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1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接近自己喜欢的人?

所属系列:漫长人生告慰书:就深入生活问题,答友人

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接近自己喜欢的人?

漫长人生告慰书:就深入生活问题,答友人

关键词是「保护机制」。

无论人是多么具有社交属性的生物,终究还是一个人独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让自己免受伤害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人类进化到现在,生命安全的威胁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内容,最终可以摧毁我们的是很多抽象的东西,比如意志,情感,情绪。下面举个例子大家体会,从中可以看出较身体伤害,精神伤害的毁灭性。

这个例子不记得是在哪看到的,但至今仍很触动我:

正值圣诞前夜,男人出差飞回家,要和老婆孩子团聚,不料路遇飞机险些坠毁,所幸机长经验丰富,安全迫降,男人死里逃生。他情绪异常激动地以最快的时间回到家中,跟家人复述了一下这惊心动魄的过程,结果得到的却是冷漠的回应。没有人给予他过多的关注,听完故事继续拆礼物。男人此时的内心是崩溃的,瞬间瓦解的,他走到窗前,跳楼自尽。

坠机这么令人恐慌的经历都没能打倒这个男人,但情感上的被忽视却在转眼间就摧毁了他。所以情绪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是独一无二的,在生命中的分量极其重。而正是因为情绪无可取代的位置和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发展出了自适应的保护机制。

保护这个概念的存在自然是在恐惧害怕的时候出现,每个人害怕的对象可能不尽相同,保护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就拿害怕靠近喜欢的人来说事儿吧,我能想到的保护机制如下:

一、选择「尽可能地回避」

逃避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保护机制,没有必要贬低它的效能,遇到危险(可能会被伤害)的时候,逃走当然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近乎本能的反应,无可厚非,只是,它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逃避看似远离了危险源,但其实每一次的逃避都是强化,它会让你觉得即将要面对的危险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你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过程,就导致你觉得会预感到的危险在你的脑内通过想象不断膨胀,日积月累,就变成了你永远也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逃避这种行为本身会让令你害怕的事物被逐渐地妖魔化,这是逃避最大的弊端。

我们常常说的回避型人格,就常常会有这样的表现。

我有一好多年的朋友,是个姑娘,我们都是学心理学的,所以平时聊的挺深的。她一直母胎 solo,不是没有碰上过自己喜欢的人,而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规则——

「无论我多么喜欢一个人,多么渴望恋爱,我是绝对不会主动的,绝对不会。」

第一次听到一个和我这么亲近的人说这样的话,我挺难相信的,我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那么喜欢的情况下,竟然就是无法迈出那一步。

所以我特别清楚地记得我追问过——

「你的意思是,就算是你因为没有主动,而错过一个人,你也还是不会主动是么?」

我以为她至少会稍微犹豫一下,但是她特别特别坚定地跟我说,「我不会,因为主动这个行为,对我来说太危险了,我承受不了。」

而她喜欢的那个男生,好巧不巧,也是一模一样性格的人。

我说你们这真是死磕到一块了。

过了很久,我都忘了这个事儿了,得半年之后了吧,她有一天突然给我发信息说,「瑞,我们在一起了,他先说的。」

我当时特别替她高兴,心里也暗自唏嘘,原来她真的可以为了保护自己,坚决不主动靠近喜欢的人。

听起来是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吗?对我朋友来说是的,可是这个等待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她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也要保护自己。最终等来了对方的勇敢,想必那个男生也突破了自己的安全感边界,才能做到吧。

后来我们仨一起吃过饭,我口无遮拦地问过这段历史,男生是怎么做出主动走出第一步的,他说:「我更恐惧孤独终老,错过的代价,是比我承受危险的代价更大的。」

所以能够有更恐惧的力量支配,倒像是一种幸运,如果保护自己的力量过于强大,任何人走进自己心里的可能性,都是零。

二、将「对人产生爱意」这种情感一股脑剥离体外

很多人在为了让自己免受伤害这个问题上采用「全或无」的解决方式,既然喜欢上别人会有可能受到伤害,索性我不再付出真心,也就不会有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了。似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个手术,把「产生感情」这个器官彻底剥离了。而事实是,你在用压抑这种方式来获得免疫情感的假象。

压抑是很可怕的过程,即使你意识没有在处理这方面的信息,也不能避免这个过程在你脑内被加工,你忽视了大脑的不可预测性和自动解读信息的能力。压抑是什么,你把接收到的东西按下不表,可是它不会就此封存,而是会不断发酵,渗透到别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正常生活,直到某个导火索点燃这积聚了许久的无名之火。

人真的能做到这种「精神手术」吗?

我在咨询中见过太多了。

人在什么时候感觉最安全呢?答案是,连自己都骗的时候是最安全的。

当我们反复地压制某一种想法的时候,它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而是慢慢渗透进了无意识中。

你怎么知道某种情绪进入了无意识呢?

你可能经常做一些情绪丰富,但是剧情混乱,完全搞不懂逻辑的梦,这是无意识;

你可能经常有一些自己无法解释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很容易被一些「不至于的事儿」惹恼或者低落,这是无意识。

为什么要压抑进入无意识呢?多半是因为「对人产生爱意」被你的情绪系统判定为了「危险信号」。

所以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想到「喜欢上一个人」或者「接近一个喜欢的人」时,你的脑子里同时跳出来的是什么。

也许是之前付出真心,反而受到的伤害;

也许是面对喜欢的人,就会不自觉产生的自卑;

也许是想到可能会被拒绝,产生的羞耻感、尴尬和刺痛感。

这些都足已使一个人关停自己的爱情。

我曾经有一个要好的咨询师朋友,我们俩简直就是不同性别的同一个人格的两个版本,所以特别有共鸣。一度,我以为这样的友谊可以一直默契下去,但我没想到他有一天也关停了对我的友情。

他有过 3 段感情,第一段是被动的,第三段是被动的,唯独第二段,是他主动的一段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其实具体没发生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只是他的爱意浓度,在这一段中,是爆发式的。

对于一个回避型人格的他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个在专业层面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人来说,能够看到他完全释放自己,表达自己炙热的情绪,是挺不可思议的一个事儿。

只是这段感情烧得太旺,灭得也太快,对方是比他还要回避的人,所以异地之后,就主动提了分开。

我朋友就,蔫了。

他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情绪旺盛地跟我分享关于他的一切,说自己现在恋爱好开心,好幸福。这段感情也普照到了我们的友谊,他的阳光也在我低谷的时候帮我撑过去了。

可是他失恋之后,真个人都萎靡了,不是单纯失恋带来的创伤,而是又启动了他之前的回避模式。

他不再喜欢分享自己的情绪,不管我怎么问,都不再多说一句。

我们还在一起工作,但是就只能聊工作了,他似乎做了某种决定,就是彻底把自己的情绪系统关闭,我也理解,因为这样是最快感受到安全感的方式。

但是我也担心,因为再到后来,他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时候,他自己其实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压抑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我能做的,就是不再逼问他,直到他自己准备好再次开启情绪的门吧。

三、豁出去好了

有些人则选择了背水一战:就豁出去表白,死就死了,受伤害就受伤害了。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惨不忍睹,但好过逃避和压抑,因为你正视了自己的情绪,它爆发在了它应该发生的时刻,就好像肿瘤的切除,狠心的一割是为了不要扩散,而不是为了一时的表面安然无恙。我们通常说跟自己相处,怎么处?最重要的媒介就是通过自己情绪的表达。快乐就要笑,伤心就要哭,生气就要发怒,嫉妒就要斜眼看人,当你不去欺骗自己,保持行动和情绪的一致时,才是你开始慢慢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的过程。总是中断情绪的表达会摧毁你的感知系统,憋成内伤。

但每「豁出去」一次,真的都是自损八百啊。

这里也自我暴露一下,几年前,我就是这种一副无所畏惧的状态。

有好处,就是我从来没觉得委屈了自己;

但是弊端就是,我会变得易怒,也就是另一个极端,我一点委屈都不能有。

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变得很焦虑、很敏感——

外卖员稍晚一会,就会生气;

滴滴司机停车位置只要稍微偏离,我就会生气;

朋友迟到了,生气;

工作交接没按我的要求,生气。

这些事儿的确是会让人生气的事儿,但是程度不应该是那么强烈那么伤身体的。

我那段时间体检,身体亮了很多红灯,医生嘱咐我注意保持好情绪,我当时也觉得挺讽刺的,一个情绪调节的专业工作者,没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在豁出去和绝不说之间找到一个你可以往前走的平衡。

四、建立自我评价系统

这可能是一个终极的解。害怕接近喜欢的人会造成的伤害,最棘手的就是担心死了自己在对方眼里的形象以及对方给你的评价,你将自己的生死大权卑微地交到了对方的手上,是时候拿回来了。自我评价系统的建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敏感化」,这是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的一种方式,比较抽象,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控制来达到除自己之外的周遭都被削弱敏感性的过程,其中最简单可操作的一个环节就是自我暗示。方法如下:

在自己脑子还清醒的时候客观评价自己,找到一处自己觉得特别牛逼的优点,比如「我架子鼓打得很屌」,并在脑子里形成一些与这个自我暗示相关的一些炫酷的画面,建立联结,比如自己花式虐鼓的时候帅得不要不要的侧脸。然后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在见到之前腹式深呼吸直到自己心率稳定,同时默念「我是一个架子鼓打得很屌而且侧脸帅气的小鲜肉」,脑子里同时回顾那个自己之前准备好的画面,觉得自尊值要高到爆表的时候开始与自己喜欢的人接触的过程。

说这个例子的方式有点没正型,但真的管用。当然这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客观分析自己的时候真的啥引以为豪的优点也没找到,这个时候你该干什么?赶紧学点什么吧!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过程,老生常谈,知乎勤劳的各种教技能的苦口婆心,别辜负了,随便找一个开始,你就成功一半了。你连自己都不喜欢,可不害怕接近喜欢的人让人家发现你真的没什么好喜欢的么。

去敏感化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巩固地进行,不用在一次练习里逼自己太紧,而是在自己目前能够承受的范围,稍微提高一下标准地挑战一下自己就可以了。

关键还是要把这种练习作为一个日常的习惯,最终才能把自我欣赏的形象印刻在你的瞬时记忆中,在你接近喜欢的人时能够自动化调用出来的素材,而不是搜索半天,查无此人的结果。

那除了「去敏感化」,真正实现对自己的喜欢还要克服的是两个心理层面的根本问题,一个是安全感,一个是价值感。

如果你既有安全感,也有价值感,还是不敢靠近自己喜欢的人,我觉得大概率这就是你的一种生活方式,无需改变。

但如果你自我审视之后发现的确存在安全感和价值感的问题,那么剥去表象的外衣,好好来理解一下自己在安全感和价值感方面的缺失,是更核心的关键。

安全感我们刚才聊了很多了,说白了就是你总觉得不安全,有危险。提升安全感的方式绝不是不停地给自己增强保护罩的厚度,它会让你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萎缩;真正的提升安全感的方式是,给自己感受危险和应对危险的机会。

因为生活不总是能够在你做好的准备中发生,有很多意外。

害怕靠近喜欢的人,就能保证永远不会靠近喜欢的人吗?

万一喜欢的人太厉害,Ta 用了你根本无法察觉的方式,靠近了你呢?等你意识到的时候,Ta 就在身边了,也就是危险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出现在面前了。

如果我们提前做过应对危险的练习,你对危机的感受性就会钝化,那么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么多问题,可能都不会出现了。

最后是价值感,其实很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大家经常在网络上进行自我探索和能力提升,为什么这种方式对自我价值感的帮助其实不是很大呢?原因就在于,你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而做出自我提升的努力。不同的动机,相同的行为,结果很有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错误动机:我只有足够优秀了,才有人喜欢自己

正确动机:我想要努力提升,是因为我想要这样,我值得这样

这两种动机,将会导致你的自我提升是不是能够真正提升自我价值感。

第一种会给你错误的暗示,也就是没有提升的你自己,就是不值得被喜欢的。客观上讲,的确,如果自己没有任何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会削弱你的魅力,但因果关系不要搞错。是因为你有太多不安和对自己的不接纳,所以你根本不敢去做任何自己喜欢的尝试,自然也就没有擅长的事情。或者哪怕在外人看来你擅长的事情,你自己也仍旧会觉得是不够好的。所以终究是你看自己的方式,决定了你是否有魅力,以及你喜欢的、你擅长的,能够被你看作是你的魅力。

所以试着多找一下第二种动机的感觉,它是能够指引我们找到那个喜欢自己的方式。

你只要打心眼儿里喜欢自己,我一点都不担心,你会害怕接近你喜欢的人。

补充:有人问怎么提高情绪表达?其实蛮简单的,我认为重要的有两条:

1、 识别自己的情绪(自我指向)

当自己处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之中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因为某某人拒绝了我的好意,虽然她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我的感觉听不爽的,怎么个不爽法呢?我想想。先是有一点无奈,我已经邀请好几次了,怎么都不给个面子;然后有一点生气和愤怒,她怎么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后夹杂着一点自我否定,唉,我也是没出息,自己给了她这样拒绝我的机会。」回顾一遍之后,情绪被得到了确认,这个本身就是情绪表达的一部分,提高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完事儿之后,你的状态差不多是「哎,感觉还蛮好的」。

2、交流自己的情绪(他人指向)

为了保护一些脆弱的人不受二次伤害,情绪交流还是在关系不错能让你有安全感的人群里尝试,而且是单独进行,尽量避免在集体活动中尝试情绪的交流。比如正和一个朋友进行对话,对方说的话引起了你一些情绪反应,别憋着,讲出来。

「某某,你刚才那话的意思是这件事不是他有问题,是我太小心眼儿了?这也有点太武断了吧,我不太舒服哎。。」

「哦哦,不好意思,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这样啊,有点道理,下次把话说全好不啦。」

「sorry!」

交流自己情绪的作用有很多,一方面是用更真实的自己和别人沟通,使交流更有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是让你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中更明显一些,你有原则和底线,别人应该尊重,不能肆无忌惮地表达,这是交流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尊重。当你不惧怕将一部分有必要的情绪表达出来的的时候,你还能感觉到自信,真的。

备案号:YXX13weGOONSwmeA4lSB4p2

编辑于 2020-07-24 11:03 · 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下一节

如果你遇上更好看、优秀、价值匹配的人,会离开现任吗,为什么?

赞同 113

目录
3 评论

漫长人生告慰书:就深入生活问题,答友人

暗涌 等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由AIX智能下载器(图片/视频/音乐/文档) Pr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