心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合并表决」的新形式。

基辛格在提案中向各国倡议,现在这个联合国大会参加的国家越来越多,提案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提案都是翻来覆去地就同一个问题反复表决,因此他提议从本次联合国大会起,涉及同一个问题的提案完全可以合并提出。

作为表率,我大美利坚率先垂范,将「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这两个提案进行合并,形成了新的「复合双重代表案」,这样大家只用投一次票就可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岂不美哉?

同时,为了掩护这个撒手锏,基辛格还继续提交了一个更加激进的「融合代表案」,这个方案等于是将所有跟中国代表权有关的问题来了一个「大杂烩」,一个议案中同时融合了「重要问题案」「恢复案」跟「双重代表案」。

应该说这个提案在当时的迷惑性还是非常大的。

当美国提出前两个提案时,除了美国人自己,其余人其实都没太明白美国人到底想干什么。第三个议案一提,懂点联合国规则的国家一下都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美国是想抢时间啊!

因为根据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第 91 条规定,如果对同一个问题(比如中国代表权问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提案存在时,必须要按照提案提出的先后次序来进行表决。

历年联合国大会中,「恢复案」跟「重要问题案」都是每年必提的「保留曲目」,提案本身早已高度成熟,所以提出「恢复案」的阿尔巴尼亚拿着去年的提案改了个日期,提出「逆重要问题案」的美国在去年的题目上加了个「逆」字,都是在联大开幕当天就交上去了。

反而是「复合双重代表案」,因为基辛格的「大棋」始终无法收尾,导致直到提案上交最后时刻才得以上交。

所以要按联合国议事规则,「复合双重代表案」会在「逆重要问题案」跟「恢复案」之后才能表决,那时候说不定中国的代表权问题已经尘埃落定了。

而按照这个虚晃一枪的规则,「融合案」将在「恢复案」之前进行表决。

「一眼看穿」了美国企图的阿尔巴尼亚表示不要小瞧我,哥们也是练过的,一样精通联合国议事规则!

于是干净利落地动员其他亚非兄弟投票否决了美国的「融合案」,同时跟阿尔巴尼亚一起,也将「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与「将台湾驱逐出联合国」这两个提案进行合并,以确保「两阿提案」投票顺序在「复合双重代表案」之前。

做完这一切反制措施后,亚非拉兄弟们看着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乔治·布什铁青的脸,开心地笑了。

谁都没注意到,看似气急败坏的乔治·布什走下台后,嘴角那一丝嘲讽的笑。

但此时已经远赴中国的基辛格却已经笑不出来了。

从下飞机开始,他就感觉自己似乎落入了一个陷阱当中。

相比较第一次访问中国时的贵宾待遇,这次来接机的场面只能用「凄凉」来形容,飞机场道路两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主义及走狗」的标语更是不加掩饰地映入眼帘。

而更让他惊慌失措的则是世界各国对于他第二次访问中国的态度。

自从他抵达北京后,各种奇怪的谣言开始在联合国的走廊上蔓延。10 月 2 日时,美国人预计当年的「重要问题案」将会以 63 票赞成、62 票反对、6 票弃权而胜出。

当得知基辛格第二次访华的消息后,弃权票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到了 10 月 21 日,美国再次私下估票时,票数就变成了 58 票赞成、60 票反对、9 票弃权,另有 4 票动向不明。

美国人要输了!

这种让人措手不及的变化,让基辛格终于真正听懂了中国人当初对于「双重代表案」的表态。

中国人确实不急于进入联合国。相比较美国人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全神贯注于条款与规则之间的「实地争夺」,中国人更关注的则是「大势」。

正如他们这二十年所做的那样,他们并不计较在联合国中赞成恢复中国权利的国家是多数还是少数,更不计较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重返联合国,他们注意的是哪些国家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权利。

只要愿意站在中国这边的国家越来越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总有一天量变会引起质变,现在中国人的布局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了。

相比之下,自己的那盘「大棋」正如周恩来所说,是「自相矛盾」的。美国无法向盟友解释自己的混乱举动:这边在极力鼓动其他国家在联合国里阻击中国,那边却又派出基辛格到北京商讨总统访华事宜。

这不就是想借我们这些盟友的脑袋,去中国人那里领赏邀功吗?

基辛格明白自己犯了错误。他过于痴迷自己的「阴谋」,反而自行走入了中国人的「阳谋」当中。

现在唯一的胜机,就是立即结束在中国的行程,亲自向那些陷入混乱的盟友们做出解释。10 月 25 日,基辛格向当时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乔治·布什发出了紧急电报:「至少再争取 24 小时,等待我亲赴联合国」。

美国已经将中国拦在联合国的门外 22 年了,他们只要再争取短短 24 个小时,就有可能继续将中国挡在门外。

此时距离联大第 1976 次会议召开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六个小时,美国其实已经没有 24 个小时了。

1971 年 10 月 25 日,纽约上空阴云密布,联合国总部里气氛凝重,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战打响了。

面对尚在中国的基辛格所发出的「争取 24 小时」的命令,后来成为「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乔治·布什在大会一开始就放出了自己的王牌:沙特阿拉伯驻联合国副代表贾米勒·巴鲁迪。

巴鲁迪作为当时联合国中大名鼎鼎的「神人」,靠的不是自己资历老,也不是自己贡献大,而是一项绝无仅有的神技:能唠叨。

这位毕业于美国贝鲁特大学的老哥其实真正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美国背景,为沙特国王进行财富管理,沙特让他在联合国从事外交工作完全是因为他家就在纽约,算是顺手给他安排了家门口的兼职……

所以从 1948 年担任沙特阿拉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开始,巴鲁迪一直拿的是「计件工资。

每次参加完联合国外交工作后,沙特国王会根据他在联合国的发言内容及时长,来给他结算工资。

这样天长日久,就练就了巴鲁迪一项神奇的技能:你可以在任何时刻将巴鲁迪拎上联合国大楼里任意一间会议室的发言席,这位老兄可以立即在没有准备、没有讲稿,甚至不知道议题的情况下,滔滔不绝地来上几个小时漫无边际的即兴演说,然后华丽退场……

此时这位整个联合国都闻名的「唐僧」在三倍「计件工资」的激励下,大会开始就精神抖擞地一把夺下话筒,宣称自己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还要「简单地再补充几点」,希望大家能给他一点时间。

时任大会主持人的印尼外交部长亚当·马利克也不知道是不是没看清拿话筒的是谁,糊里糊涂点了个头。

这下可好,巴鲁迪从威尔逊的政治观点讲到罗斯福创建联合国的初衷,从「国联」的失败教训讲到「冷战」的历史进程,从古希腊城邦制的继承讲到东西方哲学的优劣,从下午茶时间一口气讲到了晚饭时间,讲得整个会场人人昏昏欲睡。

老哥这才意犹未尽地喝口茶抹抹嘴,表示既然看大家都挺困,天也晚了,不如先各回各家吃饭,明天再听我接着唠?

听见「明天接着唠」这五个字,会场上打瞌睡的代表们顿时全被惊醒了,纷纷表示你说啥我没戴眼镜听不清楚,不行咱现在就投票吧?

但日本与菲律宾代表团却逆势而动,揉着眼睛表示今天的演讲真的太有意思了,建议大家一定要听到结尾再做决定,至于议程里的那些决议草案,延迟个几天再来表决也没事。

「延迟几天」这几个字一出口,就连马利克都被吓住了,赶紧表示既然大家意见不一致,那就投票表决吧,看看还有多少人愿意延期表决的。

事实证明,在三倍工资的激励下,巴鲁迪这一次明显发力过猛了,尽管美国代表在拼尽全力地拉票,最终大会依然以 53 票赞成、56 票反对、19 票弃权的结果否定了延期表决的动议。

初战失利,但是老布什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沮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鲁迪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成功将投票时间延后了四个小时。

他依然还有其他后招。

在赶走了巴鲁迪之后,会议议程刚要继续向下推进,塞内加尔代表又跳了出来,提出了一个非常美国范的「程序问题」:根据联合国规则,「重要问题」的表决优先级不应被视为与一般问题相同,所以尽管在提案环节,「两阿提案」提交时间在「逆重要问题案」之前,但投票时却应该让「逆重要问题案」在「两阿提案」之前表决才对。

这条规则其实并没有写入联合国议事章程,塞内加尔代表的质疑提出后,别说是各个提案国家,就连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都是一脸蒙。

但美国代表团很贴心地立刻送来了先前的会议记录,大家才发现在联合国初始阶段的会议中确实有此先例。

无奈之下,大会只能再临时增加一轮投票,来决定是否调整议题顺序。

这次质疑跟投票,再次为美国赢回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代价却是惨重的。

接二连三的超常规的动作,已经让同样是联合国游戏「老玩家」的英、法、苏等国代表此时都看出了美国试图拖延时间的真实目的。再联想到中国蒸蒸日上的国力和国际社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以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基辛格的二次访华。

中国人长久以来所营造的「势」在这一刻终于发挥了作用。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几位大洲级的「带头大哥」在这一刻作出了一致判断:美国显然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面临着「几乎无法战胜」的挑战。

逆流而上的勇气哥们不一定有,但痛打落水狗这一套哥们熟!

在美国费尽心思争取来的「逆重要问题案」提前投票中,美国遭遇了 1950 年以来联合国中最大的外交惨败。

在法国、苏联、英国三国率先投出否定票「带节奏」后,本来就在骑墙观望的众多欧美小国,纷纷带着一种恍然大悟般的表情跟投了否定票,导致「逆重要问题案」最终以 59 票反对、55 票赞成、15 票弃权的结果遭到了否决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接下来的投票中「两阿提案」能够获得简单半数票,中国就将重返联合国,美国精心准备的「复合双重代表案」甚至都轮不到进入投票环节。

更要命的是,此时距离基辛格返回依然还有 18 个小时。

已经退到了悬崖边上的美国人终于要祭出自己的撒手锏了。

老布什决定自己赤膊上阵。

就在大会主席宣布要开始「两阿提案」投票前,老布什突然冲上了主席台,依旧是以大家都熟悉的「程序问题」要求发言。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精通联合国规则的外交官之一,老布什在发言中首先慷慨激昂地阐述了联合国大会对于世界稳定和平的重要意义。而联合国之所以能正常发挥作用,都依赖于它有一套最公允的议事规则,天大地大,这套规则最大,任何国家都不能逾越联合国议事规则,否则就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公敌。

看到所有代表都在频频点头,老布什话锋一转,痛心疾首地表示虽然「尊重规则」这个四个字我大美利坚是年年提、月月讲、天天查,但奈何联合国的各种规则浩如烟海,我们自己也难免挂一漏万。比如之前基辛格提出的那个「合并表决」的新形式,我们经过我们刚刚查验,就是跟联合国议事规则相违背的。

因为根据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任何代表都可以提议对「提案或修正案的各部分分别付诸表决」。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我大美利坚向来有错必纠,现在已经在内部严肃批评了基辛格这个明显错误的倡议,要求他本人立即来联合国跟大家解释,要不咱们再等等他?

同时我们要求纠正「两阿提案」跟「复合双重代表提案」中的合并部分,对「两阿提案」中的「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将台湾驱逐出联合国」两部分进行分段表决,对「复合双重代表提案」中的「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进行分段表决。

这样本来只需要一轮通过,中国就能重返联合国,现在我们需要起码四轮投票全部通过才行。

等到大家投完票,估计基辛格也就该回来跟大家认错了,到时候有什么疑问,咱们再议。

老布什讲完下场,整个会场寂静无声。

不是没人想发言,而是大家一时间都被老布什的无耻嘴脸惊呆了。

怕是诸葛亮都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堂堂美国代表啊,自由灯塔啊,民主典范啊,当面跟全世界外交官玩「吃了吐」?

你搁联合国大会上普及相声艺术呢?

那好歹也凑个捧哏再出来啊!

各国代表们还没来得及嘲讽,先前那个巴鲁迪再次精神抖擞地上台抢到了话筒,表示只分成四段投票哪够?

他建议「对接下来两个提案的每一个字都分段进行唱名表决」!

好你个老布什,你还真带捧哏来了!

整个会场顿时炸锅了。

先后有 17 位代表在未经大会主席允许的情况下强行上台,你推我搡地争夺发言权,用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对于「美式民主政治」的深刻领悟。

眼看会场气氛越来越尖锐,几位嘴笨脾气大的北欧国家代表甚至已经在四处寻找趁手家伙了,联合国大会主席只能再次紧急和稀泥,要求对是否能够对既定提案分段进行投票。

这已经是美国所设下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在进行这耍尽无赖换来的投票前,美国代表甚至不经投票强行要求大会通过了巴鲁迪「唱名表决」的提议,所有国家的投票会被当场念出。

用老布什在最后的拉票环节的话来说,就是要确保「美国会记得今天会场发生的一切」。

但此时空洞的威胁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英、法、苏等国早在「逆重要问题案」中就已经纳了投名状,老布什跟巴鲁迪的这一段双簧则败光了美国最后的路人缘,被再次临时增加的「分段表决案」以 61 票反对,51 票赞成,16 票弃权遭到了否决。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纽约时间 25 日深夜,向来气候温暖的纽约街头突然刮起了七级大风。

在猛烈的东风呼啸声中,「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周书楷缓缓地站了起来,再次以「程序问题」要求发言。

在遭到了大会主席的拒绝后,自知回天无望的周书楷终于大胆地反抗了一次联合国规则,自顾自地走出代表席表示:「鉴于在这个会场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疯狂无理的做法,中华民国代表团现已决定不再参加这个大会的任何会议。」

随后,周书楷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场,试图以这种方式来保留最后的尊严。美国代表老布什和日本代表也随之起身,以一种送葬者般的苍凉,陪护着周书楷走完了最后一程。

随着美国代表与「台湾代表」的离场,一度剑拔弩张的会场气氛陡然松弛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大局已定了。

1971 年 10 月 25 日晚 11 时,经过长达 8 个小时的激烈争辩,「两阿」投票最终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顺利通过。

当大会主席马立克终于以一种如释重负的语调宣布这一结果时,身着中山装的坦桑尼亚代表挥舞着双手高声喝彩,被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记者形容为「有来自非洲的代表当场跳起了舞」!

尽管随着 60 年代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所有人都明白中国重返联合国将只是时间问题,但对美国人来说,一切发生得还是太快了。

尤其是在最后 24 小时的决战中,美国及其盟友用尽了自己所能施展的一切办法,最终依然迎来了自己的失败,这是美国完全无法接受的。

在美国人的构想中,中国代表权问题或许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但绝对不是在尼克松还打算以此为筹码与中国人讨价还价的情况下,被如此干净利索地解决掉!

1971 年 11 月 2 日 22 时,失败而归的周书楷一行飞抵台北。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面见他们的蒋介石看上去态度非常平静,反而是对其好生安慰了一番,这让周书楷甚至感到了一丝莫名其妙。

要知道,当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蒋介石几乎完全失态,逼着周书楷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递交了一封逻辑完全混乱的「胡言乱语」。而当获悉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时,正在花园散步的蒋介石连为自己戴上帽子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直接将帽子掉到了地上。

事后多年周书楷回忆起来,才恍然大悟,「蒋介石那时候的心已经死了」。

1971 年 11 月 15 日上午 10 时 30 分,曾经跟随张闻天出席过 1950 年联合国大会的乔冠华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终于堂堂正正地迈入了联合国总部。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

附:请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闪闪发光的决议,它的背后,是中国人民 20 余年的不懈奋斗。

大会决议

二七五八 ( 二十六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大会,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一九七六次全体会议。

备案号:YXX1M6rdxmjskZDO1RubKER

编辑人 2023-04-23 11:21 · 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下和节

成有破解年阳谋——美过他如何崛起年

赞同 27

目录

评论

铁幕开合:要事件背后年博弈

皮耶霍
×
拖拽也此处

图片将完出下载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