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放弃「完美思维」,量变产生质变

所属系列:高效学习:成为「聪明人」的学习方法(已完结)

知乎盐选 放弃「完美思维」,量变产生质变

这一节,我们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来聊聊阻碍我们学习新技能的一种思维——完美思维。

我们先从一个案例看起。

上课的第一天,佛罗里达大学的杰里·尤尔斯曼(Jerry Uelsmann)教授将他的电影摄影学生分成两组,并为两个组设定不同的期末成绩评定标准。

第一组,他们「作品的数量将成为评定他们成绩的唯一标准」。在上最后一天课时,教授会统计每个学生提交的照片数量,提交了 100 张,可以拿到 A;90 张可以拿到 B;80 张会被评为 C,依此类推……

我们可以叫他们为「数量」组。

第二组,他们「作品的品质是评分的唯一标准」。他们在整个学期里只需制作一张照片,但是要想得 A,它必须近乎完美。

我们将他们叫做「质量」组。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到学期末的时候,最完美的一张照片,会出自哪个组?

从考核标准来看,肯定是质量组无疑,毕竟他们每个人都得交一张完美的照片,而另一组只要凑齐数量就可以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到学期结束时,这位教授惊讶地发现: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出自数量组的学生之手。

为什么「数量组」能够取得这样的好结果?

原来在整个学期中,这些学生忙于拍照、尝试各种组合和照明、在暗室里测试各种曝光手法并汲取经验教训;在制作数百张照片的过程中,他们磨炼了自己的技能。

与此同时,质量组坐而论道,空想着如何达致完美,到了最后,除了未经证实的理论和一张平庸的照片之外,他们再无其他能表明自己曾经努力过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常常陷入的学习陷阱——我们一门心思地要找到学习某件事的最佳方式,却从来也不付诸行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常因追求最佳而丢掉了足够好。

仔细想想,你们学新的东西时,有没有先求多,而不是先求好?

是不是想学什么、做什么时,一开始就会想象,或者要求自己要交出有质量的东西,结果很快心灰意冷。

比如写作这件事,有多少人是因为为了想出能够一写就火,一写就有人读的内容,而迟迟卡在大纲不能动笔。

但「学习新技能」这件事,其实是有过程的。作为初学者,你的思考方向应该是:一开始求多,做不好时,你只需要告诉自己,我只求多,不求好。(这里说的是尽最大能力完成量,而不是随便敷衍充数)

因为此时,只有数量是你能控制的。

所以,如果发现迟迟不能开始一项新技能的学习,最可以产生反思的地方在于:你是否存在太过于看得起自己的倾向,乃至于过早把自己放到了「求质不求量」的阶段?

建立了先积累「量」再求「质」这样共识,接下来我们聊聊,在学习新技能时,如何正确积累量,直到形成「质」变。

首先,虽然积累的本质是「输入」,但输入不是目的,输出才是。

我们都说的一句话,叫「输出倒逼输入」,这是一个很流行的方法论,但有多少人真正去理解过这句话,到底为什么我们要输入,为啥要倒逼?

举个例子。

在浙江上虞有很多乡镇家庭作坊,我曾十分不解,为啥好好的一个家,非得拿这些乱七八糟的电子元器件塞得家里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的,满屋子塑料的味道。

这就是「输入」啊,为啥他们会往家里搁这些电子元器件,难道只是因为大家都说要往家里运电子元器件?

作为大人的我们都知道,他们不是犯闲,就是单纯为赚钱,给电子元器件加工,可以赚到加工费。

可是在知识「输入」这件事上,好像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

我们输入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输出,跟作坊小院一样,还是为了「赚钱」,也即,让输出变成影响力、让输出转换成生活资料。

在「用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里,很多人都把「输入」当做目的,但评判你是否学会了某项技能的标准,难道是来自于你输入的足够多吗?就算是 10000 小时学习定律,难道真的是学满 10000 个小时这个标准线,这项技能就学会了吗?

当然不是,检测技能是否学会的唯一标准是能不能使用,在「输出倒逼输入」这件事里,输入从来都不是目的,输出才是。

以输出为目的的技能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其次,我们从来不缺输入,缺的是有效输入。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的是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有位答主说的特别犀利,大概意思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信息的投入和产出组成的,你看视频刷新闻读公众号是输入…你打游戏成瘾看电视剧成魔,这些也是输入,而且是失控的输入,是一种对生活的透支。

那如何评价输入是否有效呢?

我们引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产能比。

什么是产能比,就是输出和输入的比值,当你的输入远高于输出,或是完全无法输出时,意味着你的产能比是零。

产能比过低,就要检查自己的输入是否符合自己想要学习的这项「新技能」。

强调一点,我这里所说的产能比为零,仅针对你现在想要学习的新技能,就像你想学习英语口语,但输入了好多「哲学知识」,是有用的输入吗?从内容层面,是的,但对你的技能学习,这种输入无法创造一点产能。

最后,「量」到「质」的过程,一定是重「积累」的过程。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学习新技能需要放弃「完美思维」吗?

其实在积累的过程也是如此。

刚开始积累的时候,大家感觉不出来,因为此时我们的积累能保证「输出」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通常我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现,假如一个作品,3 级为完美,我们此时使出浑身解数,狠狠「逼」自己,就能做到 3 级,但是可能无法保持以往的固定输出频率。

而还是如此轻松的输出,那么我们只能完成 1 级,但还可以不断输出。

是你你选什么?

一个良性的发展是选择持续输出。

逼出来的「质」可以,但是这种不容易长久,短命。

你若想要让自己长期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作品,一定要做到举重若轻,而不是让自己作出「努力的姿态」才做到。

想要持续输出,就要学会克制,这是最难学,也是最应该学的一课。

如果你真的想要持续不断的输出高质量作品,也就是评为 3 级的作品,我们以「10:1」的比例来计算,那么你的积累至少要做到 30 级,这一天,没有人拦着你,你随意输出的都是高水平。

不太用力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的最后,当我们从「质」与「量」中挖出更为底层的决定性因素—-「积累量」的时候,其实还能够清楚的知道:同样是实践从量变到质变的这条路,人与人之间还是会存在巨大差距。

我做菜,尽管总量上做得比我父母做的少,但是手艺却比父母好,逢年过节,全家人总喜欢吃我做的菜。

为什么我的父母做了一辈子的菜,手艺反而不如我这个偶尔下厨的新手?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处在低水平的重复,那积累就单纯的只是量输出上的积累,但前面我们说了,我们要的积累,往往具有「背景性质」,比如做菜,我会进行各种试验,做各种菜品,五花八门的学,做的有好吃有的不好吃,好吃的做法就留下来,不好吃继续尝试…尽管这也不是学习厨艺的专业路径,但确实可以带来比较快的进步。

再说回写作上,那积累也不是单纯输出量的积累,而是伴随着稳定输出这个动作的同时,我们要在背后进行大量输入,进行认知积累、案例积累、阅历积累、思考资料积累…这些才是更为重要的,具有「背景性质」的积累。

「积累量」不是单纯输出量的积累,输出量其实只是我们给这个世界的一些展示和交付,「积累量」是输出背后隐藏的冰山,我们要让「积累量」得到不断的增长,方可做到输出的举重若轻,但又不乏品质。

我们总是以为,你如果多花时间就能够提升质量,但是如果你花时间,那就无法提高数量,这种说法的确对,但它是一种你的水平在 1 级或 2 级,然后需要投入过多时间才能创作出水平为 3 级的作品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求「质」;但如果是一个水平为 30 级的人,他输出水平为 3 级的作品,就是可以轻而易举,这种情况下,保「质」并不会牺牲「量」。

其实,只要你的积累量不断增长,「质」是一个随之而来的结果。

从今往后,我们会告诉自己,不要把刻意放在「质」上,而要把刻意放在「积累量」上,因为后者才具有决定性质 ;
我们要做的是,以放松的姿势输出「量」,然后把更多的目光焦点集中到背后的「积累量」上;

我们也能记住,这积累是具有背景性质的那些积累,随着我们积累量的增加,我们的结果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不用力,但我们能持之以恒,举重若轻,却终将获得我们所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