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顶部

1李靖 · 抓个可汗来跳舞

所属系列:回首昔人常在:古人的抱负、热血与悲戚

李靖 · 抓个可汗来跳舞

回首昔人常在:古人的抱负、热血与悲戚

开皇八年,隋军从井里钓出了一个皇帝。

此人名叫陈叔宝,《玉树后庭花》的作者,败家子中的顶级人选,作为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叔宝在历代昏君中名列前茅。

作为皇帝,陈叔宝的开局并不算差。

陈朝的疆域从江苏南部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手握长江天险,坐拥富庶江南,陈叔宝的手下同样人才济济,文有重臣施文庆,武有名将萧摩诃,内有忠臣,外有良将,坐拥天险,国富民强,崇祯都羡慕哭了。

那么问题来了。

坐拥如此局势,陈叔宝是怎么亡国的呢?

这就展现出陈叔宝作为一个顶级昏君的功底了。

作为皇帝,陈叔宝有三大爱好:听歌,抱妹,盖房。

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极为简朴,为国家积攒下大笔财富。

所以陈叔宝觉得,自己可以放纵一点。

于是他组织了几千宫女唱歌,抱着最爱的张贵妃、龚贵嫔、孔贵嫔、王美人、李美人、张淑媛、薛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以及其他具有同等关系的女士,在三个新建的大型宫殿建筑群中,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平行慢跑。

但世上不只有陈朝一个国家。

长江以北,大隋已然厉兵秣马,随时准备统一天下了。

陈叔宝的会玩给了大隋最好的理由。

隋文帝印了三十万张传单,传遍大江南北,痛斥陈叔宝不是东西。

那陈叔宝有什么反应呢?

陈叔宝没有反应。

此时的陈叔宝正沉迷于和张贵妃合作处理政事——此事的具体流程是:他抱着张贵妃,张贵妃处理政事。

而张贵妃处理政事的原则是竞价排名——谁给钱她处理谁的政事。

于是贪官污吏的充值排满了张贵妃的日程,至于萧摩诃上书隋军要打过来这种小事——长江那么宽,等隋军过来再说。

隋军:有没有可能,我们有船?

开皇八年十月,隋军渡过长江。

陈叔宝终于想起要组织防御了。

萧摩诃激动地上书,提出了非常详尽的防御计划。

但陈叔宝有不同的想法。

他让士兵在建康城外排成一队迎敌,宽度约等于零,长度约二十里。

于是隋军又过来了。

被皇帝天才的军事思想震惊后,建康城的守将很干脆地打开了大门。

隋军破建康。

虽然首都失手,但此时的陈朝仍有一战之力。

未遭皇帝指挥的将领们仍然控制着后方的千里江山,只要退往南方,防御仍有希望。

尚书左仆射袁宪表示:是战是降,皇上您拿个主意吧(以您的智商我建议投降)。

陈叔宝淡定表示:袁卿莫怕,朕还有一计。

陈叔宝抱着最爱的张贵妃和孔贵嫔,拿出了一条绳子。

袁宪大惊失色——莫非陛下欲行千年后崇祯景山事?想不到陛下竟是如此刚烈之人。

就在袁宪四处寻找老歪脖子树的时候,他看到陈叔宝把绳子系在了后宫一处枯井的井口,抱着张贵妃和孔贵人,顺着绳子溜了下去。

陈叔宝非常得意:井底这么隐蔽,隋军一定找不到我。

没过多久,隋军大将韩擒虎沉默着出现在井口。

韩擒虎身后,士兵抬着磨盘大的石头,对井下的陈叔宝和颜悦色地商量道:「要么你上来,要么它下去」。

于是陈叔宝非常麻利地绑紧绳子,抱着张贵妃和孔贵人,又被隋军从井里拎了出来。

陈朝就此终结。

陈叔宝的被钓代表着南北朝的结束,分裂了一百六十九年的中原大地,终于在隋文帝的手中重归一统。

作为一统天下的标志,钓起皇帝事件自然也成了韩擒虎酒后吹牛的保留节目,而每到此时,一个小孩就会很捧场地问起用兵细节,并发出「我将来也要灭一两个国家」的天真志向。

看在对方是自己外甥的份上,韩擒虎并没有打击儿童的梦想,可就连韩擒虎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真的做到了。

韩擒虎的这个外甥,名叫李靖。
·1
少年时的李靖是个把「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写在脸上的人。

李靖出身名门,父亲是赵郡太守李诠,舅舅是灭隋名将韩擒虎,哥哥李端也担当着大将军的高位。

李靖极具才华,年幼就被韩擒虎视作可以共论兵法的军事天才,所有人都觉得,他的未来将是一片坦途。

少年时,李靖拜访权臣杨素,一展胸中锦绣。

进门之时,杨素还是葛优瘫的姿势;
话至中段,杨素已然正襟危坐;
待到李靖说完,杨素拍案长叹:宰相之位正是为你而留。

李靖十六岁进入官场,刚一上任便是长安功曹,而后在家世和才华的加持下,开始了火箭般的升迁。

用一句话形容当时的李靖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家世才华我无敌。

如果说当时的李靖生活中还有一点小挑战的话,那就是一个同样姓李的年轻人,稍稍分去了他的光彩。

李靖祖上是县公,那个年轻人祖上是国公。

李靖擅长兵法,那个年轻人箭术百发百中。

李靖的才华得到了韩擒虎和杨素的认证,那个青年则在顶尖豪门窦氏举行的比武招亲中射中屏风上的孔雀眼睛,成功抱得美人归。

李靖对对方非常不屑:这种豪门出来的家伙只知道门当户对,哪像自己,支持自由恋爱。

何况那家伙被人公开嘲讽长得像老太太,江湖相传还有些器官增生。

总而言之,李靖看那家伙不爽已经很久了,他知道对方也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这种家世一般的土鳖没资格进入老牌豪门的圈子。

李靖觉得对方是个花瓶不懂奋斗,只知道在宝马美女间浪费生命。

对方觉得我祖上跟着北魏入关的时候,就把我这辈子要干的活干完了。像你这种还需要奋斗的土鳖,根本不理解豪门的境界。

总而言之,双方梁子很早就结下了。

后来的李靖为自己的年少轻狂深深后悔,因为那个射中孔雀眼睛的家伙,叫李渊。

虽然和李渊关系不太好,但李靖也有将军叔叔和将军哥哥,李靖知道:自家的表现皇上是看在眼里的,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早晚也能升到高层。

是时候让杨素吹过的牛兑现了!

可就在李靖即将开始属于自己的辉煌的时候,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2
隋文帝仁寿元年,突厥人进犯边境,李靖的将军哥哥李端和将军叔叔韩洪领兵一万,奉命迎击。

两军在恒安相遇,当隋军见到突厥人那一刻,李端整个人都迷茫了。

为什么对方有十万人?

隋军惨败,白骨盈野。

这次兵败被皇帝看在眼里,直接连累了整个家族。

李靖家族的顶梁柱——大将军李端被剥夺一切职位,贬为庶人,李靖也在杨坚的迁怒下淡出中枢,失去了所有梦想。

郁闷的李靖被调往地方,兜兜转转,最终任命为马驿郡丞,由大隋太原留守指挥。

李靖就这样在极为郁闷的心情下前往赴任,当李靖到达太原,见到自己新的顶头上司的时候,李靖更郁闷了。

李靖的新上司,叫李渊。

两人的关系上文已经提过——不说是相交莫逆吧,至少也可以说是互相嫌弃。

特别是此时李渊心情也很不好,因为皇帝看他不顺眼。

不顺心的李渊看李靖更加不顺眼。

落到我手里还想出头?建议你去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李靖就这样郁郁不得志地困在边境。

这一困,就是十七年。

十七年天翻地覆,少年愤懑成中年。

杨素离开了他的高位,皇帝由杨坚变为杨广,大运河开始修筑,琼花之名传遍扬州。

杨广带着军队南征北讨,李靖只觉得自己在默默腐烂。

败军之将的弟弟,没资格随军出征。

他看着隋炀帝提兵百万,他看着隋炀帝折戟沉沙,他看着大隋王朝四方仰德,他看着大隋王朝衰颓暗显。

他愤怒,不甘,孤独、绝望,可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大隋出征高句丽,带甲百万,投鞭断流。

即便如此都不能加上我一个吗?

我已经四十六岁了。

我都能自称老夫了。

老夫当年也是神一样的少年!

李靖知道高句丽人用隋军筑起京观,李靖知道各地叛军四起,李靖知道他最痛恨的突厥人带着狂笑为那些反王提供支持。

可他什么也做不了。

李靖看着大隋摇摇欲坠。

李靖已经准备好和大隋一起腐烂。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天下人都知道,大隋完了。

那些原本的重臣,一个个萌现出野心。
·3
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纵兵讨逆,暗怀不臣之心。

虽然因兄长之事数十年不得寸进,但李靖依然忠于隋朝。

李靖披枷带锁,孤身前往长安。

他想将消息传递给隋炀帝,他想最后为大隋做一些事情。

但李靖晚了一步。

在李靖抵达长安的时候,李渊的兵马已经进入长安了。

李靖闭目待死。

可那道预想之中的刀光始终没有落下。

李靖睁开眼,看到一个面容温和的年轻人。

在年轻人的劝说下,李渊暂时放弃了诛杀李靖的打算。

李靖看到年轻人笑着向自己伸出手,眉目间自信潇洒。

李靖记住了年轻人的名字——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举荐下,已然四十六岁的李靖,重新开始统兵。

重新获得兵权的李靖受宠若惊,从此随着唐军南征北讨,那个曾经让韩擒虎拍案长叹的军事天才,正一点点重新浮现。

从武德三年开始,李靖过金州破邓世洛,克开州平冉肇则,而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入荆湘,渡三峡,破荆门,克宜都,下夷陵,克江陵,灭南梁,平萧铣,定江南。

即便是一直想砍了他的李渊,也惊艳于他的功绩。

李靖大胜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渊给李靖写了一封信:「在你立下大功之后,当年你我的过节,如今我已经都忘了。」

武德四年,李靖功封上柱国。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平定江南之后,李靖南下岭南。

冯盎遣使求见,李光度遣使求见,宁长真纳头便拜——岭南大族,无一不服。

李靖领兵巡游,连下九十六州。

武德六年,辅公祏窃据丹阳(今江苏南京),举兵反唐。

江南再起烽烟,李靖轻车熟路。

李靖灭冯惠亮,破左游仙,逐陈正通,斩辅公祏,翻手之间,江南再定。

战争之余,李靖也知道了更多年轻人的故事。

他知道年轻人追击宋金刚三日未食;他知道年轻人在邙山独对箭雨;他知道年轻人在万军之前百骑冲阵,最终打赢了那场定鼎天下的虎牢关。

可年轻人也不是总有成功。

他看到李渊冤杀刘文静时年轻人伸出到一半的落寞的手,他看到年轻人被自己的父亲打压,他看到年轻人眼底那不甘的火,他看到李渊和太子讨论向突厥割地献宝时年轻人的愤怒,他看到年轻人不愿随着那些庸人沉浮。

年轻人更频繁地联系李靖,李靖有所预感,同时隐隐期待。

终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在一个叫玄武门的地方,年轻人为所有命运作出了决断。

贞观从此来临。
·4
贞观朝的李靖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唐太宗即位后,李靖立刻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一年后又兼任检校中书令。 
那年李靖五十八岁。

李靖五十八岁了,军功已经得到认可,大唐平定江南的战史将永远刻着他的名字,未来对儿孙讲起,已然不会辱没舅舅韩擒虎之名。

李靖五十八岁了,他的人生似乎已经圆满了。

李靖五十八岁了,已经有了后辈,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

可李靖不甘心。

哥哥在前隋的兵败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

纵使他平定了整个江南,可他还是忘不了开皇十九年的恒安。

那一年的决战是兄长李端对突厥步迦可汗,最终兄长惨败。

当时我看见兄长颓坐在椅子上,泣不成声,这个画面让我永生难忘。

那一刻我在想,如果我能成为绝世名将,我一定要赢下所有,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我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

我相信大隋能有过去的霸主地位,兄长功不可没,重铸中原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和李靖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

也正是在这时,突厥人差一点覆灭了这个王朝。

就在玄武门之变后仅仅两个月,忠诚于李世民的将领大多远离长安的时机,突厥颉利可汗领十万大军悄无声息地越过边境,一路猛攻,直抵长安城下。

此时的长安守军不过数千人。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大唐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大唐主导了一场军事外交巅峰的空城计,皇帝孤身出城,面对颉利可汗和突厥人的十万大军。

在敌人的兵锋面前,大唐无所畏惧。

恫之以威,斥之以诺,诱之以财,抚之以恩……在君臣的努力下,本准备攻击长安的突厥人与大唐订约,斩白马取血为盟。

那是后世津津乐道的成功,也是大唐不愿忍受的耻辱。

突厥退兵,不代表大唐赢了。

突厥人一路进犯一路烧杀,掠走大量财富人口,而此时的大唐根本无力反击,只得将边民那些被屠杀的哭号,忽略为无关紧要的回响。。

大唐需要时间。

突厥退兵后,李世民沉默走向死亡的白马,动作轻柔地为它合上眼睛。

他一生有很多战马,他见到过很多战马死亡。

战马有很多种死法,可唯独不该死在这里!

它本该死在战场上的。

不甘的不只有李世民,还有满朝文武,万千将士和向往平静生活的无数百姓。

当一件事被所有人认同的时候,就再不会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它的发生。

李渊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唐不再安于防御。

大唐开始主动出击,李靖迎来了他的时代。

想解决突厥问题,首先就要拔除突厥在大唐边境的钉子——梁师都。

梁师都出身名门,养父是大隋刑部尚书梁毗,或许是从小见识突厥人的骄横,长大之后,梁师都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带路党。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梁师都勾结突厥,杀死不愿反叛的地方官员,以朔方为中心,建立起依附于突厥的傀儡政权。

叛隋自立之后,梁师都在朔方城南祭天,在祭祀流程中非常惊喜地挖出了自己提前埋下去的印章,表示你们看到了,这是祥瑞,上天是支持我的。

随后梁师都接受突厥封号,自称「大度毗伽可汗」。

此时的李渊是隋朝太原留守,任务是平叛,防区就在梁师都旁边。

双方的梁子很早就结下了。

而后天下群雄并起,在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李渊以尊隋之名起兵,正式加入到争夺天下的行列。

公元 618 年,李渊正式称帝,国号为唐。

随着唐军主力调往中原,梁师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梁师都的目标是大唐控制下的灵州,如果能得到灵州,梁师都就有望染指关中,比石敬瑭更早达成儿皇帝的成就。

因此梁师都强烈地渴望灵州,这种情感就像孙权渴望合肥一样强烈。

在唐军主力争夺天下的时候,梁师都开始了他的征程。

如何形容梁师都进攻灵州的结果呢?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戎马一生,未尝一胜。

梁师都第一次进犯灵州,被守将蔺兴粲暴打。

梁师都第二次进犯灵州,被守将杨则暴打。

梁师都第三次进犯灵州,被守将段德操追杀二百里。

梁师都觉得:靠自己是打不下来了。

他决定叫家长。

梁师都联络突厥处罗可汗,大肆渲染唐军的威胁。

其核心思想是:太君,这里走。

面对如此孝顺的带路党,突厥人出兵了。

唐高祖武德三年,突厥处罗可汗联络奚人、契丹人、靺羯人,再加上试图插一脚的窦建德和带路党梁师都,六方合力,誓要灭唐。

当突厥进犯的消息传来,李渊大惊失色,朝中甚至有太子主张放弃长安逃跑。

就在投降派准备逃亡,以李靖为代表的那些不愿屈服的将领准备决死一战的时候。

处罗可汗突然暴毙。

于是联军溃散,梁师都又被段德操打了一顿。

虽然梁师都为段德操提供了稳定的年终奖,但梁师都的麻烦之处在于,每当唐军真的准备弄死他的时候,突厥人就会派大军来救。

毕竟这么孝顺的带路党真的不好找。

在突厥的干扰下,唐军能击败梁师都,但始终无法拔除这颗钉子。

直到贞观元年,李渊退位,统一的意志被前所未有地整合。

大唐终于能彻底解决梁师都了。

说到底,从来没有什么梁师都问题,只有唐与突厥关系问题。

大规模冲突,突厥必救。

可若是小规模冲突,突厥总不能次次都大军来援吧?

在将领们的集思广益下,大唐更新了对梁战略。

新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勿以恶小而不为。

春耕了,骑兵去田地踩点麦苗。

秋收了,骑兵去粮仓扔点火苗。

灌溉时,骑兵去井口倒点垃圾。

开战了,就在突厥援兵到达前,把梁军打一顿就跑。

在这样的军事思想下,梁师都真的哭了。

贞观二年,梁师都堂弟梁洛仁袭杀梁师都,开城投降。

朔方已克。

接下来就要面对真正的敌人了。
·5
大唐紧锣密鼓地准备,使节频繁往来于长安和草原。

房玄龄制定纲领,杜如晦稳定后方,张公谨筹划战略,唐茂约联络同盟,长孙无忌筹集军费,尉迟敬德整备府兵,李道宗和柴绍前往雄关驻守,苏定方和卫孝杰随时准备出征……
这一次,李靖有最好的军械,最多的准备,最完善的后勤,最精良的府兵,还有共同开创时代的战友们。

在东突厥颉利可汗一无所知之时,大唐的准备逐渐体现出成果。

中原之外,大唐正逐渐用诚意和兵威构筑起信任。

草原暗流涌动。

各部相传,突厥颉利可汗暴虐无道,大唐是比突厥人更宽和的统治者。

大唐安静地等待机会,而颉利对此一无所知。

贞观三年,这个机会来了。

随着一场冻死无数牛羊的大雪,草原各部再也不愿忍受突厥的欺压。

李靖得到了他期待无数年的命运。

贞观三年十一月,东突厥进犯河西,试图和李渊统治时期一样,在中原抢夺粮食和人口。

可突厥人不知道的是,大唐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待一个开战理由。

突厥人的犯边给了大唐最好的宣战理由。

张公谨上书,房玄龄筹划,李世民批准,十万精兵和十二位名将组成大唐最豪华的战争序列。

李靖出定襄道,李绩出通汉道,柴绍出金河道,卫孝节出恒安道,李道宗出大同道,薛万淑出畅武道……
长安城外,璀璨将星汇聚成国家意志。

此战必灭东突厥!

而这场战争的最高指挥官,正是李靖本人!

出征之时,天子与名将眸光交互。

无需再叮嘱什么,李靖知道彼此的想法。

忍下这些年的耻辱,就这么被突厥欺压吗?

李靖不同意,李世民不同意,张公谨不同意;
柴绍不同意,薛万彻不同意,尉迟恭不同意;
唐俭不同意,程咬金不同意,段德操不同意;
灵州人不同意,晋阳人不同意,长安人不同意;
那些被突厥杀掠的边民不同意;
那些被突厥焚烧的城郭不同意;
那些开拓大唐江山社稷的将士不同意;
我大唐不同意!

国仇家恨,当报此时。

李靖沉默下拜,提兵向北而行。

他记得叔父韩洪的眼睛,他记得兄长李端的眼睛,他忘不了那些死在恒安的人。

当年的他甚至连报仇都做不到。

二十九年过去了。

我已经六十岁了。

真好啊,还有我活到现在。

洗刷兄长在恒安的耻辱,就从,今天开始吧!

阴山脚下,李靖开始了他的辉煌。

孙膑的料敌机先,班超的单刀直入,韩擒虎的虚实相依,李世民的斥候挥洒……古今无数名将在李靖脑海中浮现,熔铸成李靖自己的兵法。

被后世誉为中国古典兵法巅峰的六军镜,就此铸成。

李靖字药师,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李靖诚如琉璃。

阴山脚下,六十岁老将提兵引剑,恍惚之间,依稀可见当年挥斥方遒的少年身影。

战事初始,李靖就以三千精骑夜袭突厥大营。

误以为遭遇唐军主力的突厥人仓皇北撤,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正在李靖预料之中。

在北撤的必经之路上,突厥人遇到了早已等待他多时的伏兵——真正的唐军主力等候已久,当即重创突厥。

惨遭伏兵打击后,颉利可汗带领突厥人退往铁山。

而突厥人的行动,依然在李靖预料之中。

出征之前,李靖已然推演出敌人行动的一切可能。

所谓用兵如神,其实是早有准备。

李靖准备了六十年。

在铁山,损失过半的颉利发现,他已经无力控制整个草原了。

可他还没有输。

他还有数万骑兵,他还有十万部民。

他不相信大唐要和他决一死战,草原上薛延陀人蠢蠢欲动,高原的吐蕃人也展露出了染指河西的野心,若真的和自己决一死战,战后损失惨重的大唐,还会有力量面对那些全新的挑战者吗?

突厥人相信:只要低头,自己就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颉利遣使请和,大唐如他所料地派唐俭商谈议和事宜。

颉利松了口气,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恢复实力,到那时,他要把今天的耻辱一样样地还回去!

他已经在想象恢复实力后再临长安的风光了。

可真的会这样吗?

李靖得到了唐俭出使的消息。

唐军沉默集结。

突厥人停留的地方不是什么议和的地点,那是李靖推演过无数遍后准备好的,终结这场战争的最好的突袭阵地。

李靖和唐俭都知道,真正的和平只能从战场取得。

突厥中帐,议和的酒宴觥筹交错,唐俭眸光醉人。

他不是使节。

他是诱饵。

为了给唐军突袭争取时间,以议和的名义稳住突厥行动的诱饵。

若是突厥人发现自己的谋划,帐内唐人,恐怕一个也活不了。

饮至半酣,看着醉倒一片的突厥高层。

唐俭轻松闭上眼睛。

此计若成,来日昭昭青史,该有大唐的一页吧。

与此同时,突厥大帐远方,雪天一线处。

万骑横枪立雪。

李靖安静站在队伍最前方。

便与唐公,共书青史。

李靖沉默拔剑。

大雪漫天。

那一刻漫天骑兵向整个世界浩荡宣布:

那个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的中原;
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中原,

再一次回归了。
·6
战争过后,回到长安的李靖誉满天下。

他已然证明了自己,昭昭青史,他将处在比韩擒虎更高的位置。

贞观十一年,李靖封卫国公,世袭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凌烟阁建立,唐太宗题赞,褚遂良题额,阎立本画像,列开国功臣二十四,与国同荣。

李靖众望所归地位列其中。

他终于达成了儿时的梦想,一雪家族耻辱,不负名将之名。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上元元年,唐高宗李治下旨:选历朝良将十人,尊于武庙,长久祭祀。

李靖同在其中,与白起韩信孙武张良诸葛亮李绩田穰苴吴起乐毅一道,为中华文明用兵的巅峰写下注脚。

李靖击败东突厥之后,李绩横扫辽东,程咬金平镇葱山,侯君集威震西域,苏定方连灭三邦,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唐人开始习惯于胜利。

唐人开始习惯于四夷当服。

长安的胡商不再骄横,百姓再不担忧异族的刀兵。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是大唐主宰世界的时代了。

暖阳照耀贞观,长安城似乎什么也没变。

只是每逢佳节,街市上会出现一个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只要出现,必定引起喝彩。

百姓们带着笑容观舞。

而这个舞者的称号,曾经是颉利可汗。

主要参考资料
.刘昫:《旧唐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李元晖:《由『称臣』到『敌国』——唐初和东突厥盟约的变化》。
.朱敬玮:《唐与东突厥关系探析》。
.雷艳红:《武德年间的唐突关系与玄武门之变的爆发》。
.吴浩:《刘文静之死与玄武门之变》。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