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洪武北伐:为什么朱元璋能够从南向北统一全国?

所属系列:北境之争:从西北到东北,明蒙的战争与博弈(已完结)

洪武北伐:为什么朱元璋能够从南向北统一全国?

北境之争:从西北到东北,明蒙的战争与博弈

回顾一下朱元璋北伐的过程,就会发现这次北伐是很特别的。

几十万大军,摧枯拉朽就把元朝推平了?拜托,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次北伐整体可分三个步骤。

一是南征。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九月,平江之战结束,张士诚大周政权灭亡。

不到两个月——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就发布了惊人的军事命令,不是一道,而是三道:

十月甲子,上命徐达为征讨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是日又命胡美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 , 率师由江西取闽。…同日复命杨璟、周德兴、张彬帅武昌、荆州、潭、岳等卫军取广西。 
命令很容易理解,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同时进行南征与北伐。

中国历史上,北伐历来是盘踞南方的政权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想要北伐自然可以理解,但从不会有人想到同时在南北两线发动两场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朱元璋不同,他要同时发动北伐与南征,这个计划看起来大胆又疯狂,可说是空前绝后。

别说我等后人来看,就是当时,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

大家觉得老朱可能是头不小心被门夹了,发出这样不清醒的命令:不并力中原而分兵南徼,不急争粤府而先事蛮方,缓急之数,得无出于下策乎?
——应该先取岭南,夯实了南方基地再图北伐。

再不济,你集中力量北伐也行啊,两面出击算怎么回事,作死也不是这么玩的啊!

下策!不少人给出差评。

评归评,做归做,朱元璋是军政最高统帅,他决定的事,别人无法更改。

效果如何,咱们分头来说,先看南征。

胡美南征

当时的南方,盘踞岭南的大大小小势力不少,却只有福建的陈友定稍具实力。

其他军阀,要么实力弱小,要么横征暴敛不得民心,都构不成主要威胁。

只要击败陈友定,平定岭南就没有了多大风险。

比如广东,一省之地内豪强并起。

广州被南海的邵宗愚所攻占,东莞割据着王成、陈仲玉;惠州则在王仲刚和元将黄常控制之下;连增城这个小县城,都盘踞着王可成、曹叔安。

随着形势发展,东莞人何真逐渐赶跑了许多小军阀,占据了广州、惠州、循州等地,成为广东最大的军阀。

但何真的统治丝毫谈不上稳固,被击败的邵宗愚虎视眈眈,时时图谋反扑,又有由赣水入据南雄的熊天瑞威胁着广州。

岭海间正是处处骚动,兵烽四起,百姓深受其害。

要他们在面临朱元璋大兵压境时同仇敌忾,联合抗敌?对这些军阀是没可能的事。

攻取八闽的任务交给了征南将军胡美,他就是原陈友谅手下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

此时他为了避讳(朱元璋字国瑞),改名胡美。

胡美在平灭张士诚的作战中立功甚多,加之他曾攻打过福建,深知其地利险易。

胡美不负所托,渡杉关,下光泽,招降邵武守将李宗茂和建阳守将曹复畴,复强攻建宁得手。

洪武元年(1368 年)正月,陈友定被执杀,八闽全平。

随后就是下一步了,出兵前早已指明。

洪武元年二月,以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将军,率舟师走海路直取广东。

朱元璋特别交代,用兵广东要以招抚为主,兵威为辅。

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仗,战争难免造成破坏,两广已成囊中之物,再搞破坏就是砸自己的家当,得不偿失。

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在二月末命令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副使胡通帅本卫及南雄、韶州等卫军马,由粤北直捣粤西之德庆。

此举表明了一个令敌人恐怖的问题:即使已经派出多路兵马同时发动北伐与南征,老朱仍然有足够的实力再暴兵。

对对手而言,这不啻是个晴天霹雳,两路已难挡,三路四路则是令人绝望。

廖永忠按照部署,以招抚为主。

二月从福州出征,三月进抵潮州向何真招降,何真也是个聪明人,很快便奉表以降,广州、惠州、循州等州郡不战而取。

陆仲亨也进展顺利,四月,两军实现了广州会师,广州既下, 全省便不难大定。

相比广东,广西战事稍有挫折,杨璟和周德兴分别在永州和全州受阻,拖延到洪武元年四月才告拿下永州。

廖永忠此时已拿下广东,于是率军从粤西突进,梧州、藤州的元朝守将先后归降。

朱亮祖率兵追击撤退的元朝吏部尚书普颜贴木儿,在郁林将他斩杀。

六月,明军在靖江会师,经过激战后攻下靖江城。

与此同时,廖永忠也拿下南宁,七月拿下象州。

至此,两广悉数平定。

谕中原檄

南征皆在掌控,那是因为南方并没啥硬茬,朱元璋都不用派出账下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些人物,胡美挂帅就把他们灭了。

北方完全不同,元顺帝仍占据着大都,各路元军仍有数十万之众,且不乏名将。

把他们逼急了,还能大量招兵买马,作一番困兽之斗。 
更关键的,朱元璋在北方得不到认可。 
之前刘福通派出三路大军北伐,一度进展顺利,最远一路打到了朝鲜。

就是由于得不到地方的支持,后勤难以为继,被一一击败,刘福通的败亡,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如今,朱元璋面临相似的局面。

就算军事上能保证胜利,得不到民心支持,那是注定无法成功的。

一个不小心,朱元璋可能就成了赵匡胤,眼巴巴望着幽云却无法收复,甚至还有重蹈刘福通覆辙的可能。

但别忘了,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已完成了蜕变。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终究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那么能用政治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先用政治方法来解决呢。

吴元年(1367 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 25 万,北进中原。

与此同时,朱元璋发布了另一道著名的檄文《谕中原檄》。

檄文由他手下头号文士宋濂起草,中心内容有三点。

一是搬出「夷夏之防」的说法,强调中国应该由汉族人来治理,北伐的目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雪中国之耻。

这个口号在汉人中,无疑是有相当号召力的,若干年之后,仍然被孙中山所沿用,可见其影响之深。

二是强调天命论。 
天授中原给元朝,那是他运气好,但元朝也就百年不到的天命。

你看你占据中土还是没搞好,现在你该退场了。

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之乱,为众所推」。

新的主角,正是区区在下,淮右布衣朱重八。 
归顺我的,中国之大尽可以容得下你们;抗拒我的,只有逃窜到塞外去。

你们所有人,都要认清现实,不要再作无谓的抵抗。

三是纲常论。

檄文里说,蒙元之所以失去天命,是他们的纲常已经败坏了。

不信你看,历朝历代废长立幼、以臣弑君、以弟弑兄、弟收兄妻,子烝父妾这些破事,加起来也没蒙元多。

种种失德行为,弄得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这都是哪跟哪?

渎乱甚矣!——蒙元失去天命,实在是咎由自取!

儒家有三纲五常之说,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历代王朝都以此维持统治的金科玉律。

从政治到生活,大大小小的人都被约束在这个体系中。

蒙古、色目贵族破坏了这个体系——「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

这次北伐,目的是「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也就是恢复纲常,复兴道统,把大家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中拯救出来。

最后,还不忘记提一句「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这有点类似于后来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概念,我们不搞什么大汉族主义,无论是「华」是「夷」,都能成为知礼义的人,都可以成为大明的子民。

这道檄文,比不久前讨伐张士诚的《平周檄》格局更高,跳出时代限制,站在了古往今来的高度。

要比红巾军宣传的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的故事,更能获得儒生士大夫的支持。 
从一前一后两道檄文,朱元璋的思想完成了彻底的转变。

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有个长期的过程。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不是因为什么信仰,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形式所迫为了保命而已。

他后来自己回忆:吾遭兵乱,措身行伍,亦不过为保身之计…罔知王业之事如何,不过苟全性命而已。

那时的朱元璋没啥远大理想,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

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农民,潜意识里是追求荣华富贵的,当他有了一定的条件,就会追求更高的目标。

刚好,儒士们出现了,朱元璋对这些文化人很尊敬,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儒家理念对他施加影响。

早在至正十三年(1353 年),李善长就用刘邦的故事激励朱元璋,老朱听了很心动,连声说「善」。

冯国用建议朱元璋攻取帝王之都金陵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以定天下」,朱元璋听后「大悦」。

接下来,陶安、李习、宋濂、刘基,儒生士大夫们不断加入,队伍越来越壮大,对老朱的洗脑也越来越深,帝王思想逐渐深入他脑海。

客观条件上,儒家思想也比白莲教更适合形势。

部下们跟着他打天下,打的是红巾军的旗号,心里想的是升官发财。

打了胜仗,就得给赏赐,胜仗越打越多,赏赐越来越多,立功的将士不知不觉就成了新的地主和官僚。

尴尬的是,红巾军的口号是「摧富益贫」,要是再按那一套来操作,那岂不是自打耳光?

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旧富催了不少,新富又冒了出来,要益贫还差得太远。

再喊「摧富益贫」,请问摧的是哪里的富?自己队伍里的富算不算?总不见得叫将士们拿出家产分给农民吧!

儒家思想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儒家思想武装自己,早在历史上得到无数次验证。

这是个成熟的经验,它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终极理想嘛!

因此朱元璋说:孔子之言,诚万世之师。

要知道,当时是 14 世纪,欧洲还是中世纪一段最黑暗的时期,文艺复兴还刚刚开始,这套理论并不过时,甚至是比较先进。 
西方有句谚语「屠龙者终成恶龙」,朱元璋是善是恶暂且不论。

总之,当年那个屠龙少年,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成龙的道路。

洪武北伐的秘密

檄文发出,该开始北伐了。

北伐也要分为两步:收复幽云十六州和收复西北。

一步一步说,先看第一步。

吴元年(1367 年),朱元璋已平定福建、两广,东南沿海成了后方,有了兵力和财力,终于可以腾出空来,对已丢失 400 余年的幽云十六州下手了。

北伐事关重大,必须要选精兵良将,朱元璋命徐达挂帅,常遇春为副帅,又派冯胜、薛显、傅友德各领一军,使当一面,这也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强组合了。

除了挑选将帅,在作战方案上朱元璋也是亲力亲为,他与刘基等人数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作战计划。

会议上,常遇春等人都认为南方已定,还未拿下的云南和四川对吴军构不成威胁,现在兵力已经有了富余,应该集中主力,浩浩荡荡直逼大都,也就是后来明朝的北京,是为擒贼先擒王。

以连胜之余的百战精兵直捣大都,必将势如破竹,只要攻下大都,各地元军必定胆寒,到时只需分兵扫荡,其他城池可以不战而下,天下可定矣。

从纸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案,擒贼先擒王是兵法要诀,只要攻下大都,活捉了元顺帝,元朝群龙无首,将会不攻自破,省去了攻坚各城的麻烦。

但这个方案,当即就被朱元璋喝止了。

朱元璋的计划,恰好与常遇春相反。

北伐先取山东,这没有疑议,取下山东后怎么攻,朱元璋表现出了与常遇春等不一样的考虑。

从方向来看,从山东往北直捣大都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多数人的判断。

而朱元璋的方案是从山东回师,攻略河南,然后进踞潼关,最后再进围大都。

从地图上看,这是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大圈子,同时要攻取的城池也多了很多,要与更多的元军交手。

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潼关以西仍然有大量元军,并且在名将王保保统帅之下,又有李思齐、张良弼等也都是百战之将。

既然要攻下潼关,为何不干脆先西进,与元朝关中军决战,将之打垮后再取大都,可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看出众将疑虑,他打了个比方:这个法子好比砍树,先去枝叶,再挖老根,枝叶既除,大都独木难支,不砍自断。 
为什么要用砍树的办法?元朝毕竟在北方经营了上百年,大都更是都城,尤其坚固。

徐达虽然有把握从山东直上大都,但攻打大都这样的坚城,却没把握短时间就能攻下。

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刚攻下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城,在重兵压境,四面包围之下,还花了八个月才攻克。 
张士诚孤立无援,元顺帝不同。

如果是大都被围八个月,各地元军都会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赶来解围,况且北伐军劳师远征,粮草供应一旦被切断,全军覆没的将是北伐军,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与其如此冒险,不如稳扎稳打。

山东是大都的屏风,先撤掉这座屏风,然后回师河南剪断它的羽翼,再进占潼关,占领它的门户。

如此一来,东南西北三个方向都在北伐军手里了,此时再进围大都,元顺帝就已孤立无援,明军围个一年半载也不用担心粮草、援兵问题。

再退一步说,即使出师不利,北伐遇挫,也不至于腹背受敌,至少能相机撤退,他日再卷土重来,可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秦陇之地,朱元璋认为,只要扼守住潼关,就能切断关中元军与大都的联系,而他们也无力再收复潼关,更无力东进。

虽说朱元璋做出了解释,常遇春等还是有点不服气,亲临战阵的武将往往喜欢一鼓作气,乘胜长驱直入,哪管他什么援兵不援兵,打到哪算哪。

常遇春是勇将,但战争毕竟还是需要战略的,这就是帅与将的区别。

不管如何,朱元璋是最高统帅,一切得听老朱的。

结果如何呢,让当初不服的众将哑口无言。

徐达在 1367 年 10 月领兵出征,1368 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徐达仅用了三个月平定山东;随后兵分两路直逼汴梁,汴梁守军不战而降,然后在洛水击败河南境内的元军主力,河南平定;同时,冯胜统帅的另一路兵马顺利攻克元朝悍将李思齐、张良弼镇守的潼关,这一切也只花了三个月不到。

在此过程中,真正的恶战没有几场,元将大多或走或降,可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河南、潼关已下,元朝在关中尚存的军队失去了通往大都的通路,山东又早已拿下,三面包围事实已形成,朱元璋亲临汴梁,坐镇指挥大军。

洪武元年(1368 年)七月,徐达在临清大会诸将,这才开始正式进军大都。

元军此时连吃败仗,军无斗志。

元顺帝也知道三个方向已难有援兵来救大都,此时只有北方是活路。

如果坚守大都,即使能阻挡明军一时,也无力反攻,只有放弃大都,跑回上都再组织兵力,图谋反攻才是理智的选择,否则怕是要重蹈宋朝徽、钦二宗的覆辙。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顺帝在 7 月 28 日三更以后,就带着后妃太子跑路回上都去了。

八月初二,徐达率军进入大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从 1367 年 10 月出兵,到 1368 年 8 月收复大都,仅仅花了 10 个月,元朝在中原的力量就土崩瓦解。

收复大都,徐达的任务还没完成,真正的北伐才刚刚开始。

元军去哪了?

徐达这么牛吗,从军事能力上来看,徐达虽强,还不至于形成如此碾压。

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还在元朝控制之下,元军兵力不弱,还有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统帅。

这些人都是百战名将,朱元璋评价张良弼「百战之余,骤与角力,未易定也」,徐达北伐时没敢与张良弼正面硬刚,选择绕过他防区攻打其他元军——「思道城险而兵悍,不容易攻取」;王保保更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当得起老朱如此夸奖的敌将,您想想得有多猛,那都是老朱一把血一把泪得来的教训。

说实话,这些军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但他们彼此间有个致命的问题:内斗。

他们控制的地盘,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地盘,红巾军打不进来,中央政府也别想真正控制——他们就是拥兵自重的军阀。

既然是军阀,那就有军阀的特点,就需要不断扩充自己实力,有了地盘才有钱有兵,才能不被别人吃掉,所以需要不断抢地盘。

哪个军阀要敢出兵去打农民军,就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彻底玩完。 
这个险谁敢冒?各路元军必定先得解决其他军阀的威胁,才好放心对付那些农民军。

比如说在 1365 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攻灭陈友谅,与张士诚交战正酣,这绝对是元军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王保保也是这么想的,他以檄文调关中四将前来河南会师,准备南征。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李思齐曾长期与王保保养父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也是个老牌军阀,与张良弼、孛罗帖木儿都是老冤家,打过不少仗。

这时他已被封为许国公,得到调兵劄子,李思齐勃然大怒,当众怒骂:你小子乳臭未干,当年我跟你老子喝酒,他还要先敬我才敢喝,你那时连站在我面前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居然敢来调我!

李思齐下令手下诸将,整兵备战——一旦王保保前来,立即擒而杀之!

除了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其他三部也都不听号令,无法节制,王保保名为节制天下兵马,实则除了自己的人马,谁也调不动。

王保保急了,亲自提兵入关攻打李思齐。

李思齐一人不是王保保对手,他联合了其他几位军阀据守长安,两军整整打了一年,大小几百战,兵力被严重消耗。

打到最后,元顺帝又对王保保起了疑心,连名义上的统帅权也给他解除了,只让他率自己兵马扫清江淮。

所以,元军去哪了?都在忙着自相残杀呢,谁有空去理朱元璋。

如此,朱元璋才能安心削平群雄,及至后来北伐能一举成功。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事后,朱元璋对北伐进行了总结,他说:先取山东,次攻河洛,是为了阻止关中元军救援大都。

不急着与关中军决战,是因为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都是名将,但他们彼此矛盾又很深,如果不西进,他们很难联合起来进军,如果是单独前来,就难以突破明军的防线,即使孤军深入,也难有大作为。

如果不打大都,主动西征,生死存亡之下,反而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全力抵抗,明军这时要两线作战,这仗就难打了。

出其不意先取下大都,关中诸将就没了盼头,势穷望绝,打起来就容易许多。

结果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明军闪电般拿下大都,张良弼、李思齐等果然都不战而克,省去了大量功夫。

假使当时直逼大都,北方元军必定蜂拥而至;或是先与关中军决战,王保保联合李思齐、张良弼,收其部众的话,实力就会强大不少,难打许多。

再把南征与北伐连起来看,当初那道看似疯狂的命令就容易理解了。 
朱元璋统一岭南之战的方略,可谓是高屋建瓴。

虽然老朱没有亲征,战争进程却尽在他掌握,明军将领按照朱元璋的面授机宜,没有遇到太顽强的抵抗就拿下两广全境。

顺利平定南方,又为朱元璋提供了稳定而未经破坏的大后方。

两广的财富和资源皆在控制,能为北伐前线提供更充足的漕粮供应,即使战事一时受阻,也有本钱能对峙下去。

这样看来,分兵南北的决策,既能做到不失战机,又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万全之策。

对比常遇春等诸将,朱元璋的策略才是天花板,既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体。

可以说,经过数十年血与火的淬炼,朱元璋的战略能力已炉火纯青,天下无能出其右者。

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战略家的概念。

朱元璋不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他还是个优秀的战略家。

军事家,定义是具有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的实施的人;战略家,是指制定战略方针获得战争胜利的人。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历史上就连韩信那么牛的人物,后人给他下的定义也只是军事家而非战略家。

军事家的价值体现在实际战争层面。

独创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丰富的军事知识,指挥部队作战的能力,高超的实战经验,指挥过有影响力的战役并取胜,有了这些,就能被称为军事家。

除了军事家的基本素养,战略家还需要具有极其强大的洞察力,常常能见微知著,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未来的能力。

因此,战略家必定是合格的军事家,军事家却未必都能被称为战略家。

相比军事家,战略家的作用更加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团队里没有好的战略家,就算有一大帮猛将,这个集团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这个定义,在朱元璋的南征北伐方略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顾洪武初年的南北双管齐下,只能说一切算无遗策。

事无巨细,就像朱元璋的一局兵棋推演,胡美、徐达等人所需要做的,只是一门心思照此执行,发挥出军队战力即可。

其他的,交给朱元璋。

什么是战略家,这就是战略家! 
收复大都,徐达的任务还没完成,真正的北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