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故事:用故事包装事实的技术
所属系列:学会表达:让沟通更高效
故事:用故事包装事实的技术
学会表达:让沟通更高效
进度条
0:00
19:05
这节课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样讲好一个故事。
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说是 21 世纪人才身上必备的能力之一。
故事的价值是一直被低估的,因为咱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说话要精炼」,在学校听得最多的也是道理,学的都是一些抽象的东西。
所以慢慢的,在婴儿时期很喜欢听故事,说故事的我们,长大之后,反而不擅长了。
讲故事的好处
故事特别好,能讲故事,不讲道理,这是我在近几年说话过程当中,总结的一个血和泪的教训。
因为人就是这样的,越长大越自以为是,越喜欢跟别人讲道理。虽然我们知道故事好听,故事吸引人,但是就是忍不住,经历了几次讲道理之后的失败,然后慢慢的就把这个毛病给改掉了。
故事为什么好呢?故事能让人专注,又能让人记住,这句话大家可以记住。
什么东西可以让人专注,又让人记住呢?那些让人恰当思考的东西。
而恰当思考的标准是,如果太简单的东西,它会让你觉得无聊,你没法专注,也不想记住,而太难的东西会让你走神,你也记不住。
故事是有情节的,大脑的逻辑思维会处理我们听到的一些情节,就是接下来事情是怎么发展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主角后来遇到了什么事情,跟我想的是不是不一样?
大脑会跟着故事情节去思考,而这个思考不难,也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很专注,而让我们恰当思考过的东西,才会让人容易记住。
你会发现,不思考的东西你记不住,思考不清楚的东西你也记不住,所以这就是故事能让人专注,又能让人记住的原因。
所有的故事,其实都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不管这个故事是讲亲情的、讲爱情的、讲成功的、讲职场的,每个故事都有它想要传达的价值观。
而故事好就好在,它不是对你说教,你听的时候不会觉得抗拒,你会觉得对方把事实娓娓道来。
故事同时也不会很直白的告诉你,价值观是什么,道理是什么。听的时候,你会参与其中,你会跟讲的人共鸣,你会感觉跟他在交流,在体会他的体会。
所以这是故事的好处,还是那句话,能讲故事,不讲道理。
不只是去做一个演讲,站在台上的时候要尽量讲故事,大多数表达的场合,实际上讲故事效果更好。
大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些宣传,宣传舍己为人、牺牲奉献这样的精神。可能你背一套价值观是很难的,但是你记故事是很容易的。
所以你看脑海当中有多少故事,有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有雷锋好榜样的故事,有公交售票员李素丽的故事,这些故事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力,可能平时我们都没有发现。
再小到你去应聘一个工作,面试官问你:「你为什么要选择教育行业?」
一般回答的是:「因为做教育是我的理想。」
实际上,面试官问你问题的时候,特别适合插入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这时候能够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首先,别人不会烦你,因为大家听故事的时候,不觉得时间长,只要你讲得不太啰嗦;第二,就是能够让面试官更深切地感受到你的性格,你的情绪,对你印象很深刻。
比如你可以用两三句话去讲一个自己跟教育之间的故事:我从小是个留守儿童,之所以能够从乡村考到大城市读书,是因为当时一个老师点醒了我,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所以我就记住了,长大之后,我想像他一样去从事教育行业。
这个就比你干巴巴的说一句「我认为教育是有意义的,教育是我的理想」,要好得多。
生活当中,可以讲故事的场合很多,你介绍一个产品,老介绍这好那好,还不如讲你跟这个产品的故事,讲这个产品某个特征的故事,都比你干巴巴的去讲道理,去讲特性,要好得多。
总之,故事的价值被低估了,我们生活当中,应该应用故事的一些场合,都被忽略了。
学会讲故事,你会成为 21 世纪非常有竞争力的人才。
故事的构成
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呢?
首先故事是什么?记住这句话「故事就是关于主角战胜困难,实现伟大目标或自我成长的描述」。
这句话是我看过了好多书,看到的关于故事定义当中,比较合理和实用的一个。
故事一般由两个东西组成,一个叫情节,一个叫道理。
情节指的是,这事是怎么发生的,然后前面发生什么,后面发生什么。
本来他俩是两口子,老公把老婆杀了,后来老公就逃跑了,逃跑之后,又遇到一个女的,跟那个女的好了之后生了个孩子,长大之后,这孩子成为了一个警察,发现爸爸是个杀人犯。
这些都是情节,情节越曲折,可能你听得越带劲。
故事的另外一个部分叫道理,每个故事都有它的目的和寓意,都有想传达的价值观。
最后讲完故事之后,我们会点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告诉大家,让这个故事变得更有内涵。
关于情节,最重要的就是合情合理。因为咱们在听故事情节的时候,脑子是跟着一起想的。如果情节不合理,我们肯定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所以你在讲故事情节的时候:
首先,你的角色得有发展,你不能给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之后就没了。
第二,在故事当中提到的问题得有答案,不然的话,听众听得也很难受,除非你在结局的部分,放一个开放式答案,让大家去想。
第三,情节之间得连贯,上个情节跟下个情节之间,不能毫无联系,否则听的也很难受。
这是对于情节的要求。
关于道理的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讲的道理,是主观的,只是提醒一下大家,你讲的故事情节,跟你的道理之间得有联系,有逻辑。不能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得一个那样的结论,这样的话,就属于逻辑错误了。
还有一个小诀窍,想要分享给大家。
实际上,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新道理可以讲了。你会发现道理都有人讲过,所以没有必要在故事里面,试图讲一些新的道理,教一些新的东西。
最好的故事,是能够让听众感觉到自己是聪明的,自己是被认可了的。实际上是你想把一个道理讲给听众听,但如果你能够让他感觉到,是自己被认可的话,那么讲完之后,效果就太好了。
他会觉得跟你是信念一致的,你们是一类人,你们是价值观相同的,所以这时候,他就更能够按照你说的去执行。
这是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诀窍,一个好的故事是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被认可,而不是去教他一些新的想法,去否定他。一个好故事能让听众感觉到自己是聪明的,是有力量的,是有希望的。
以上,替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我们讲的故事的定义和故事的构成:情节和道理。
设计精彩故事的九个步骤
今天这节课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这节课的精华部分,要跟大家讲:怎么样去设计故事的情节。
接下来要介绍一个「故事九步」理论,意思是说九个步骤,就能把故事情节给设计好。
第一个步骤,主角设定。
故事都是有主角的,不管这个主角是猫、狗、神话人物,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或者你自己,总之都是有主角的。
怎么样在主角的身上去展开故事,从这三个方面去想:
这个主角有什么弱点?比如他的心理弱点比较自卑,那自卑会导致他去做哪些行为?所以弱点是可以展开故事的。
另外这个主角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比如出身比较卑微的主角,他有欲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故事的主角设定。
以上,就是第一个步骤,设定你的主角,把主角的弱点、需求和欲望,去呈现出来。
第二个步骤,触发事件。
当他有弱点、需求、欲望之后,第二个步骤就是触发事件。
比如我跟你讲,我这个人很自卑,自卑到出门的时候,如果碰见熟人,都马上跑回家,不想跟他打招呼,但是这个背景交代太平了,就是一个平常事件。
这时候你就需要第二个步骤,去设计一个触发事件,这个触发事件可能是你听出了某一句话,经历了某一个事,见到了某一个人。
总之,这个触发事件让你现在的情形,变得更紧急了,让你的弱点更凸显了,让你的需求和欲望更强烈了,让你好像从平地掉到了坑里面,让你好像在洗温泉的时候进了油锅一样,所以触发事件让你这个故事讲的必要性就出来了。
第三个步骤,目标和计划。
主角接下来就会有自己的目标、计划,比如他想要得到某个东西,或者想要逃离某个东西,想要摆脱自己的某一个缺点,目标跟计划会推动他往前进,避免让他在原地踏步。
计划就是「我接下来打算做什么」,通过这个计划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这是第三个步骤,叫做去设计目标和计划。
第四个步骤,设计困境和冲突。
当主角有了目标、计划之后,他在达成目标的路上一定会有阻力,一定会有冲突,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故事才能够精彩,才能够让听众更投入。
至于阻力和冲突来自于哪呢?比如来自一个对手,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那就是你这个故事里的反派角色,这对手可能跟我竞争同一个目标,可能比我还强,可能还经常为难我。
所以对手主要是为这个故事来制造障碍的,不能让主角很顺利就把目标达成,否则这就不叫精彩的故事。
当然造成阻力跟冲突,不只来源于对手,不只是某一个固定的敌人,还可能来源于周围反对的声音,甚至是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本人。
我们有些困境确实是由自己造成的,比如先天条件也好,心理弱点也好。
所以一旦你的故事有了困境和冲突,就会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我可以跟大家去对比两个故事,大家听一听到底哪个更精彩?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我每天早上 5 点起床,晚上 12 点睡觉,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是 16 个小时,就这样坚持了 300 天,我考上了北京大学。
这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坚持每天学习很长时间,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但是这个故事还不够精彩,如果改成: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每天坚持学习 12 个小时,坚持了一年,然后考上了北京大学。
这个困难度增加之后,整个故事变得精彩多了,励志多了。它不像是一个经验介绍,更像是一个讲给大众的励志故事。
这就是咱们说的第四个步骤,叫设计困境和冲突。你的困境跟冲突设计的好不好,可能就大概率的决定你这个故事好不好听。
第五个步骤,设计一个表面成功。
什么叫表面成功?就是我有目标、计划,把困境跟挫折克服了,然后获得了成功,但这个成功不是最终的结局。
比如我之前立志考上北京大学,后来我考上了,考上之后,我以为一切好了,但实际上接下来出现了意外。
第六个步骤,出现意外。
这个意外导致你的整个任务的困难程度又加深了,比如又来了一个新的对手,本来已经是市场第一名了,结果没有想到一个新的品牌出现,迅速把我们的市场给抢占了,或者说成功的过程当中,本身就有隐患。
我原来的目标和计划做得不对,原来我以为挣到钱就是成功了,我以为我的人生就已经达到顶峰了,后来我发现说我的健康出了问题。
所以这就是表面成功之后的第六个步骤,出现了意外,导致困难程度加深。
第七个步骤,设计一个彻底失败的环节。
你也曾经风光过,然后又遭受到了意外的打击,人生落到了一个谷底。
在这个时候,你应该是承受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失败,让人感觉到好像毫无希望了。
所以这是一个彻底失败的环节,那这个环节可能听众就会很受触动,会觉得好惨,好像他们的人生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所以这是第七个环节,设计一个彻底的失败。
第八个步骤,设计一个结局。
结局是什么?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可能是个喜剧,也可能是个悲剧,可能出现了转机,从此人生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坦途,也可能是在最终的对决过程当中,失败了,一个妥妥的悲剧。
但一般情况下,让听众看到希望,他们才能跟你的心灵产生共振。这个我在前面提醒过了,但也不是说悲剧就不行。
所以这是第八个步骤,叫做设计一个猛烈的结局。
第九个步骤,点出主题。
主题可以是主角的成长,比如开头的时候,他相信什么,知道些什么,有什么错误。到结尾的时候,他又学习到了什么,人生又走上了一个什么新的境界,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去思考。
还有就是主角在实现目标时候的一些经验,和没有实现目标的一些教训,都可以作为主题来跟听众分享。
听完了你的故事,这时候再听你分享的主题,他认可和共鸣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这是我们整个故事环节的设计,咱们来重复一下这几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咱们首先有个主角,主角有弱点、有需求、有欲望,这是他之所以是主角的原因;
第二个环节,就是去设计一个触发事件,让这个故事好展开;
第三个环节,主角的目标和计划;
第四个环节,去设计困境和冲突,这个决定了是否精彩;
第五个环节,可以让他表面成功一次;
第六个环节,让他再遭受一次意外,让困难的程度加深;
第七个环节,让他彻底的失败毫无希望;
第八个环节,就是结局,这个结局可能是给他转机,最终让他实现了理想,也可能是失败等等,总之得有一个结局,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把主题点出来。
实际上,每个环节你都设计一遍的话,你的故事会变得很长,很有可能都是一个短篇小说了。
所以说,如果在一个短时间内,我们要讲一个故事的话,不必要非得把这九个步骤都说到,主题部分你是肯定要说的。
但是比如看似成功、表面成功和彻底失败,你可以只说一个;触发事件,你也可以说和不说。
总之,这九个故事的环节,不是每一步都要讲,你可以根据时长,根据你所需要的故事精彩程度去组合,就好了。
如果你想讲得更精彩一些,你的时间也更长,你可以多设计一些困境跟冲突,光困境跟冲突这个部分,就可以去反复讲。
所以这个得看你自己的需要去设计,但一般,如果你的故事包含主角的欲望、弱点,主角的目标计划都有,困境说得很清楚,而且很精彩,也投入了感情去说,然后到最后,结果也有了。包含这几个大步骤,这个故事就已经很完整了。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怎么样设计一个精彩故事的九个步骤」,叫故事九步。
故事从哪里来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成为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
谁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谁就会特别有趣,别人就愿意跟他交流,跟他说话。
那故事从哪来?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直接经验,自己的故事是最好讲的。
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成为所谓的「有故事的人」,而你的故事,一定符合之前讲的故事九步。有了故事九步,才能称之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所以一个平坦的人生,可能是没有什么故事的,一个普通的人生,可能也没什么好讲的。
但凡好莱坞大片,或者精彩的小说,都有「故事九步」当中的某些步骤,或者全部的步骤。
所以第一,你要给自己身上去找故事;第二,周围朋友同事的故事,你要注意去发掘;第三,行业当中也有一些特别厉害的人,可以去多注意一下人家的故事;最后,历史名人故事这一类,也可以成为你说话的题材。
小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第一,故事重要性;第二,故事的定义和结构,第三,故事九步,怎么设计一个精彩的故事。
日常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讲一个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故事,给你身边的人听,你的孩子也好,父母、朋友也好,想想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吗?
下节预告
下一节课要跟大家介绍的是,通过重复,让你说的话成为经典。
推荐视频:【TED 演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https://pan.baidu.com/s/1rpiB1DSxk5zL85A5UqK7hg
点击查看下一节
重复:巧妙地重复你的观点,复活观众的注意力
赞同 21
目录
2 评论
学会表达:让沟通更高效
刘媛媛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