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你在跟着直觉走吗?

所属系列: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第四章 认知迭代的思维工具

你在跟着直觉走吗?

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

被飞机从天上掉下来的零件砸死和被鲨鱼咬死哪个可能性更大?

关闭血汗工厂,对工人是好事情吗?

为什么汽车安全带发明之后死亡的人数反而增多?

一张纸折叠 100 次后的厚度是多少米?

西兰花真的防癌吗?

人类面临一个复杂的判断或决策问题时,通常会依据自己的直觉或是一些常识进行决策。这样的决策往往非常接近最优方案,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直觉可能产生某些偏差或者不一致。

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快思考,一种是慢思考。

快思考通常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和常识,迅速得出结果。例如看见老虎就要跑,不然会被老虎吃掉。看见股票下跌就赶紧抛售,避免更大损失。快思考是远古人类为了保命而流传下来的思维模式,在远古时期用来保命很好用,但是到了现代,人身安全已经不是头号问题的时候就不一定合适。

慢思考则相反,遇见问题先不急着得出结果,而是先思考问题是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思考有没有更优解。就像一个慢性子一样。在远古时代,喜欢慢慢思考问题的人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野兽吃掉了,所以快思考写在基因里,成为人类思考问题的最高优先级。

因此,当人类面对压力和应激测试的时候,应该尽量平复情绪,让自己冷静思考,不至于做出错误的决策。

直觉就是快思考的决策来源。利用直觉进行决策的优点是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和努力达到与理性决策相同的效果。直觉很容易的可以估算某种结果的可能性,而不需要严谨的计算方式。

通常直觉可以得到一个令人相对满意的答案,但是利用直觉进行判断的缺点是,直觉判断可能导致一些偏差。而偏差多少,则直接影响到判断的正确程度。

代表性直觉

代表性直觉是指人们凭经验或学习掌握了事物的一些代表性特征,在面对不确定事物时,根据掌握的代表性特征与不确定事物的特征进行匹配而作出的判断。

「布莱恩是个程序员」和「布莱恩是个喜欢摄影和写作的程序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外出摄影,并且喜欢阅读和健身」相比,后者因为有更多细节更容易让人相信(代表性直觉会匹配相应的特征,特征越多就越容易匹配),但事实上后者概率甚至小于 12.5%。

人们可能会因为代表性直觉选择了一个小概率事件,这就导致了系统预测偏差。

随着情境中细节数量的增加,该情境发生的概率只会逐渐降低,但是它的代表性和由此带来的外显的可能性却会上升,基于代表性的决策判断是人们喜欢毫无根据的细节化情境的主要原因。

布莱恩是个高个子、内向的男人。他对中世纪文学充满热情,喜欢参观美术馆,但不善于与人交往。孩提时代,他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负。你认为布莱恩是一个:

(a)农民

(b)古典文学学者

根据描述,大多数人都会猜测布莱恩是一个古典文学学者。毕竟和农民相比较,对布莱恩的描述更符合后者的形象。但是下结论之前,还要考虑一个关键信息——基础比率,即该职业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实际上,即使有很少比例的农民符合布莱恩的特征,这部分农民的数量也会比古典文学学者的数量多。因此我们猜测布莱恩的职业是哪一种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基础比率和概率。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但是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内,许多研究成果并不具备可重现性,换个环境都不能重现。算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对于许多的甚至权威的国际医学杂志上的结论,并不一定就是靠谱。

在一个城市中,8 年级的学生的 IQ 平均数是 100。你从中抽取了 50 名学生来进行研究,你抽取的第一个学生的 IQ 为 150,你认为你抽取的这 50 个人的样本 IQ 平均数为多少?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平均数依然是 100。事实上,正确的答案是这 50 个学生的 IQ 平均数应该为 101.因为第一个孩子 IQ 是 150,剩余的 49 个孩子的期望 IQ 依然是 100,因此这 50 个孩子的 IQ 总数为 5050(150+4900),然后除以 50,得出结果是 101。

去澳门赌场碰运气的游客们,总是相信在一系列的运气之后必然有好的结果发生。

假如你连续扔硬币,连续三次硬币出现了正面,第四次的时候,需要你来投注 100 人民币,你会选择正面还是反面?

事实上,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 50%,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在连续三次出现正面之后,出现反面的概率更高。

有一些方法可以避免代表性直觉带来的决策偏差。

不要被很细节的情境迷惑。一般而言,情境越是具体,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越低。

记住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功能。一系列的坏运气,就是一系列的坏运气。并不意味着好运即将来临。也不意外着事物总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事件对将来发生的结果并不会产生影响。

平均数会掩盖真相。尤其是在样本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的时候,平均数会拉平极端数据和正常数据的差别。

易得性直觉

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权重,而对大量的其它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

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根据事例或事件的发生能够回忆起来的难易程度,来估测某一类别的频率或某一事件的概率。

在交通工具中,飞机、火车、汽车哪一种更危险?

很多人下意识地说飞机最危险。据美国全国安委会对 1993~1995 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 22 倍。

相对于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飞机大概每飞行 300 万次才发生一起故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乘客每天做一次飞行,那他要不停的坚持 8200 年才可能赶上一次空难。为什么在人们的心目中,飞机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呢?这与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关,飞机失事几乎是 0 存活率也加深了人们的印象。

被飞机从天下掉下来的零件砸死和被鲨鱼咬死哪个可能性更大?

大多数人会认为被鲨鱼咬死的可能性更大,这其中《大白鲨》这部电影起了不少作用,还有那些海滩上的防鲨网,不断的提醒人们鲨鱼危险。

事实上,在美国被飞机从天下掉下来的零件砸死人的个案是被鲨鱼咬死的个案的 30 倍。从机翼面板到发动机整流罩等不一而足,甚至是整个发动机都掉落下来。据说有一年全球因为自拍而死的人数(12 人)超过被鲨鱼咬死的人数(9 人)。

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出的信息进行概率推断,结果导致判断误差。

商家会利用这种易得性偏差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广告密集轰炸,当年的脑白金广告,还有恒源祥的广告,通过极其简单、高频的播放使产品占据人们心智空间。

人们会不断调整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取决于人们日常所见到的事件。例如当人们从公路边上目睹发生车祸之后的车辆,就会暂时调高心目中交通事故的主观概率。

商家不仅仅通过广告,也通过媒体,例如电视、电影、书籍、网络文章投放大量信息来影响人们的思维,人们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多寡,也容易产生误判。

地域歧视也是典型的易得性直觉。

易得性直觉也仅仅是影响人们对概率和频率判断的因素之一。人们的直觉会根据事件在大脑中唤起的难易程度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车祸、飞机失事、谋杀几乎都是媒体的头条新闻,因此它比那些发生频率更高的事件——癌症、高血压等更容易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所以人们会认为发生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当某些事情难以想象的时候,易得性直觉也可能会导致判断偏差。

1990 年美国对奢侈品征税,目的就是为了「劫富济贫」,因为购买奢侈品的都是富人,对他们征税貌似可以增加社会公平性。

奢侈品产业养活了很多奢侈品制造厂的普通员工,包括设计、制造、消暑、运输、安保等一系列员工。

征税带来的后果就是富人转向其他商品消费,奢侈品制造厂生意下降,带来的整个行业萧条,所以受到损害的是这些员工和整个行业的工人,工人失业没饭吃。美国 1993 年取消了对奢侈品征税。

为什么汽车安全带发明之后死亡的人数反而增多?

汽车最初民用之后,没有配备安全带,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司机的死亡率很高,于是安全带被发明出来,同时开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写入了法律之中。汽车装配安全带后,司机(以及乘客)在事故中的死亡率大为下降。

但是由于驾驶的安全系数提高,司机在开车时不如之前那么谨慎,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路人的死亡率大为提高。

易得性直觉导致人们思维中有许多的想当然。

认为对人贩子执行死刑能有效减少拐卖儿童。

认为实行房产税能降低房价。

西兰花真的防癌吗?

食物抗癌,是指食物中含有抗氧化成分,对抗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破坏 DNA 结构,是致癌因素之一),理论上逻辑也还通,在实验室里,也能得到与上结论。

实际上为了达到实验中抗癌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剂量,需要食用不可能的重量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达到抗癌效果,需要你一天吃 500 公斤西兰花,才能达到实验室所探索出抗癌的有效剂量。

说一个令人遗憾的常识,女生喜欢胶原蛋白,所以特别钟爱炖猪蹄,实际上呢,胶原蛋白是大分子,无法通过食用直接吸收,到了胃里就直接分解成小分子和氨基酸了。口服胶原蛋白和吃猪皮没有任何区别,外用胶原蛋白还不如用凡士林(矿物油)。胶原蛋白除了补充部分氨基酸外是没用的,而如果要补充氨基酸,平时豆制品和肉类中的优质蛋白远胜于胶原蛋白中的氨基酸;

还有关于海鲜和维生素 C 同时吃相当于砒霜的说法,有化学专业人士计算出的结果是如果同时吃海鲜和水果被毒死,吃货需要吃 150 公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

即使没有被毒死,也会被撑死。

概率和风险

用频率作为信息来记忆或回忆更生动也更容易被提取,想想第一次旅行什么情形,第二次旅行什么情形,历历在目。

因为频率作为信息存储载体保留了事件的形象性,提高了记忆的可得性,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心理机制优先选择了频率而不是抽象的概率。

而且在人类十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出现概率概念的文明进程不过几千年,大脑还没有对进化到更适应抽象的概率的地步。

如果投掷硬币的时候连续投掷三次,都是正面的可能性(由三个连续事件组成的复合事件)将是 0.50.50.5=0.125。如果连续投掷硬币,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非连续事件组成的复合事件)的概率是 1 减去 0.125 等于 0.875。

概率用来度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买福利彩票是赌自己会走运,买保险是赌自己会倒霉。这是两种很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但人们十分热衷,这是一个有趣且矛盾的现象。

买彩票有可能让人更富有,但无法防范未来的风险;买意外保险不会让人更富有,但让人更能把握未知的未来。买彩票行为是追求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高收益,而买意外保险是弥补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高损失。

在我国,福利彩票的返奖率是 50%,也就是说,每次福彩收到 2 元钱,只有一元钱作为奖金(另外一元钱要分给彩票网点、分公司、总公司)。按照数学,一等奖的中奖概率是 1772 万分之一,二等奖是 118 万分之一,二等奖的中奖概率是一等奖的 15 倍,但是我们看到的从来都是独揽大奖。

所以买福利彩票是真正的交智商税,知识付费还真不能算智商税,顶多叫做不愿学习偷懒税。

据估计,平均抽 1.4 根烟增加的死亡概率等于居住在一个核电站 20 英里外长达 150 年的时间。

但是人们会经常接受抽烟的风险,却不愿意接受来自核电站的风险。核电站也许离我们的生活都比较远,但高压线路却不能完全避开居民生活区。有小区居民对建在离小区 100 米之外的 10 万伏高压线路进行抗议。

在对风险的知觉方式上,普通个体和专家相比知觉方式完全不同。普通个体并不能很好的估计各种风险的大小,他们对风险的总体知觉总是从「灾难发生的严重性」以及「对下一代的威胁」角度来考虑,而不是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而专家能够很好的评估风险的大小,他们对风险的知觉与其发生的概率是紧密相连的。

锚定效应

一张纸折叠 100 次后的厚度是多少米?

少数人给出的答案是几米。但正确的答案远超预期。假定一张纸的厚度是 0.1 毫米,折叠 100 次以后的厚度大约是 1.27 乘以 10 的 23 次方公里。大约是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 800000000000000 多倍。

这样的答案会让人感觉到惊讶,因为人们的想象都来自于刚开始的几次折叠(一个非常低的锚定值),并不能很充分的估计平方效应。

人们在对某一事物进行估算(估计)时,常会由于外界原因锚定一个参考起点,并在此基础上随意的开始移动,直到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为止。这也是所谓的「锚定与调整」现象。

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一件商品应该卖多少钱,因为他们对成本一无所知,他们判断的依据只是建立在同类商品的价格上。

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独特认知方式给了商家可乘之机。许多商家都绞尽脑汁的去迎合,甚至操纵这种人类的非理性思维习惯。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为商品设定种种「锚点」。

去餐馆吃饭看菜单的时候,会发现最贵的菜会出现在最前几页,消费者会在心里设定一个值,当往后看到更为便宜一些的菜,就更容易多点一些。

奢侈品对自己的每家旗舰店只分配一两个超昂贵的产品,陈列得漂亮显眼,并用一种端庄、好认的大号字体表示其价格。这样的产品并不指望消费者购买,而是起一个「锚定」的作用——让消费者感知到其他更为廉价的系列产品超值。

打折促销的时候,服装店通常要保留一些正价商品,用来和打折商品对比。

电商平台上经常有优惠券(折扣券),优惠券的作用就是配合原价这个锚定值,让消费者产生占便宜的感觉。例如商品销售价位为 150,那么商家会先把销售价定为 200,再赠送 25% 的折扣券。同样是卖 150 元,前者让消费者没有冲动,后者却会让消费者满意。

再来举一个例子,随便挑一个数字,比如一个月有 31 天,现在你猜想一下联合国中非洲国家的数量是大于 31 还是小于 31?很明显,该数字与你的估计完全无关,应该不会对判断产生影响。但事实上,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参与者给出的非洲国家数量会在 31 上下浮动。这个 31,就是「锚」。

你可以用这个问题去问问其他人,比如让别人猜猜凯旋门的高度是大于 30 米,还是小于 30 米,具体是多少米。实际上这个 30 是一种心理暗示,参与者得到一个锚,这个锚马上就会是他们对于目标的判断产生偏差,参与者最终给出的答案都在 30 上下浮动,浮动范围在 5-10 米,实际上凯旋门的高度有 50 米。

警惕锚定效应对人的思维带来的影响。

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1974 年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时常做四种归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因。努力和机遇是不稳定的因素,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因素。

归因理论中有个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偏差,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在因素,如自己的努力、能力,同时也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公司、上级、环境等。

了解归因理论,有助于做决策时,有客观意识。

小结

代表性直觉反映的是人们用特征匹配来启发的一种直觉,往往容易忽视概率。

易得性直觉反映的是人们根据事物在脑海中出现的频率来启发的一种直觉,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锚定和调整、归因理论都会使我们的判断产生偏差。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不能消除由于如上各种心理现象带来的偏差,但对这种潜在偏差的意识,至少让我们警惕判断中可能会出错,会促使我们更谨慎,尽可能寻找更客观的信息来做决策和判断。

当我们需要根据事件现象和数据做决策时,多使用统计性启发法,而不是非统计性启发法(代表性直觉和易得性直觉)。

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的时候,投的实际上是项目成功的概率。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即是如此,专门来投那些资金需求并不大但是十分有潜力的项目,通过计算概率来获取投资收益,即使有几个项目不成功也没关系。

澳门赌场和拉斯维加斯赌场靠什么赚钱,靠的是各项赌博游戏的赔率和概率。所以有一些精通统计学的数学家就会偶尔去赌场赚一些外快。

尽量少用直觉做判断。

如果你是商家,可以利用如上直觉对消费者产生影响。

如果你是消费者,应当警惕如上直觉带来的影响。

备案号:YXX16kR4rKXTExLB8NUK1XO

编辑于 2020-05-14 00:05 · 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下一节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赞同 11

目录
4 评论

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

行距共同体 等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由AIX智能下载器(图片/视频/音乐/文档) Pr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