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慕尼黑协定:「我们时代的和平」有多长时间?

所属系列:二战风云:大国征途与战争狂魔

慕尼黑协定:「我们时代的和平」有多长时间?

二战风云:大国征途与战争狂魔

引子:唐宁街十号

公元 1938 年 9 月 30 日,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前的街道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喊着「好样的老尼维尔」,热切地眺望着首相府二楼的阳台。

窗户打开了。一位老人出现了,他是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只见他面带英国绅士特有的和善而矜持的微笑,扬起手臂挥舞着一张纸,说道:

「我的好朋友们,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二次从德国回到唐宁街,带回了体面的和平。我相信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

他刚刚去德国做了些什么?他手里挥舞着的那张纸上都写了些什么?它真能保证和平吗?

最重要的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先来看看那张纸。那上边写着一些简短的文字,大意是:英德两国关系是整个欧洲最重要的问题;两国希望彼此之间不再发生战争;决心以协商的办法来处理两国之间的任何问题。然后,是两国首脑的签名:尼维尔·张伯伦;阿道夫·希特勒。

至于「我们时代的和平」,可以找一个参照物。1878 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士累利远赴德国,会同其他欧洲强国的政要签订了《柏林条约》,缓解了诸强的矛盾,重建了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火药桶的秩序。这就是张伯伦话中所指的第一次把「体面的和平」从德国带回来。

这次和平维持了多长时间呢?柏林会议之后,欧洲诸强下一次大厮杀,是 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从 1878 年,到 1914 年,整整 36 年。确实堪称「时代的和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张伯伦手中的那张小纸片,算得上是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文件了。

其实,那张纸片不过是另一份文件的「添头」。

张伯伦刚刚结束的德国之行,主要目的就是和其他三国首脑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意大利首相本尼托·墨索里尼、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共同签署那份文件。

那份文件,被称为「慕尼黑协定」。它最重要的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要将一个叫作「苏台德」的地区割让给德国。

一连串的问题产生了:「苏台德」是个什么地区?德国为什么要得到它?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又为什么要参与其中?这个协定真能带来和平吗?

(一)演出开始了

一切都要从 1933 年说起。

在这一年的 1 月 30 日,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欧洲乃至世界的噩梦,开始了。

这位前德国陆军下士上台之后要做的事,在他 20 年代蹲监狱的时候写就的《我的奋斗》里,说得明明白白。

简单地说: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获取土地。要为日耳曼种族夺取生存空间,在欧洲建立一个包括 8000 万日耳曼人在内的「第三帝国」!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德国这只老虎的尖牙利爪,因为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打了败仗,已经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被战胜国以《凡尔赛和约》的形式统统拔掉了。而那些战胜国,会眼睁睁的看着德国重新养出自己的爪牙,把战后的欧洲秩序撕扯个稀巴烂吗?这不符合常识,更不符合逻辑。

所以,他必须小心试探,见机行事。口头侈谈和平,秘密准备战争。

「过去三百年中欧洲大陆上所流的血,跟这些事件对各国所产生的后果,颇不相称。到头来法国还是法国,德国还是德国,波兰还是波兰,意大利还是意大利。

德国要和平,是由于它的基本信念。它要和平还由于它认识到这样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事实:每一次战争的主要后果是摧毁国家的精华……

德国需要和平,希望和平!」

听,多么真诚和坦率的和平呼吁!你能相信这出自希特勒之口吗?

暗地里呢?

1936 年 3 月,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戈林暗示记者:德国存在一支空军。而这是《凡尔赛和约》明令禁止的,目的是使德国在任何一场现代战争中都无法取胜。

一周后,希特勒宣布在德国实施同样被《凡尔赛和约》取缔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将把德国陆军扩充为 36 个师,50 万人。而《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德国陆军规模是多大?10 万人,一支警察部队的规模。

一年后,希特勒下令德军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凡尔赛和约》在德国西部领土上制造的一个军事真空地带,现在,被抹去了。

希特勒的这些行动,实在冒险。因为以当时德国的那点力量,如果《凡尔赛和约》的两根支柱——英国和法国翻了脸,他是根本招架不住的。

他的翻译后来曾经多次听他讲:「进军莱茵兰之后的四十八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希特勒的亲信约德尔将军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时也说:「以我们当时的处境来说,法国的掩护部队本来是可以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的。」

原本是可以像轰走蛋糕上的苍蝇一样,轻而易举把德国人赶回莱茵河东岸的。英国和法国却什么都没有做,口头抗议和谴责除外。

1936 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希特勒派出「志愿军」,援助佛朗哥叛军。英国、法国还是眼睁眼闭。

几个回合的较量,希特勒次次成功,稳赚不赔,他的胆子大了起来。1937 年 11 月 5 日下午,他把自己的一些重要军政助手:外交部长、作战部长、陆海空三军的总司令召集到总理府,第一次向他们正式地明确了自己的计划:坚定不移地为德国获取生存空间,为此不惜与英法开战。

第一步先从哪里做起呢?「为了加强我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万一我们卷入战争,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消除对我国两翼的威胁……」

四个小时之后,当会议结束,柏林暮霭降临,华灯初上时,大局已定,希特勒已经传达了他不能挽回的决定。而首当其冲的,是德国的两个邻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的行动急如星火。就在这次会议结束四个月之后,1938 年 3 月 14 日,希特勒,这个维也纳街头曾经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和街头艺人,以另一种身份趾高气扬地回到了这个城市。奥地利,这个希特勒真正意义上的祖国,变成了德国的「东部边疆」,成为第三帝国的一个州。

接下来,就轮到了捷克斯洛伐克。

(二)第一乐章:苏台德

如果你有一张当时的欧洲地图,就会发现:奥地利被吞并之后,德国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构成了包围态势,很像中国围棋中的「打吃」,下一步就要提子了。

不过,希特勒心里很清楚:这个国家不同于奥地利。别看它小,但是并不弱。

捷克斯洛伐克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奥匈帝国崩溃以后,在它的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等地区,成立了主要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按照西方的普遍标准,这个小国堪称国际学校中的优等生。它有很健全的民主制度和发达的工业,在外交上也堪称明智。它知道,自己最大的威胁来自那些对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不满的国家,尤其是德国。以自己的力量,根本无力单独对抗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所以:

1925 年 12 月,它和法国签订了互助条约,规定任何一方受到德国侵略时,另一方马上进行援助。这下子,捷克斯洛伐克人放心多了:这可是和法国,和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结盟,别忘了,法国背后,还站着大不列颠。

对德国呢?也没必要把关系搞僵。1925 年,在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洛迦诺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签署了一份仲裁协议,规定双方应通过谈判和国际仲裁来解决一切争端: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讲打。君子动口不动手。

不过希特勒可不是什么君子。他在 1933 年上台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觉得事情正在起变化。为了给自己的国家再上一道保险,他们在 1935 年又和另一个大国——苏联签订了条约,规定一旦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根据条约采取行动,苏联就来援助捷克斯洛伐克。

俗话说的好:天助自助者。把希望寄托在外部援助上,总不那么让人放心。捷克斯洛伐克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国防上也做了认真的准备。在和德国毗邻的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人修筑了非常坚固的山地防御工事,指导他们的是法国的顾问。法国人可是最会修工事的,听说过马奇诺防线吧?

兵力呢?捷克斯洛伐克有 40 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军师,他们被英国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武官斯特龙奇中校称为「大概是欧洲小国中最精锐的」部队。一旦战事爆发,他们凭借着工事,至少可以在 6—8 周的时间里顶住德国的进攻。而这段时间,足够法国在西线动手了。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被各种硬件和软件保护得很好的国家,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不幸的是:这个国家除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外,还有第三个民族:350 万说德语的日耳曼人,他们就生活在苏台德区,是希特勒天然的「第五纵队」。就在希特勒上台的同年,纳粹病毒也传染到了苏台德区。那一年,当地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领导人是一个举止很温和的体育教师——康拉德·汉莱因。

希特勒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从 1935 年开始,德国外交部就已经开始秘密资助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每月高达 15000 马克,尽管当时这个党还帮不上什么忙。这叫「下闲棋,烧冷灶」。

希特勒还明白,对于捷克斯洛伐克这样一个国家,不能纯粹靠武力压服,而要先瓦解它的抵抗力量,不是有句话叫「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吗?所以,他要打好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这张牌。

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立刻把汉莱因召到柏林耳提面命。他先是给了汉莱因一颗「甜枣」:「我将支持你,从明天起,你将是我的总督。」然后指示他:「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应当提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能接受的要求。「

受宠若惊的汉莱因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把元首的指令理解为「老是提出永远无法使我们满足的要求」。希特勒立刻同意了这个解释。估计他心里窃喜:好聪明的奴才,一点就透。

从元首那里领了圣旨,汉莱因的底气当然壮起来。4 月 24 日,他在卡尔斯巴德(今名卡罗维发利)发表讲话,宣布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要求,除了公然要求苏台德区完全「自治」,还大言不惭地要求修改国家的对外政策,放弃和法国、苏联的同盟。

如果这些要求被接受,捷克斯洛伐克内部就会出现一个纳粹的国中之国,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的那些防御工事将被断送,而放弃和法苏的同盟关系,更无疑是在自杀!

有哪个负责任的政府会答应这样的要求?这不等于是让一匹特洛伊木马大摇大摆进入城内,还要喂它草料吗?

于是,后边发生的事情就完全符合逻辑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了汉莱因的要求;而那位体育教师立刻宣布中止和政府的谈判。

(三)第二乐章:危机

5 月 19 日,英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报机构都接到了可靠的情报:德军四个师在捷克斯洛伐克边界集结,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对于这次军队调动,后来有一种解释:德军当时正在进行常规军事演习,希特勒并未打算立即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但不管德军要干什么,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他们的动向肯定会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密切关注,而后者在感觉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的。

5 月 20 日下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发布动员令,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他们的盟国作何反应呢?

我们先来看法国。法国外长庞纳宣布:如果德军越过捷克边界,法国将立即驰援盟国。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赛也在柏林一再重申这些保证。而他们的总理达拉第,在会见德国大使时,指着桌上的总动员令意味深长地说:「阁下,我是否签署这个文件,将取决于你。」

苏联政府也宣布,他们准备在德国侵略时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站在一起。

英国的表态比较含蓄和委婉,但是意思也很清楚。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致电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声称如果德国的侵略使法国为履行自己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而进行干预的话,「陛下政府不能保证形势不会迫使它卷入」。第二天,他又通过英国驻德大使尼维尔·汉德逊警告里宾特洛甫,如果德国诉诸武力,「我就无法预言可能导致什么结果,我希望他不要指望这个国家能够袖手旁观……」

希特勒有点儿懵圈。他没想到一直被他视为腐朽没落的西方国家居然真的联合起来准备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还要加上一个苏联。他就是再狂妄,也知道这些力量加在一起他根本吃不消。看来,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火候暂时未到,他需要稍稍退却。

5 月 23 日,他指示外交部告诉捷克斯洛伐克驻德公使马斯特尼,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任何侵略意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毫无根据。而汉莱因也得到指示,恢复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谈判。一场危机云淡风轻的结束了。

希特勒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这件事让他又羞又恼,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解决捷克斯洛伐克的意志。5 月 28 日,他在总理府召开军事会议,向与会者声称:「我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就是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两天之后,他签发了关于军事解决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并规定至迟必须保证在 1938 年 10 月 1 日执行这个方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希特勒在磨刀霍霍,英法那边是否也在秣马厉兵呢?

英国首先出招,但出的是一个怪招:他们派出了一位伦西曼勋爵远赴布拉格,去充当「调解人兼顾问」,明摆着是要捷克斯洛伐克接受汉莱因的卡尔斯巴德条件!

这下不仅捷克斯洛伐克人愤怒了,就连法国人都看不过眼了。事情的是非曲折不是明摆着吗?一个强盗觊觎邻人的财产,你不去帮助受害者,反而要在强盗和受害者之间「居间调停」,你的屁股坐到哪一边去了?

受到鼓舞的强盗理所当然地提高了价码。他们在卡尔斯巴德纲领的基础上又额外提出了很多附加条件,忠实地执行了他们的元首的指示。

贝奈斯看穿了他们的把戏。他们根本不想要达成协议,而是会不断地得寸进尺,直到捷克斯洛伐克缴械投降为止。所以,这是一次毫无成功希望的无意义的谈判。

但是麻烦在于,英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要求捷克斯洛伐克不断让步,这样就可以避免和德国摊牌了。

他判断得一点也不错。英国的政策一言以蔽之:不想打仗。

(四)插曲:伦敦,以及巴黎

原因呢?一曰「打怕了」;二曰「怕打不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人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大英帝国使出吃奶的力气才获得了胜利,付出的代价是 100 万人阵亡,100 亿英镑的军费和 900 万吨船舶被击沉。他们赢得了什么呢?巨额的战争债务,长期的经济萧条,多达百万的失业人口,海上霸权的丧失,殖民地离心离德……把大好的英国青年送到欧洲大陆上去,让他们在佛兰德的泥泞中,在弥漫着毒气的战场上,在散发着恶臭的战壕里挣扎,难道就是为了给大英帝国敲丧钟的吗?够了,够了,再不要打仗了。

让我们来看看一战后的英国人都在想什么。1927 年,剑桥大学俱乐部决定支持「不妥协的和平主义」。1933 年,牛津大学俱乐部通过动议:「决不为国王和国家而战。」这就是英国 24K 纯金的精英们的所思所想。拜托,这要是在某些国家,说这话的人会立刻被以「叛国罪」逮捕的。

精英如此,普通民众又如何?1935 年,英国举行了一次全国「和平投票」,1100 多万英国人参加,几乎一致赞同实行全面裁军,主张废弃军用飞机,禁止私人制造和出售武器。注意:这是在希特勒上台两年之后。

他们的政要呢?1935 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对一位外交要员说:「我已经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我怎么还能经历另一次世界大战呢?如果我继续在位的话,你必须使我们不要卷入战争。」

这话,肯定会让尼维尔·张伯伦感到心有戚戚。他在一战期间虽然没有上战场,但是参加过医院和难民安置工作,还丧失过挚友和亲人,他对战争的痛恨,他要竭力防止再次发生战争的决心,丝毫不亚于他的国王。

现在,英国要为谁打仗?捷克斯洛伐克?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张伯伦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了实话:「不论我们多么同情一个面临强大邻国威胁的小国,我们总不能仅仅为了这一点就把整个大英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必须打仗,也必须是为了比那更大的问题。」话说得够清楚了:捷克斯洛伐克是可以牺牲的。

其实,德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同时和数国开战。1938 年,德国陆军有 47 个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空军也仅仅是战术规模,远非战略空军。海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法国陆军可以动员 100 个师,虽然他们的空军实力比较弱,但是英国空军可以从旁协助。至于英国海军,那就不用多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可惜的是,英法两国都对自己的力量作出了过低的估计,而严重夸大了德国军事力量,特别是德国空军的打击力量。英国人的脑海中不断出现这样可怕的情景:对德宣战二十分钟之后,乌云一般的轰炸机就会飞抵英国上空,一枚炸弹就可以毒死 3/4 平方英里地区的一切生物……

英国人决定按耶稣基督的教诲行事,他在《新约:路加福音》里说得很清楚: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么?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现在的事情就简单了:必须强迫捷克斯洛伐克人接受德国的条件,必须使希特勒相信,他不用打仗就可以得到他希望得到的东西。

问题在于:希特勒到底想要什么呢?

(五)第三乐章:贝希特斯加登,戈德斯堡,慕尼黑

9 月 14 日,希特勒接到了一封张伯伦发给他的电报,提议立即到德国会见他,「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

读罢电报,希特勒的反应「犹如从空中坠落下来」:大英帝国的首相要屈尊前来会见这个曾经的陆军下士和街头流浪汉,这实在让他感到意外。而且,张伯伦还提议乘飞机前来,要知道,这位 69 岁的老人此前几乎没有坐过飞机!

第二天,在希特勒位于巴伐利亚贝希特斯加登的山间别墅,两人开始了会谈。希特勒向张伯伦明确表达:他将不惜一切代价使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 350 万日耳曼人回到德国。

对此,他的贵宾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只是追问了一句:此后,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是否就可以得到解决?你是否还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说,他不要很多捷克人,只要苏台德日耳曼人。

自以为摸到了希特勒的底牌,张伯伦片刻都不想耽搁。第二天,他立即回国。经过和法国的协商,两国联合照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要求将日耳曼居民超过 50% 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法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对贝奈斯说,如果他拒绝英法的条件,英国就会袖手旁观,而没有英国,法国也将不予支持。

贝奈斯知道,他的国家被盟友抛弃了。

怎么办呢?单独战斗?毫无胜算。寻求苏联的援助?贝奈斯知道,如果他依靠苏联的帮助进行战争,他的国家就会被视为「苏联的卫星国」,英法对苏联的仇视和敌意丝毫不亚于对德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并不接壤,苏军必须要借道波兰和罗马尼亚才能到达捷克斯洛伐克,而这两个国家,是万万不会允许苏军过境的。

重压之下,在死亡和受重伤之间,贝奈斯选择了后者。

自以为大功告成,张伯伦竟然在 9 月 22 日再次飞到了德国。这次希特勒选择了戈德斯堡作为会见地点。张伯伦兴冲冲地对贝奈斯已经被迫同意的计划做了相当详细的描述。希特勒反常地没有插话,他静静地听着。这可不符合元首的个性,他向来是习惯于唱独角戏的。

当张伯伦讲完之后,希特勒慢慢地说:「我极其抱歉,所有这一切已经不再有用了。」

接着,是令人痛苦的长时间的沉默。

随后,希特勒提出了新的要求:日耳曼居民占 50% 以上的地区必须在 10 月 1 日以前完成割让,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在一些日耳曼人不占多数的地区也要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同时,捷克斯洛伐克还要满足其他邻国,如匈牙利和波兰的领土要求。

张伯伦的难堪与痛苦可想而知。为了给这位英国老绅士的伤口上抹一把香膏,希特勒向他承诺:苏台德区的吞并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他对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没有任何图谋,他的第三帝国只要日耳曼人。他会对新的边界作出担保。他还特别强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英国友好。

后来,丘吉尔曾经这样形容希特勒:他先用手枪对着你,要你给他一英镑。等到如数照给之后,他又用枪口对着你,要求给两镑。最后,那个独裁者答应先收一镑十七先令六便士,剩余的部分要你保证随后付清。

带着希特勒的新条件,张伯伦铩羽而归。有人问他:「先生,局势是不是没有希望了?」他回答:「我不想那么说,现在要看捷克人的了。」

捷克人的回答是宣布总动员。

9 月 26 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发表演说。在一个多小时中,他指名责骂贝奈斯 30 多次,每次都充满了污言秽语。他说贝奈斯「这个名字是如今驱动着数百万人,使他们产生绝望心理或者使他们狂热盲从的祸根」,不知他有没有意识到,这其实非常符合他自己。他说贝奈斯是「谎言的始祖,睁着眼睛说瞎话」,贝奈斯已经开始对苏台德日耳曼人实行「恐怖统治」,「企图用手榴弹和毒气消灭日耳曼人」,他宣称,「现在有两个人对峙,那边是贝奈斯,这边是我。现在让贝奈斯选择吧!」

谩骂之余,他仍然保证:「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德国在欧洲就不再有领土问题了。我们不要捷克人!」这话,明显是说给张伯伦们听的。

战争的恐慌已经开始弥漫在英国和法国。在巴黎,成千上万辆小汽车纷纷向城外驶去,学校停课,火车站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火车被迫增加班次,而银行外面也排起了长龙。卢浮宫的名画开始打包装箱。伦敦也在挖防空壕,疏散儿童,迁移医院。满城还传说着,政府正在征收旧木板,以备棺材的不时之需。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张伯伦还有最后一招:9 月 28 日,他建议,立即由英、法、德、意、捷 5 国举行会议,讨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他的建议不仅发给了希特勒,还发给了另一位法西斯首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显然,他希望墨索里尼能从中斡旋。

现在,球又踢给了希特勒,他能答应吗?

9 月 28 日下午,张伯伦来到下院讲话。下院座无虚席,气氛紧张。当他讲了 80 分钟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封信被传递到坐在张伯伦旁边的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手中。他立刻示意张伯伦,但首相讲得太投入,竟然没有察觉。西蒙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成功了。张伯伦读了信之后,以明显宽慰的语调说道:

「我刚刚接到希特勒先生的通知,他请我明天上午到慕尼黑同他会晤。他还邀请了墨索里尼先生和达拉第先生。」

话音未落,不知是谁喊了起来:「为首相感谢上帝!」这触发了一阵歇斯底里的表演,几乎全体议员都从椅子上跳起来,把议事日程单向空中乱抛,悲喜交加,热泪纵横。

张伯伦没有说的是:他要求召开的是五方会议,而希特勒邀请他参加的是四方会议:不包括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天,9 月 29 日,四巨头如期出现在慕尼黑。30 日凌晨,他们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应于 10 月 1 日至 10 日之间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当地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不得损坏。在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还不能确定的地区,将通过公民投票确定其归属。

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自始至终被排斥在会议之外。他们只能等待对祖国命运的裁决。协定签字之后,他们被叫进会议厅,由张伯伦向他们宣布协定的内容。

此时的英国首相,疲惫而又满足。第二天临行前,他和希特勒签署了开篇所提到的那张小小的纸片。元首乐得做顺水人情,因为他早就说过:谁要是那样认真,以为不管什么条约、什么情况,他总得凭良心遵守,那可真是个傻瓜。他什么条约都可以签订,但也准备好在第二天冷酷地把它撕毁。

(六)终章:时代的和平

《慕尼黑协定》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丢掉了 1.1 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那里住着 280 万苏台德日耳曼人和 80 万捷克人。这个地区之内有大量的防御工事。它的国防线被完全摧毁,德国的边界距离布拉格只有 25 英里了。

不仅如此,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铁道、公路、电话和电讯系统都被打烂了。据德国人统计,这个国家丧失了 66% 的煤,80% 的褐煤,86% 的化学工业,80% 的水泥工业,80% 的纺织工业,70% 的钢铁工业,70% 的电力工业,40% 的木材工业……

然而,这些损失在英国和法国都被忽略了。当法国总理达拉第乘坐的飞机抵达巴黎机场上空时,看到下面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他吓了一跳,以为这是反对者来找他算账的,所以他命令驾驶员在天空盘旋一会儿,以便他能做好挨扁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当他走出机舱时,迎接他的是一片欢呼的海洋,几个妇女手中抱着她们的婴儿向他跑去,他的汽车所经沿途到处都是夹道欢呼的群众,他们高喊:「达拉第万岁!和平万岁!法兰西万岁!」

看来,巴黎人对协定的内容并不在意,他们所要的只有和平。

至于英国人的反应,请看开篇的那一幕。

10 月 3 日,英国议会开始就《慕尼黑协定》进行辩论和表决。结果以 365:144 获得通过。决议案说:「本院批准陛下政府为防止最近的危机导致战争而采取的政策,支持他们为争取持久和平而进行的努力。」

后来,和张伯伦们打过交道的墨索里尼,对他的女婿齐亚诺说:「这些人没有像弗朗西斯·德雷克和创建帝国的其他伟人的那种气质。他们到底是一帮富贵人家的败家子,帝国将败在他们手里。」

不和谐的声音也是存在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发言中说道:「我们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他的话立即遭到暴风雨般的抗议声,不得不暂停片刻。但他还是要说:「不要认为这件事会从此结束,这不过是算账的第一步。这不过是以后每年还要递给我们的苦杯的第一口,第一次尝尝味道罢了。除非我们振作精神,恢复我们的战斗活力,我们才能像往日一样重新站起来,为保卫自由而战。」

他的话能有多少人听进去呢?

捷克斯洛伐克人对这份协定作何评价呢?他们的驻英公使马萨里克如是说:「如果你们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

和平保住了吗?

1939 年 3 月 15 日,德国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余领土,灭亡了这个残缺不全的小国。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

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张伯伦所说的「我们时代的和平」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11 个月。

备案号:YXX1R55x08nSwwwkl5piEYdo

编辑于 2021-04-16 18:25 · 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下一节

闪击西欧:陆战史上最「骚」的操作

赞同 121

目录
9 评论

二战风云:大国征途与战争狂魔

赵利剑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