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笔记
所属系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笔记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但是每个有世界观的人都懂哲学么?这就不一定了。所以,人人都有世界观这句话是对的,人人都懂哲学这句话就是错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3.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
4.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其余的说法,诸如哲学是科学的简单相加、哲学是科学之和、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2)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红领巾提示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叫精神和物质的问题,或者意识与物质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谁是老大的问题)
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认为思维能够帮助认识物质,那就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帮助认识物质,那就是不可知论。
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不仅认为思维是第一位的,还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强调人的内心的作用,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①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②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
③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④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⑤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红领巾提示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找关键词,「我」「心」「 观念」「人」,这些词汇都是有主观性的,所以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① 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② 万物皆是一理。(程颐)
③ 世界是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的异化。(黑格尔)
④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⑤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红领巾提示
1.简单来讲客观唯心主义就是把除了「心」「自我」之外的一种精神或者思维或者其他(反正就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比如上面的例子,道、理、上帝既不是来自内心,又是一种说不清楚存在还是不存在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就是把它们当本原。
2.「唯物主义者」与「无神论者」的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还有可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2.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一种或者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把水、火、气等视为世界本原。
比如「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比如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它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比如原子是「宇宙之砖」这样的说法。这是近现代由于牛顿力学、天体运行学等科学理论的出现而产生的哲学。那时候的人们刚接触科学,就把一些外在客观体的力量看得无限大,认为它们就是世界的本原,这样就把事物看成了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
主要缺陷:
① 机械性;
② 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③ 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马克思主义
1.给马克思定个基调,千年伟人。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红领巾提示
公共基础知识考查的确实是广度而不是深度,就连严谨的马哲体系个别题目也会出现争议。比如 1848 年马克思写出来了《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是 1859 年正式出版的,时序是不是颠倒了呢?但是答案就是这么写的,你就这么背就行。公基主要是靠硬背,它怎么写,你就怎么背。
3.内容及思想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红领巾提示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
(2)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5)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5.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五、唯物论
1.定义
唯物论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那就是世界是物质的。列宁对物质下了一个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意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可以理解为物质是第一性的);
坚持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物质可以被我们认知);
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物质和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红领巾提示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的性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的性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③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要知道这句话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比如刻舟求剑,认为船一直没动,这就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还有个比较经典的故事,慧能大师到法性寺,两个小和尚在争论旗幡之所以会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就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子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你俩别争了,其实是你们的心在动。」慧能的说法就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唯心主义。
3.运动和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比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坐地日行八万里)
(2)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也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静止的作用:运动的量度。(怎么判断运动,要有一个相对的参照物,因此静止有运动衡量尺度的作用)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概念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2)关系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认真学习,一转眼三个小时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我去旅游在景区排队等着上公共厕所,十一长假,排队的人爆满,感觉度日如年。
5.意识
(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意识产生的三个环节
① 由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
② 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 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红领巾提示
一定要记住,意识一定是和人相联系的。动物无论多么高级,可以说它有心理变化,但不能说是有意识。
(3)意识的本质
① 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② 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红领巾提示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见仁见智),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人工智能最近几年叫得很响,要知道,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
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相应的方法论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叫能动作用)
①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比如我鼓励自己「一定要上岸」)
②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 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比如望梅止渴)
④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
红领巾提示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但是无法创造、产生物质。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 从实际出发,认识把握规律;
② 实践;
③ 依赖物质条件、物质手段。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7.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六、辩证法
用一句话概括唯物论,那就是世界是物质的。那什么是辩证法呢?两个词,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当你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能把这个事物和另外一个事物联系起来,并且认为事物是向前发展的,那么这种观点就是辩证法。联系和发展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整体和部分
所谓整体,就是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
(2)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
3.发展
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通俗来讲发展就是两个词,运动,变化。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4.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同样的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举个例子,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来讲,他们普遍社会阅历不多,工作经验不足,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学生也划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而且每个学生还有其不同的特点,比如性格上面千差万别,兴趣方面也是不一而同,特长方面也不是完全相同,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意义:承认矛盾普遍性是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红领巾提示
1.为什么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呢?说一个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那就是白马非马。马有什么特点,脸长、尾巴长、四条腿,那白马也有这些特点,但是白马还加了一个自己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它是白色的。白马的所有特点中包含了马的所有普遍性特点,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对应的方法论: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红领巾提示
怎样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主要矛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的主要方面)。
2.主要矛盾的关键词主要有重点、中心、关键、核心、基础等;
矛盾主要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本质、主流、方向、大局、实质、总的来说等。
(4)内因和外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例:「打铁还需自身硬」体现的就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5)矛盾的解决方式
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形成新的事物。(注意,矛盾的解决形式不包括矛盾双方长期存在)
5.质量互变规律
首先要注意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区别,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另外还有否定之否定规律(下面会具体介绍)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红领巾提示
量变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数量上的积累,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有一种需要特别注意,就是顺序上的变换,比如田忌赛马。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6.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的含义就是变化。比如麦种种到地里,种长成麦苗了,就是否定,麦苗长成麦子,又是一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先是肯定麦种,到了麦苗是一次否定,到了麦子又是一次否定。
(1)辩证的否定观(意思是说不能全盘否定,而是有选择的否定)
①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 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
③ 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简单来讲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 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② 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周期;
③ 从表现形态来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则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又要对发展中的曲折性有充分的准备)
7.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夸大必然性的例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夸大偶然性的例子:守株待兔。
(2)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表面的,可以直接感知。
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红领巾提示
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它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原因和结果
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
(4)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总结:
辩证法所对应的一个词汇就是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就是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七、认识论
1.认识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也叫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要依托现实条件)、自觉的能动性(主动去做)、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前人基础上实现的,比如平时所说的科学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的);
(4)基本形式
① 生产劳动实践;(这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②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政治实践)
③ 科学实验。(科学文化实践)
红领巾提示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科学实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地位日趋突出。
(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③ 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6)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2.认识的本质
(1)认识发生的基础: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认识的本质
①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3.认识路线
唯物:从物到感觉、认识;(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
唯心:从感觉、思想到物。
八、历史唯物论
1.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前面都加上「社会」二字就可以了。
①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红领巾提示
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简单地来讲,纯手工生产和大机器生产,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比如我国中西部地区就没有沿海地区发展先天优势好。
②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包括感知、情感、情绪、心态、习俗等。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法律、道德、宗教、艺术。
同时也可以进行另外一种分类,社会意识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这两类如何区分呢?就是看是否反映经济关系或阶级关系。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艺术等。非意识形态包含自然科学、逻辑、语言。简单来讲,就是非意识形态不会因为国别、阶级、信仰不同而发生改变。在中国 1+1=2,美国也是 1+1=2,但是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信仰也不同。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唯心史观。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等性;(很爱考恩格斯的一句话,经济落后的国家仍然能够在哲学上演奏第一小提琴)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反作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①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红领巾提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也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生产工具。
同时,生产管理和科学技术也属于生产力范畴,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a.生产关系从静态上看,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b.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
③ 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③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④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方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体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⑤ 社会形态: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是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历史范畴,就是这东西不是从来都有,也不是一直都有,原来没有现在有,以后不知道有没有)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不同阶级的基础,也是阶级划分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3)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5)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2)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发展,但是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九、哲学知识扩充版笔记
1.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例:天不变道亦不变)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例: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5.从内容上来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6.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个是近似的真实的反映,一个是虚幻的反映。如果说「错误意识源自主观」,要知道这个论断是错误的。
7.整体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独木难成林——整体统帅部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部分制约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8.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因素
(1)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
(2)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
(3)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9.社会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10.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它是否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不是以出现时间的早晚来界定的,而要从以下角度理解: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代表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2.质变与量变的区别与联系
(1)特点
量变的特点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结果
量变的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质变的结果: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3)辩证关系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 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3.认识的总特征是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认识具有无限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再到实践,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认识具有上升性。
14.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1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主要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例:太阳东升西落是感性认识,地球每天自转就是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理性认识必须上升到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由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16.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真理指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因而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并没有穷尽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认识。同时,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和近似正确的反映,并不是完全彻底和绝对精确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或两种不同的属性。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17.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18.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和谬误在认识过程中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真理也就无所谓谬误,反之亦然。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19.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的特性:可知性、客观性、普遍性、可利用性。
红领巾提示
人类可以「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规律、改变规律」。
20.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确定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其他标准;
(2)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3)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实践不能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不确定性
(1)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局限性;
(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3)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2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22.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23.阶级的实质是阶级剥削,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24.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分析阶级社会中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5.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阶级范畴,国家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26.社会形态的分类: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人类社会可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红领巾提示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7.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28.个人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其中,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
29.当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取向,这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