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顶部

3怎样在职场快速晋升?

所属系列: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第五章 实践你的认知

怎样在职场快速晋升?

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

有些人工作很多年,却依然泯然众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比江湖还要残酷,再怎么残酷,也符合生物界的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如果把公司当作个体,同样符合自然选择学说。职场更像是大自然,充满了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

我们在职场中,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里整理了一些职场思维原则。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年前,我去一家有着几十万员工的大公司面试一个管理职位,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集团副总裁和我谈了半个小时,面试结束前他最后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虽然这句话并没有影响我进入这家公司,但我还是花了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问我这句话而不是别的问题,因为面试过程中,我没有很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只是表达了一些事例证明我的工作能力很强,什么岗位都可以做,既可以做技术研发工作,又可以带团队,创过业。

直到几年后我才忽然想明白,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职业定位,二是目标设定。这两层分别代表着横向和纵向。

1)职业定位。

我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又可以写程序,从前端到后台开发,从设计到实现,从 UI 设计到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从开发到运维,一个全栈工程师似乎无所不能。几十个人的团队也管理过,能文能武,只要公司有需要,可以做任何岗位。

这是一种典型的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思维方式。

假如身在美国的你有一天想买个武器防身,跑去超市看看有没合适的,结果看到有个新武器号称是集合了砍刀、锤子、机枪、手榴弹、喷火器、连环弩多种武器于一身,价钱只是比常规武器贵上一点点,无论有电没电都能用,拥有它就是天下无敌。你会买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怀疑它的功效和实用性。

换在企业用人也是一样,如果你什么都能做,也可能什么都做不精。如果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最想做什么,企业怎么能把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2)目标设定。

一个人没有目标容易迷茫,举例来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这个「成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成功,是世俗(物质)的成功,还是你内心世界(精神)定义的成功?

没有目标的人生轨迹,是听天由命,走到哪算哪,这是一种对自我不负责任的体现,是思想上的懒惰。

假设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从不思考,有班就上,什么工作事少钱多离家近就换什么工作。五年时间换了六份工作,其中跨越四个行业,做过五种不同的岗位。

还有一种人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目标清晰,要在三年之内做到行业专家,五年之内做到行业 Top3 公司的高管。并且把如何完成目标的计划进行分解成每个月的目标。

那么哪一种人会在职场上胜出呢,答案显而易见是第二种人。且不论第二种人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至少这种人目标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不能促进目标完成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弃。即使不能达到目标,也离目标不远。

这两种人代表两种极端,80% 的人是在两种极端中间。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动手多动脑。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实现战略胜利,往往有时候要牺牲部分利益,去获得战略胜利。战略是一种长远的规划,是远大的目标,往往规划战略、制定战略、用于实现战略的目标的时间比较长。

你的职业规划就是你的战略,多思考你想要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性远高于你去学习工作技能。

职场时间差思维。

如果你可以收到一笔钱,如果是立刻就拿能有 1000 元人民币,如果是一周后拿就能有 1100 元人民币。你会选哪个?

精明的人和智慧的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对于时间和收益之间的态度上。精明的人会计算当前的收益,盘算着哪件事情收益高就做哪件事情。智慧的人会计算未来的收益,如果确定后就会让自己变成「单纯的傻子」一样坚持完成目标。

薪水和福利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你表现的足够优秀,不需要你主动提加薪,老板会主动帮你加薪,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千万不要有给我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情的想法。

如何正确的与上级打交道

上级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脾气古怪,难以伺候。总是蹦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看不见员工的辛勤付出,该加薪的时候不加薪。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还没有找到和上级打交道的正确方法。

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知道上级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你知道上级有什么事情发愁吗?

如果你站在上级的角度,会怎么评价你?

如果你站在上级的角度,希望你有什么样的表现?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没有想过,也不知道答案,你就会发现,即使做了很多工作,不一定就能让上级满意,自然也不会得到上级对你的肯定。

我们来试着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和上级打交道的常见场景,无非是上级找你安排工作或者你找上级解决问题两种。

上级安排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任务,如果有任何疑问,尽管问出来。并且定期进行书面汇报,上级会不会看另当别论。

当你找上级解决问题的时候,请记得一定要想好至少三个可行的方案,而不是只提出问题。

上面几个问题中,最关键的还在于你是否站在上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企业中,下属和上级的关系类似于创业公司创始人和风险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风险投资人决定一家公司是否要投资的评估标准,不是看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数据。更多的是看创始人的思维模式和激情。而追投的标准,是要看真实业务数据的增长是否超出投资人的预期,光符合预期还不够。

同样的,在上下级关系中,上级选择你完成某些工作,类似于投资人出资投资创始人,在你完成工作之后,上级根据你完成工作的质量来决定你的绩效、晋升、加薪。

站在上级的角度来思考业务该如何开展,看待事物的角度要全面而不是仅仅的孤立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把事情做得更好

下班前问自己一句,今天的工作虽然完成了,但是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假如你明天要交一份当日的业务数据报表给上级,数据已经分类整理好。你看着时间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正准备点击发送邮件的时候。你忽然想起要不要再看看报表再发送。

你试着假设自己就是老板,换个角色来看这封邮件。看着看着你就会有许多意见和不满在脑海里出现。

例如,打开邮件的时候,正文内容只有「老板,你要的数据请见附件」寥寥数字。于是你的老板只好轻抬贵手,点击附件,然后再打开,这样不仅增加了老板的工作量,还浪费了老板的宝贵时间。

好不容易加载完数据,进入眼帘的是一堆令人头大的数据,老板的心情又差了几分,于是你辛勤整理数据的功劳又被抹杀一点。不过老板就是老板,叹了口气然后打开你昨天、前天、大前天等发的每日业务数据报表,把数据都放在一起设置几个公式,拉几个图表。

业务数据变化趋势,直观的图表和简短的分析,才是老板最想要看到的内容。

每天下班前多花点时间,回顾当天的工作,有没有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改进的地方,日积月累下来,你的成长之路会远超他人。

职场红线不要碰

不要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没有一个古代皇帝会喜欢那些分封的藩王,藩王还是皇帝封的,说不定哪天还会造反。

公司老板不喜欢小团体的原因在于,如果有一人离职,小团体其他人也会跟着离职,影响公司业务。小团体的危害在于,容易破坏内部团结和平衡,并且容易形成阻力,小团体也是负面情绪和谣言的发源地。

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所有的职场新人都会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和同事交朋友。

不打听他人薪酬,不讨论薪酬。别人的薪酬,不知道比知道要好,比你少,你不见得会开心,但是知道别人比你多,你反而会不开心。私下讨论薪酬,是任何一家公司的红线,不能触犯。

办公室政治难以避开,明哲保身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力说话,当你的工作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伤到你。

如果一定要站队,请站在公司这一边。

小结

市面上有许多职场书籍,有许多的做人做事的方法,这些方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源自于几个基本原则。

本文分别从个人、上级、同事三个维度来讨论职场进化的基本原则。

一个人在职场的进化,并非来源于一些做事方法的改变,而是来源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让他人在职场认可你,关键在于你对他人而言是否有价值。你能够帮助上级快速晋升,并且确保你做的每件事情都能为公司带来价值,那么你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的不是进化,而是适应。只有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生物,才能存活下来。

备案号:YXX1yvBYPjOt2arGK4Srpwz

编辑于 2020-05-14 00:05 · 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下一节

几个步骤就能让你成为沟通高手

赞同 149

目录
21 评论

突破认知瓶颈:给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升级

行距共同体 等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由AIX智能下载器(图片/视频/音乐/文档) Pro提供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