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考研真相——上岸你需要了解的 6 件事

所属系列:目标是清北复交:名校考研冲刺攻略

考研真相——上岸你需要了解的 6 件事

目标是清北复交:名校考研冲刺攻略

考研卷吗?卷。

考研难吗?难。

但到底有多卷,到底有多难?你距离上岸还差多远?

这篇我们不讲虚的,只讲干货,从考研最真实的数据开始,向你揭示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考研真相。

阅读本文,你将会知道——

考研需要关注的时间线,不只是报名,还有重要真题的发布时间;
如何从历年分数线,找到择校的捷径,备考的策略?

考研择「高分」录取,但如何量化这个「高」,给自己一个具体的目标?

学硕、专硕,全日制、非全日制,我该如何选择?

如何判断,我想考的学校是否歧视本科出身?

我跨考会被歧视吗?

如何调剂性价比最高?

正文开始。

我们先来看,我整理的从 2016 年起到 2022 年,这 7 年每年的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对比,

加载中…
先看看报考人数

首先把考研里容易混淆的「22 届」跟「22 年」明确一下,因为整个考研分初试和复试,而初试复试不在同一年份里进行,所以 2022 届考研,是指参加 2021 年 12 月末的初试,参加 2022 年 4 月左右复试,于 2022 年 9 月开学成为研一新生的那批学生。

如果是应届在校第一次考研的本科生,那 2022 届考生,就是 2019 年 9 月入学的大一本科生。2019 年的全国高考录取人数,约 700 万人,而这一届考研的报名人数 457 万人,当然这其中包含了非应届生,但应届生肯定是考研主力军,也就是同届大约超过一半的本科生选择了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内进行考研准备。

再看看录取人数

其实算下来,这几年每年的平均录取率基本都在 25% 左右,也就是你身边每 10 个考研人,有 7-8 个不能录取,这是很正常的结果。

而且这 25% 的录取里,是包括了非常多考了两年三年才成功的考生(像清华北大上交浙大等顶尖 985 学校,或者中央财经上海财经的经济金融专业等,考上的学生中一半以上都不是第一次考研。

2020 届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学硕招 14 人,其中 9 人非一战考生,录取的人中是一次就成功的只有 35%;

清华深研院计算机专硕招 34 人,20 人非一战考生,往届生占 60%)、包括了选择读非全日制的考生、也包括了通过调剂录取的考生。

也就是说,从全国考研数据来看,真正在第一次备考就录取到自己的第一志愿目标学校专业的全日制考生,可能不超过 20%。

而更需要关注的是,2022 年 9 月下旬发布了 23 届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后,各大学校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招。

这意味着更多人在报考去竞争更少的上岸坑位。

所以,如果你有考研的想法,一定要尽早了解考研,找到方向,尽早准备。

Part 1 考研的时间线

如果你准备参加 2022 年 12 月 24-25 号的考研初试,我们以九月份为起点,看看你需要关注的事情。

9 月大四上学期开学-10 月 10 号:本科学校推免保研名额敲定时间段。

这个阶段常常会出现保研失败了,转头准备考研的人。也会有准备了很久考研突然拿到保研资格的人。

如果本科也是就读于 211 及 985 学校,会有相对更多的推免名额。学校越好名额越多,清北复交人这类学校通常保研率能有 50%,剩下没保研的学生大多数也是正在备考清北复交人这类不低于自己本科学校的同级别学校。

所以通常来说,对于报考知名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明确你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很优秀的学生。

9 月初-10 月上旬:各学校发布当届硕士招生简章。

如果你要报考 985 学校,这个时候就需要特别关注统考招生人数的变化。

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保研那批学生基本敲定,高校会根据今年已经有多少确定录取的保研生,来剩下名额给统考生。

这些高校在招研究生时,更多的读研名额是给推免保研的学生。更有很多专业是只招保研生,根本不给普通统考生机会,同学们要尤其仔细甄别。

比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3 届税务、保险、国际商务专硕,招 16 人,但只给统考生 2 个名额。

名额特别少,意味着容错率小,只有两个机会,你稍微发挥得不好,就录别人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3 届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硕士,共 19 个录取名额,全是保研学生的。

9 月 10 号-9 月 15 号左右:教育部发布当届的公共课考试大纲,变化基本很小。

9 月 24 号-9 月 27 号 :研招网上预报名环节,只针对应届生(即当时是大四上学期的学生),主要目的是抢考试考点,以及熟悉填报系统,也可以不报。

10 月中下旬:研招网上正式报名填信息交费,考研报名费 200 元左右。考研只能报填一个学校和专业。

11 月中旬:肖秀荣政治 8 套卷上市。

12 月上旬:肖秀荣政治 4 套卷上市,还剩半个月,要背完这 4 套卷子。

12 月 16 号:参加下半年 4/6 级考试,考 985 学校复试时及其看重个人综合能力,4/6 级成绩是最基础要求,这次 4/6 级考试是复试前的最后机会。

12 月 24-25 号:正式初试,考两天,3 小时一场,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考试顺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所以,看看你目前是处在哪个时间点,距离你的考研初试还有多久。在倒计时结束前,你需要合理的利用这些时间,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考到一个目标总分数,这样你才有机会进入考研复试,复试通过才算考研成功。

Part 2 考研的分数线

一般来说,如果报考的是 34 所自主划线的 985 高校(下文简称 34 所,见下图),则参考高校自行划定的分数线。

如果报考的是非 34 所则参考国家线。一般来说 34 所的分数线是高于国家线的,但是有极端情况下 34 所可能会低于国家线,那么仍旧参考本校制定的分数线。

加载中…
国家线,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对非 34 所自主划线高校的考研学生所划定的基本分数线。达到这个分数线之后,意味着如果你未被报考的高校录取,你就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的调剂。

2022 届国家线猛涨,导致现在国家线也会卡掉考生,如果你连国家线都没有达到,则直接标志今年考研失败。附上 21 届 22 届专硕学硕国家线对比图。

加载中…

加载中…
简单解释一下国家线图表怎么看:
1、 报的专硕就看专硕,学硕就看学硕,对应看自己报考的专业;

2、 如果你的报考院校不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则参考 A 类考生线;如果在上述省份则参考 B 类线

3、 单科线(满分=100 分),指政治、外语的最低分数要求,单科(满分>100 分),指数学、专业课最低分数要求;

4、 总分线、单科线每一项都要过线,即使你总分超过 50 单科线差 1 分,都失败。

5、 没过 A 类但过了 B 类,还有调剂到 B 类学校的机会。

对于报考非 34 所的部分同学们而言,你达到国家线后,还有一条线,就是你目标院校自主划定的分数线。

有一些较好的非 34 所高校,报考生源非常充足,所以为了合理控制复试人数比例,会再划定一条分数线。如果你没有达到该校自主划定的分数线那么就直接标志着考该校的研究生失败,无法进入复试。

但是因为通过了国家线,你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调剂。如果未额外划定分数线,那么高校一般就执行国家线。

对于报考 34 所的同学们一般执行的都是本校划定的分数线。34 所高校均为 985 高校,所以分数线一般都比较高,有一些热门专业可能会非常惊人。

以南京大学 22 届部分专业学位复试线为例。

同样是 0251 代码开头的金融专硕,南京大学商学院的金融专硕复试线总分同国家线都是 360 分,专业课单科线提升了 2 分;但工程管理学院的复试线总分要求就是 410 分了,比国家线高 50 分,各单科线要求也对应提升。

再对比下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等其他专业,要求都比国家线高出一大截。所以报考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合理评估自身实力。

加载中…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每年报考情况的差异,自主划线高校有可能会出现大小年的情况,这是由于每年录取名额的差异以及复试人数比例限制共同导致的。

这里解释一下自划线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制定逻辑。

一般来说,院校统考的录取名额是总录取名额减去推免学生名额得到的。所以当年如果推免的学生很多,那么统考的名额就会相对变少。然后院校根据复试人数的比例,从 1:1.2 ~ 1:2 不等,夸张的时候可能会到 1:3,划定复试的分数线。

举个例子帮大家更好的理解上述规则:

假如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金融专硕 22 届统考招生名额有 10 个,假设按照学校要求的差额比(复试比例要求)为 1.2 进行复试,意思是,最后招 10 个人,要放 12 个人进去复试,经过复试淘汰 2 人。那么第十二名的分数就是该专业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有时候为了凑尾数为 5 或者 0,会适当调整一下分数线,会多放一些学生进去。

依然以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金融专硕为例。

可以看到 22 届总分最低要求 410 分,那就很可能是,考这个专业的前 12 人都是超过 410 分了。如果明年学校发现这个专业的前 12 名考生最低分数 415 分,根据复试比例要求,只能放 12 人进复试,那复试分数线学校就可能自划上调到 415 分。

报考这个学校专业的分数低于 415 分的考生,就算你考了 410 分达到去年的分数线,可是有更多对手分数比你高,你依然进不了复试。这就是大小年产生的原因。

所以在选学校专业的时候,会有几个基本建议:
1、 不要选录取人数太少的专业,比如 1-3 个人的。因为万一那年遇到一个大神或者二三战的老炮对手,他考个高分出来,占去一个名额,给你的容错率很小了

2、 尽量选复试差额比低的学校降低复试淘汰率。985 院校中差额比 1.2 算好心,1.5 算正常,2 算难。想想如果好不容易进入复试结果被淘汰的概率还有 50% 是不是压力就很大。

3、 尽量选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小的学校。

一般学校初试总分占总成绩的 70-80%,复试占比 20-30%,这样你尽量提高初试笔试分就能增大录取概率。但 985 学校很多复试占比会到 50%,也就是复试跟初试一样重要,比如中山大学。

因为这些好学校很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初试只能看出应试能力,复试才能综合考查学生能力。比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进了复试后根本不看初试成绩了,主要看考生本科学校、本科成绩排名、论文竞赛、实践经历,而且基本不招跨考生。这就是为什么双非生逆袭顶尖 985 难度很大的原因,就算你初试应试分数考 450 分都没用。

Part 3 考研分数要考多高?

如果有关注去年暴涨的录取分数,必然会发现一个事实:985 高校稍微热门一点的专业,都一抓一大把的 400+分以上考生,更有像 22 届清华大学应用统计这个专硕专业,初试总分低于 420 分就直接淘汰。

可能有同学觉得,网上到处都是 400+分的,400 分很好考。这里来给大家拆分一下这个分数构成,好对这个分数更有概念。也让大家对考研的难度有一个合理的评估。

首先明确一点:考研考哪些内容。

以大众专业为例,初试总分 500 分,政治 100 分,外语 100 分,数学或专业课各 150 分,也有 300 分满分的专业课比如应用心理、医学药学、体育学等。

政治的话,所有专业都考相同的,但 MBA 工商管理、会计专硕、审计专硕等这类初试考(199)管理类综合能力的专业,初试不考政治,复试时才考。

政治分选择题和大题,各占 50 分。选择题的 50 分由 16 个 1 分一道的单选,和 17 个 2 分一道的多选构成。另外 5 道大题由马原、思修、毛中特、近代史、时政,每个板块分别一题每题 10 分。由于政治是教育部统一命题,当地教委统一改卷,所以我们来看看全国平均分,这里展示一下从 15 年-21 年的政治平均分。

加载中…
你会发现,多年以来全国平均其实都在 60 分边缘,50 分选择题的平均分在 35 分,50 分大题平均分 25 分,这就是前 50% 学生的政治成绩。

因为主观题部分,每个考研人都是背的肖四肖八,所以能写的东西大差不差。那么这一门你就只拿到了总分的 60%。

但是在现在这个考研形势下,如果进入复试被录取,你需要以另一个标准来做要求自己,你的政治成绩需要是全国考生的前 30%,也就是考到至少 70 分才能有优势。

以 2022 届复试情况为例,我们分析了 985 学校、211 学校、普通一本学校三个不同层级的学校,可以看一下对政治成绩的要求。

下文截取了 2022 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里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进复试名单,其中科目 1 是政治,科目 2 是外语,科目 3、4 是两门专业课。红框的分数是复试被淘汰最后没有录取的。

加载中…
要考北大,政治考 75-80 分才是平均标准。也就是选择题你只能扣 10 分,大题只能扣 10-15 分。每项都要比别人少扣 10 分,此外北京和上海是大旱区,所以主观题的评分会更加严格。

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最多人报考的 211 学校, 能进复试的 9 个人,政治平均分达到了 74 分,并且不乏 80 分以上的高分选手。

加载中…
就算是普通一本学校,想要进入复试的要求也不低,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截取了部分进复试学生成绩,政治基本都在 70 分以上。

加载中…
所以虽然都说政治拉不开差距,但是政治绝对不能拖后腿,如何用相对少的时间在政治上拿到满意的分数是考研学生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也在本专栏的政治分论篇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考研政治的备考方法。

再看看第二门公共课,外语。

通常大家理解成英语,但其实不止英语,如果学校支持的话,外语还可以考日语、俄语、德语。具体可以查对应的招生目录。比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考试就支持其他外语。

有很多同学本科专业就是日语、德语、法语的,考研不想再学语言,跨考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比如马克思、思政,然后外语选择考自己本科那门语言,充分发挥本科优势,最后分数 90+,比其他考英语的同学多 10-20 分,一下子总分就提上去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前面的代码是 202、203,那也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外语卷子,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找到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参考;如果是学校自命题的代码,比如武汉大学这个(246)二外德语,是武汉大学自己出题的,很可能不公布真题,那备考的难度就很大了。

加载中…
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英语,英语资源最多也最熟悉。考研英语没有听力,分英语一和二,英语一比英语二难,同样的水平做英语二大概会比英语一多考 10 分。大多数情况下专硕要求考英语二,也有的专硕现在也要求英语一。学硕都是要求英语一。

整理了一下近几年英语一、二的全国平均分,来更直观感受一下。

加载中…
以全国来说,英语一平均分在 50 左右,英语二在 55 左右。

跟前面的政治一样,我们再来看看北京大学汉语的复试学生的成绩,英语 80 分都不在少数;而南京师范大学进复试的同学英语一 70 分以下的只有一个同学;普通一本的河北师范大学,在截取的部分复试名单中,大家的英语平均分也达到了 72 分。

考研英语 70-80 分是什么概念呢?

英语满分 100,其中客观题即选择题 60 分(完形填空 20 个 x0.5 分一个+阅读 20 个 x2 分一个+排序题 5 个 x2 分一个),主观题 40 分,包括翻译 10 分+小作文 10 分+大作文 20 分。

如果想考 70-80 分,那么你的客观题只能扣 10-15 分,主观题也只能扣 10-15 分。

但是如果以六级分数粗略地对比一下,一般来说六级 500 分的水平才算考到了考研 70 分。可是六级能轻松考到 500 分以上的同学又有多少呢?所以英语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需要同学们用心准备。具体可以参考我们专栏中关于考研英语的备考指南。

再看看全国统考的数学。

数学分数学一、二、三,难度依次降低,通常经济管理类专业考数学三,理工科专业考数学一、二。

数学占 150 分跟专业课一样了,其实也就相当于一门专业课。考研数学考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学二不考),并且难度大,复习费时,所以很多同学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但不考数学的专业因为复习门槛稍微小点,所以跨考选手多,所以竞争也不小。

加载中…
因为数学是全国统一卷有明确的标准,总分也高,所以数学可以说是最拉得开差距的科目了,复习得好的考 140,复习得不好考 70-80 分。

教育部公布了 2016-2019 年的全国数学平均分,之后几年没公布,但也可以肯定的是平均分不会超过 80 分,150 分的卷子,90 分才是及格,而由于数学难,全国平均分是不及格。这时候再回头看看前面那张清华大学 22 届应用统计专业的复试线,数学的最低分数要求是 140 分,就能感受到很明显的差距了。

加载中…

加载中…
数学一、三满分 150 分,共 10 道选择题 5 分一题(4 道高数 3 道线代 3 道概率);6 道填空题 5 分一题(4 高数 1 线代 1 概率);6 道解答题共 70 分(4 高数 1 线代 1 概率),高数共 84 分,线代共 33 分,概率论共 33 分。高数很难,如果想考 120 分以上,线代和概率论部分最好拿满分。

数学二满分 150 分,高数部分考 116 分,线代考 34 分,虽然不考概率论复习的板块要求少,但是对高数的考查要求更深,比如一些数二独考的高等数学物理应用等,难度也不小。

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如果你确定会考数学,那完全可以在还没有确定好学校专业时,在动了考研心思时,就开始数学的复习,给自己复习数学更从容的时间。

如果数学差,很犹豫要不要考数学,那其实可以考虑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了,因为你犹豫就说明你担心自己啃不下数学,啃不下千万别硬啃,数学是一个每天要花 3-5 小时复习的科目,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很可能费时费力却最后考得不好。

那对于有些想学经济类的同学不考数学还可以选择什么呢?

推荐可以看看(396)经济类综合能力的专业,也是全国统考满分 150 分的试卷,题型包括逻辑推理 40 分,写作 40 分,数学基础 70 分,也考数学,但是初等数学,难度低很多。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硕专业,第一门业务课就考(396)经济类综合能力。不过考 396 虽然简单一些,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没考上第一志愿想找调剂,考数学三的可以调剂到考 396 的学校专业,但考数学三的不接受考 396 的调剂。这个需要同学们尤其注意。

最后说说专业课。

首先区分一下专业代码和专业课代码,以北京大学中国史为例。

会看到学校、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前都有对应的几位数字代码,考试报名的时候需要确定到每个具体的代码,专业代码是 6 位数,中国史这个专业就是 060200,而专业课代码就是考试范围里的业务课里的 3 位数代码,要考数学一二三的专业只有一门专业课,有的专业不考数学比如各种文科专业、医学、心理学、体育学等,是两门各 150 分的或一门总分 300 的专业课。北京大学中国史就是考察专业课代码 646 的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只有一门业务课,满分 300。

加载中…
专业课最大的区别是统考专业课和自命题专业课。所谓统考,就是专业课像数学英语政治那样,由教育部全国统一出题,网络上有较多学习资源可以找到历年真题。统考的专业课代码及科目名称包括以下的。

满分 300 分的统考专业课: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3 历史学基础,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满分 150 分的统考专业课:314 数学(农),315 化学(农),396 经济类综合能力,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98 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398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7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497 法律硕士综合(法学)。

认准 3 位数的专业课代码,如果是以上的专业课代码及专业课名字,那考的都是一样的卷子,如果不是,就算专业课三位数代码一样,那也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专业课卷子不一样。

以同样一个专业 060200 中国史为例,可以看到北京大学考的是 646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而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是考的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说明北大是自己命题的专业课,而浙大武大是跟全国其他一样考 313 历史学的学校一样,考同一张卷子。

加载中…

加载中…
统考专业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提前确定学校,就可以复习专业课了,并且由于考研正式报名结束是 10 月下旬,届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决定最终报考哪个学校。

举个例子,如果你第一目标是浙江大学中国史,假设浙大要 400 分才比较稳,武大 380 分,你虽然一直以浙大为目标,但到 10 月下旬模考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多考 390,这个分数考武大稳,那你就可以最终选择报考武汉大学。

而自命题专业课的话,由于学校自己按自己的风格出题,你只能按具体学校要求准备,所以必须尽早确定学校目标才能复习,并且确定这个学校后,你也不方便换成其他的学校了,因为专业课的准备内容不一样。

近一两年考研有个趋势就是专业课在往统考转,选择统考专业课的学校逐渐多起来。

例如计算机专业从自命题改考到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的学校就特别多。光 23 届计算机、软件相关从自主命题改成考 408 统考的 985 学校就有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大学软微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以及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和软件工程系。

而这些改考消息仅仅在距离正式初试前 3 个月才公布,也就是很多同学前半年都是按照之前学校自命题的方案复习,突然更换的考试科目就让学生措手不及。

加载中…

加载中…
并且统考的专业课考察范围通常更广复习内容更多,以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为例,22 届及之前自主命题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察的是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而换成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后的考察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

其他统考专业 313 历史学,311 教育学同样的都会比自命题科目包含更多考试内容。所以在选择学校专业的时候,对于跨考学生,如果迟迟定不下心仪目标,是建议如果自己专业有统考专业课的话,就先按统考复习,这样可以提早接触专业课,至少不会浪费你在择校环节的是时间。

关于考研初试的具体经验介绍我们会在后面各专业独立的经验贴中为大家详细解析。

Part 4 考研择校

在对需要搞定的考试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就需要学生根据主观因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客观因素(分数线、招生数、报录比、复录比等),考虑大概的目标院校专业了。

学校方面,985 高校在招生上相对公平公正,很少出现恶意压分等情况,出现压分的一般是少数 B 区学校,想招一些一志愿报考 985 高校没成功最后找调剂的优质生源。985 高校复试只看综合能力,面试占比很重,你要在大学期间尽量丰富自己的个人简历。

既然想考知名院校,初试报录比都不会低,几十个里录一人是很正常的,所以反而不用很在意这个报录比数据,很多考名校的同学就是要考这个学校,就要接受这个难度做好迎难而上的心理准备。

具体的择校指南我们会在后续具体的专业经验贴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此外有几个常见的报考问题在这里为大家统一解答。

专硕还是学硕?

在选择专业上有一个必然问题是选专硕还是学硕。除哲学只有学硕外,其他专业基本都有分专硕学硕,也就是招生简章上的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两者从考试内容上来讲,公共课方面,政治都是一样的考,专硕通常考英语二数学二,学硕考英语一数学一、三,学硕的公共课相对难度大一些,所以通常很多公共课学得不好的人会选择报专硕。而专业课来说,文科类相关专业的学硕专硕专业课会有所不同,理工科类的专业有考不同的,但也有很多考相同的专业课了。

但对于很多好学校,专硕学硕就算公共课上也没有什么考试区别了。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硕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招生,6 位数的专业代码是 081200 叫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数学一英语一以及统考 408 计算机。同学院也有专硕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但是下设在专业代码 085400 电子信息下的一个方向,叫作计算机与大数据技术,考试内容完全同学硕。

清华大学也一样,计算机的学硕设在北京本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考英语一数学一和自命题 912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的专硕设在深圳校区,考试内容同学硕。

那学硕专硕考试内容都一样了,到底报专硕还是学硕呢?

这个主要取决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倾向,其实专硕学硕现在面向社会端的就业区别已经不大了,而且在读研期间,也可以跟相同的导师。主要区别是在读博深造时,学硕有机会直接硕转博,专硕的话也能读博,但是需要另外考试,读博难度会大一点,因此还是建议有读博想法的同学选择学硕。但其实很多同学读研并不是为了读博,所以报专硕的人相对会更多,专硕招生人数也比学硕多一点。

但专硕也有一些特殊性。

现在很多高校有分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在深圳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也有珠海校区,一般来说,学硕在北京本部校区,专硕开设在分校区,很多同学应该还是会更希望能够在本部校区享受学校资源。当然也不是所有专硕都在分校,也有在本部学校培养的专业硕士,但现在有个趋势是热门城市的学校本部不给专硕的学生提供住宿,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的专硕,南京大学的专硕,南开大学的专硕学校都不提供宿舍。

在一线城市租房住 2-3 年,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专硕的学费一般也比学硕高。所以到底选择专硕还是学硕,要结合各方面情况考虑。

全日制还是非全?

还有一个往届生比较关注的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一般来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毕业都有毕业证与学位证,但非全日制的学位证会特别标注。

最近两年改动比较大的是应用心理专硕这个专业,很多 985 学校将这个专业改成只接受非全日制硕士,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全日制硕士就是读研的两三年跟大学时期一样,周一到周五都要求在学校上课。非全日制硕士是周六周日或者寒暑假集中上课,工作日不用去学校,学校也不会给非全日制硕士提供宿舍。

非全日制的硕士学历在国有企业的求职过程中认可度还是会低一些,所以不太建议应届生就选择报考非全,它主要是给一些本身有工作的想提升学历的在职人士开设的,很多用人单位直接把非全和在职硕士同等对待。

所以基本都是对应的专业学位也就是专硕,并且学费也会贵一些,只有少数学校在学硕设置了非全学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下的文学创作方向。这两者在初试考试内容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非全的录取分数要求相对低一点。具体取舍还是需要同学们根据自身的需要酌情选择。

Part 5 本科出身与考研

考研,是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也是普通学子想逆天改天的最重要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很多出身并不好的同学而言,可能很想考研,但是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踌躇不前。在这个部分我们对三个对常见的出身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同学们重新定位自己。

问题一:本科出身二本、三本考研会受歧视吗?二本、三本学生考研如何选择?

回答:考研分数初试和复试,初试无法筛选学生的背景,只有在复试阶段才会考察学生的背景。所以首先无论出身好或者不好,考到高分进入分数线是大家要做的第一要义。

在复试阶段,出身好的同学的确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因为好的本科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良好背书。在大家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的确会有更多老师倾向于本科好的同学,这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大家能做到的只有两点:

第一点是尽可能考高分,只有分数越高在总分中的权重占比就越大,老师也越没有理由将你淘汰。很多名校都非常看重初试的成绩,如工科,医学等。

第二点是尽可能避开对本科出身要求很高的高校和专业,如顶尖名校的金融和法学专业。这些高校和专业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门槛和规则,出身不好的同学不要盲目尝试,如果本身是这些专业的本科生就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层次水平的考研学校,尽量不要「大跃进」,失败的概率极高。

问题二:不同层次的本科生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答:不同专业的考研有不同的择校特点,其实很难一言以蔽之。具体可以参考本系列中各专业贴的内容。

但是首先要跟大家纠正一个概念,在考研的时候要摒弃高考时的做题家思维。考到名校和考高分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联系,在考研时正确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得多。很多名校的分数线其实和普通高校的分数线没有特别大的差距,只不过可能复试比例不一样,所以考研时正确报考以小博大也是经常有的事情。

但是一般来说,学校层级跳两级考研是一个认真复习后比较有可能获得收获的选择,如果跳得级数比较多,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备考。

当然这样的选择也不绝对,如果你本身很优秀,就大胆去冲你的理想学校(尤其对于医学、工科等专业)。

通常而言,本科 985 冲击 TOP10 高校,本科 211 冲击 985,本科双非冲击 211 或者中游 985 是比较常见的选择。此外,如果希望保稳,考研本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按照考研难度,通常把学校分成七级(仅仅是大概区分,不同专业不能同一而论):

第一级:清北、华东五校、人大。

第二级:西安交大、哈工大、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学,武汉⼤学、南开⼤学、中⼭⼤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较强 985 高校;中央财经⼤学,对外经济贸易⼤学,上海财经⼤学,北京外国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行业顶尖 211 高校及中科院的各科研院所。

第三级:其他 985 院校。

第四级:北京邮电⼤学,西南财经⼤学,中国传媒⼤学,中国政法⼤学等强势 211 高校。

第五级:其他 211 院校。

第六级:一般一本、双一流学校。

第七级:普通二本。

但迫于现在的就业形势,近一两年考研出现很多「逆向考研」的同学,一般都是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因为从头接触一个新专业难度大,再想在学校等级上提升难度就更大,于是选择跟本科学校差不多的或者降一点的学校。此外还有很多从综合类大学考研到专业顶尖的行业院校的同学也是类似的情况。

问题三:跨专业考研可取吗?难度如何?

回答:关于是否跨专业考研,除了某些专业明确要求不支持跨考生选择,比如法学学硕、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大部分专业都支持学生跨考,具体可以参考各详细的招生简章。

所以到底跨考与否,是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个人发展。具体可以参考我们后面各专业的考研经验贴,里面有关于本专业跨考的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硕士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考研除了想提升学历,很大的原因就是高考时没了解清楚就随便选了一个专业,读了发现不喜欢,所以想抓住考研这个唯一的改专业的机会换专业,也相当于改换自己以后的就业行业。高考专业选错了还有考研这个机会来更换,但考研时选的专业,很大程度决定了你以后的工作行业,也很难再有机会换专业了。所以考研到底读什么专业,一定要结合个人因素、考研难度和社会环境综合慎重决定,

问题四:专科可以考研吗?如何择校?

回答:目前我国的政策专科是可以直接考研的。但如果你目前是专科学历,在考研上就建议选择更保守一些。很多学校会在招生简章上明确标注「不支持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或者就算支持,也会标注「同等学力考生复试要求加试」,专科学历就是同等学力,可能你初试应试能力上能跟本科生不相上下,但是到复试环节还是容易被专科学历卡掉。所以建议专科同学先升本,再选择考研。如果想直接专科考研一步到位,就建议尽量选择竞争小一些的高校,避开名校。

Part 6 考研调剂介绍

如果看到分数后发现上不了自己报考的目标院校专业了,那还有书读吗?

也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考研调剂。

但考研调剂是一件比考研初试复杂得多的事情,不论是从调剂信息收集、面对不同调剂学校的复试准备、以及调剂竞争,每一个环节都是更复杂的。并且调剂竞争是比一志愿还要大的,因为跟你竞争一志愿的对手基本上是跟你本科情况差不多的,但到跟你竞争同一个调剂目标的对手,好多都是一志愿报 985、211 名校落榜,本身本科也条件更优异的考生了。比如调剂生接收大户的云南大学,作为 B 区知名 211,是很多一志愿报考清北复交的学生的扎堆首选。

下面有一个研招网做过考研找调剂的意愿统计,有接近 90% 的学生如果有调剂机会,都会去争取。

加载中…
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再最开始做考研准备的时候就不要想着「考不上还可以调剂」。并不是这样的,真到调剂那一步,是真的很难。

调剂的限制条件很多,并且每年每个学校都会有对应通知,具体需要自行去查看,这里列举部分大前提:(无论是考 34 所还是非 34 所都是这个思路)

1:初试必须最低要过 B 区国家线,才有调剂资格。

2:一志愿 A 区可往 A 区、B 区调,B 区只能找 B 区学校。

3:通常情况学硕可调剂专硕,专硕不可调剂学硕。

4:很多学校只接受一志愿也为本校考生,不接受一志愿外校考生。

5:通常情况下跨学科不可互相调剂。

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调剂名额,各大高校通常是在进行完自己一志愿复试后,根据录取差额数,来制定自己的调剂接收人数和规则。

知名 985 基本不收调剂生,因为本身一志愿生源都很充足。也会存在少数 985 招调剂生,但都是冷门专业,比如厦门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只接受校内调剂,21 届时招过一志愿报考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学生。

总之到调剂这一步,如果你本身初试分数不是很有优势,只是过线没多少,个人综合实力不算突出,就不要想着还会有特别好的学校好专业给你捡漏;但如果你真的就只是为了「有学上」,能够接受偏远地区的学校和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努力调剂也是一定能够被录取走的。并且调剂就不像一志愿那样是只能报一个学校了,是可以同时参加多个学校的调剂复试,也可以接受多个学校的调剂 offer,有同学在找调剂的那个月拼命找学校参加复试,准备十几所学校的复试,同时收到 4-6 所学校的调剂接收通知,最后在研招网调剂系统关闭前确定最想去的一所。

如果你是已经考研多次,并且这次考试感觉已经各方面都尽力了,分数上离自己目标依然有差距,也经不起再来一年的不确定性,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实需要一个硕士学历,那还是尽力地去找调剂多参加学校复试通过调剂上岸。

如果你是第一次考研失败,并且这次考试备考中有很多不足,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发挥出来,以及调剂能去的学校和专业比较勉强,那还是很支持二战考研的,毕竟第一次考研肯定有很多没有准备充分的地方,如果不再全力以赴来一年,以后的人生想起来始终会有遗憾。

但不论是选择二战自己的理想学校,还是暂时歇脚选择调剂上岸,在学校继续读书也都不是最后的终点,除极少数学生一路硕博走学术路线,绝大多数同学硕士毕业后最终都还是要进入社会这所大学进行更全面的训练。所以,从做考研这个决定开始,选择什么专业作为自己的硕士目标,选择什么学校,是花一年两年还是更久,都要站在个人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上,不要人云亦云,单纯地去追求一个硕士文凭,而投入考研这场内卷的竞争。

备案号:YXX1MaKvMrxcoMXk19U69y0

编辑于 2022-10-28 19:09 · 禁止转载

为你推荐热门书单

换一换
2023年度作者「铁柱子」热门代表作

包含言情、娱乐圈、爽文等题材作品

11
言情 · 娱乐圈
27 万热度

点击查看下一节

考研政治:如何突击政治 80+?

赞同 15

目录

评论

目标是清北复交:名校考研冲刺攻略

鱼昆 等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由AIX智能下载器(图片/视频/音乐/文档) Pr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