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 浅色 自动
顶部

3没有尸体的凶杀案:碎木机杀人案

所属系列:看不见的罪恶:自然的莫测和人类的伪装

没有尸体的凶杀案:碎木机杀人案

看不见的罪恶:自然的莫测和人类的伪装

今天的这个案子是美国一个非常经典也很著名的碎木机杀人案,其实案子本身并不是用碎木机杀人,只是大家惯常称它 The Woodchipper Murder Case,所以我也沿用了这个名字。

这个案子发生在 1986 年 11 月的康纳狄格州(Connecticut)一个名叫新镇(Newtown)的城市。

01
1986 年 11 月 18 日的晚上,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康纳狄格州的中部城市。这场暴风雪不光刮倒了树木房屋,还带倒了电线,这让整个镇陷入了黑暗。

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政府派出了道路维护工人清除路上的积雪,这雪下的真是够大,工人们前脚刚清理完一段,后脚就已经又铺上了一层。所以连着好几天,工人们都没日没夜的开车铲雪车在路上铲雪。

11 月 21 日这天凌晨 3 点半,一个道路维修工正在路上洒沙子铲雪,忽然看到有辆卡车停在湖边的路上。这辆卡车后面拖着一台碎木机,一个男人站在车旁,低着头不知道在干啥。

图 1:扫雪工人在路边看到的碎木机

加载中…
图 1:扫雪工人在路边看到的碎木机

这里可能有对碎木机不太了解的同学,简单科普一下,美国工人一般修剪树木时,如果砍下了比较大块的树枝或者树干,就会用碎木机把它们打成细碎的木屑,来年春天的时候铺在树下或者花园里。

当这位维修工路过那个男人时,男人抬头看了他一眼,还冲他招了招手。维修工当时觉得有些纳闷,「这大冬天的还下着大雪,路上都几乎没有车,一大早谁会开着个碎木机出来呀?」

大概十天后,1986 年的 12 月 1 日,新镇的警察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个私家侦探。

私家侦探说,不久前有个女雇主找到他帮忙调查一个案子,可是最近连着好几天都联系不上人,他有很不好的感觉,觉得她可能出事了,希望警方能介入调查一下。

警方当然觉得很莫名其妙,你是谁呀?你跟这俩人有什么关系吗?你凭什么说这个女的失踪了?她没有家人吗?她自己家人为什么不报警呢?

私家侦探在电话里显得很着急,他说女雇主名叫 Helle Crafts,他知道 Helle 本来有计划在 11 月 19 日这天去老公的妹妹家,可是打电话问过之后,却得知她一直没有出现。然后他在 Helle 的工作单位附近找到了她的车,却不知道人去了哪里。

警方说,那也许她坐朋友的车离开了,也许她找别人玩去了?

Mayo 很坚决的表示,不可能!因为他不是唯一一个对 Helle 的去向感到疑虑的人,Helle 的朋友们都找不到她,大家都开始担心了。 他怀疑 Helle 已经死了,而凶手就是她的丈夫,Richard Crafts。

02
在 Mayo 的坚持下,警方了解了一下 Helle 的情况。原来 Helle 的职业是个空姐,她长的非常漂亮,一头淡色的金发使她的皮肤显得更加白皙,笑容也更为明艳。

图 2:Helle Crafts
加载中…
图 2:Helle Crafts
Helle 其实是个丹麦人,从小性格活泼,特别擅长与人相处,非常讨人喜欢,总是很容易就交到新的朋友。她在语言上也有特别的天分,除了丹麦语之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美法德语,还会挪威语和瑞典语。

长大后,她离开丹麦老家,到英国读大学,在大学里她是最受男生欢迎的女生。当时同学们都知道有个叫 Helle 的女孩儿特别漂亮,身材和脸蛋都十分完美,而且她不光好看,性格和气质也没得说,每当她走进一个房间的时候,房间里的男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扭头去看她。没错,人家就有这么美!

后来她大学还没毕业,就因为出众的外貌和优秀的语言能力,击败了 200 多名佳丽,被 Pan Am Airways(泛美航空公司)录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空姐。这么好看的空姐,现在美航里可不太多见了。

空姐被录取之后,首先需要到迈阿密的基地接受上岗培训,在这个期间,Helle 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人,Richard Crafts。

图 3:Richard Crafts
加载中…
图 3:Richard Crafts
这年 Richard 31 岁,已经是泛美航空的正式飞行员了,当时他也在同一个基地接受培训。Richard 的风格比较潇洒不羁,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穿的有点儿邋遢,熟悉他的人对他的形容是:这人虽然有时候有点儿不修边幅,但是恰到好处得会让女人觉得非常有吸引力。

Richard 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所以从小就习惯了与女人朝夕相处,他的父亲在从飞行员的岗位退役后,成为了一个在曼哈顿做的风生水起的商人。他也想追随他爹的脚步,所以大学读了没几天,就退学去参了军,也成了一名飞行员。那之后机缘巧合,被派到了南韩和日本,有了五年的战斗经历,后来在一次任务中受伤,然后就光荣退伍了。

退伍之后他很轻松地在民营航空公司找到了飞行员的职位,挣的多、有地位,从此走上了风流浪子的人生巅峰。虽然每天飞来飞去,他还是能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与女友们的约会。

并且,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特别丰富的谈资,一张嘴总能说得天花乱坠,在认识新的女孩儿时,他总自我介绍是是帅气的飞行员机长,还曾经是 CIA 的密探间谍,加上他一头黑发,体型标准健壮,对女人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所以身边从来没有缺过女伴。

03
Helle 与 Richard 在基地相识的时候是 1969 年,当时 Richard 已经与另一个空姐订了婚,但是他们俩一下就看对了眼,完全不顾正牌未婚妻的存在,谈起了恋爱。

他们爱了又爱,爱到不能爱,折腾了几年和好又分手的苦恋大戏之后,Helle 还是不顾朋友们的反对,在 1975 年嫁给了 Richard。

Helle 的朋友们是真心不能理解她的选择,欧洲范儿的金发高挑美女,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沧(脏)桑(了)风(吧)流(唧)的老男人?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大概是,有着丰富经历的男人,就象某些女人无法解读但是必须拥有的时尚单品。你讲不清楚它「时尚」在哪里但你就是想要。

另一个原因就很简单了,Helle 怀孕了。

Richard 的年龄比 Helle 大不少,但是他对稳定的家庭和婚姻好像没有太强烈的渴望。甚至还没正式结婚呢,他就已经开始抱怨婚姻的束缚和无奈。当别人问到为什么要结婚时,他语气生硬的回答说:「孩子月份太大了,没法处理了。所以就结婚了呗。」言语间完全没有即将升级当爸爸的期待和喜悦。

而且因为 Helle 怀孕,不太方便过夫妻生活,Richard 还光明正大地另找他人解决需要。说起来也挺理直气壮的——「我是个健康的正常的男人啊。」

但是 Helle 不介意,她觉得一切都挺好的,男人挺好,孩子也挺好,时间长了一切都会更好的。

婚后他们夫妻俩在康纳狄格的新镇买了一套房子安了家,很快 Helle 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然后接二连三的又生了两个孩子。

图 4:Helle、Richard 和三个孩子

加载中…
图 4:Helle、Richard 和三个孩子

在最小的孩子稍微长大一些之后,Helle 又回到了蓝天,接着当飞来飞去的空姐。家里呢,雇佣了一个 19 岁名叫 Dawn Marie Thomas 的 au pair 来照顾孩子。

对不了解 au pair 同学,我多说几句来解释一下。

au pair 是美国社会一种针对国际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让国际学生住在雇主的家里,承担部分家务,比如做饭、照顾孩子什么的,一次抵消住宿费,然后雇主还会再付一定的工资费用,这部分的费用会比在当地雇佣保姆要相对便宜。

所以对双方来说,是省钱互利的好事。

不过,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雇主来说,要找到合适的 au pair 其实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在 Helle 一个接一个生孩子的同时,Richard 一直做着飞行员飞来飞去。国内外的飞行员都是工资收入特别高的职业,当时他和 Helle 加起来一年的工资大概有 12 万 5 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跻身全美 top 5% 的高薪阶层。

但是在家管钱的人是 Richard。所以他花了很多的钱在自己的爱好上。我本来以为他最大的爱好是女人,没想到其实是枪。

04
买房之后,Richard 在家里专门腾了一个房间来放枪。

那个时候美国对枪支的管理比现在要松的多,枪支弹药的价格也相当便宜,所以他可以轻松的负担得起这个爱好。

他收集的枪支包括手枪步枪,自动的半自动的,狙击枪,强力十字弩等等,还有上千发子弹。据说他拥有的武器能组成个 50 人的民兵团!

每每到了周末,他都会把心爱的枪拿出来,摆弄一番,拆了擦洗,再重新心满意足的摆放回去。

不过在家里偷偷玩枪的快乐逐渐不能满足他了,1982 年,Richard 忽然到镇里申请了一个辅警(auxiliary police officer)的工作。

谁也不能理解 Richard 对警察工作的热爱,这份工作其实工资极低,每个小时只有 7 美元,他还得自己掏腰包参加初级培训。本来平时当飞行员就已经很累了吧,他依然热情万丈又兢兢业业的做辅警。

然后他买了一辆与警车型号完全一样的新车,并花了大价钱改装这个车——装上了各种天线对讲机,警灯和警笛。把自己假装成正式警察过干瘾。

一般来说,这样自制警车是违法的,但是小镇人不多,加上他自己也是辅警,算是警察的一员,也就没有人追究这个事情。

有了对枪和警察事业的热爱,Richard 就忘记了他的另一个爱好吗?并没有,因为 Helle 的工作经常不在家,这给他的偷情提供了很大便利。他倒是一直坚持一个原则,身为飞行员,身心都要献给飞行事业,所以找的情妇女友,也全无例外都是空姐。

对于 Richard 婚外情,一开始的时候 Helle 是否知情并不能确认,但是她的日子不好过是真的。

在外人眼里 Richard 看起来风趣机智,但关上门他就暴露了暴力冲动的一面,Helle 的脸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奇怪的青紫,即使用浓妆也掩饰不住。

Helle 告诉身边的朋友,虽然 Richard 挣的多还管账,却要求她从自己的工资里掏钱来付家用。

比如她要负担家里的水电和维修开销,食物,孩子,还有 au pair,但是他自己的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用于买他喜欢的枪或者工具,比如割草机,拖拉机,甚至包括一架价值 2 万 5 千美元的挖土机,可是他家的院子依然破败的象从未打理过一样,他就是买着过瘾,从来不用。

她不能对 Richard 的花钱方式有任何异议,不然,她的脸上就会带着「花」出去见人。

刚开始的时候,Helle 对这一切还是抱着忍耐的态度。毕竟有了三个孩子,而且孩子还小。可是 1986 年她发现 Richard 一直跟一个空姐保持了将近 10 年的婚外情,顿时崩溃了。

这样的婚姻图什么呢?她好像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 Helle 找到了一名离婚律师,要求律师帮她办理离婚手续,分割家庭财产,并且要带走三个孩子。

这个时候老大 Andrew10 岁,老二 Thomas6 岁,4 岁的老三 Kristina 是个女儿,三个孩子都未成年,在那个时候离婚的话,判给妈妈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在离婚后,丈夫会需要支付一大笔赡养费和抚养费。

按照所在州的法律,现在大部分的离婚方式都是无过错离婚,无过错离婚也需要有个冷静期,在冷静期过后才能真正的完成离婚手续。

但是如果以对方出轨偷情(adultery)为理由提出过错离婚申请(a fault divorce)的话,就可以加速离婚过程,直接跳过冷静期。而且在财产分割的时候,法官可能会更加同情无过错方,做出对无过错方更有利的分配判决,有过错方还可能会被判决要付多点赡养费。

所以过错离婚比无过错离婚要贵很多。

Helle 找的律师名叫 Dianne Andersen,是个狠角色。在了解情况后,她立刻告诉 Helle 可以走过错离婚途径,从而争取到最大利益。

不过,为了更大把握赢得离婚官司,她建议 Helle 雇佣一个私人侦探,搜集确凿的证据。

05
Helle 雇佣的这个私人侦探,名叫 Keith Mayo,原本是个退役的警察,不干警察后当上私人侦探,业务水平很高。

没几天他就偷拍到了 Richard 跟那位空姐偷情的照片。

图 5:Nancy 和 Richard 搂抱着进酒店偷情

加载中…
图 5:Nancy 和 Richard 搂抱着进酒店偷情

空姐名叫 Nancy Dodd,个高腿长,也是金发碧眼,服务于另外一家航空公司。

Mayo 把偷拍到的照片交给了 Helle。

看到实证的 Helle 忍不住痛哭起来,但她并没有立刻找老公对峙,而是考虑了几天。

那几天她心事重重,就连一起工作的同事都看了出来,关心地追问她出了什么事儿,Helle 跟同事的关系都不错,纠结再三,就把这事儿说了出来。

其实她的同事是很支持她离开 Richard 的,但是 Helle 说:「如果 Richard 知道我在背后调查他,会杀了我的。」

最后,直到 10 月份,Helle 才终于鼓起勇气,正式对 Richard 提出了离婚的要求,没想到的是,Richard 的反应十分平静,他轻轻的捧着她的脸温柔的说:「宝贝儿,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

于是就到了 11 月 18 日这天晚上。

当天,Helle 刚从法兰克福飞回纽约,与两位空姐同事一起搭车回新镇的家。在开了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在 Helle 家门口停下了车,Helle 看到卧室的灯亮着,叹了口气,对同事说,「Richard 在家呢。」 然后下了车。

那天晚上暴风雪袭击了新镇,当地的住家都断了电。第二天凌晨 6 点左右,Richard 叫醒了住在家里的国际学生 Dawn Marie Thomas 说,家里停电了,现在连暖气也停了,所以大家一起先到他的妹妹 Karen 家去躲一躲。

Thomas 迷迷糊糊的问道,「所有的人都去吗?」Richard 说,Helle 已经一个人先过去了。

然而当他们带着孩子们抵达妹妹家时,Helle 却并不在那里。Richard 当时没有流露出诧异的情绪,也没查问老婆的下落,而是立刻着手给孩子们准备早餐。

天亮了之后,他独自一人赶回了新镇的家中,不久当地的电力恢复了,他却一直等到晚上才把孩子们和 Thomas 接回来。Thomas 注意到他显得特别的疲惫,好像忙活了一天。

第二天早上,Thomas 帮他们收拾房间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主卧的地毯上有一块拳头大小的深色污渍。她怕被误会遭受责骂,主动的向 Richard 提到这块污渍,没想到他毫不在意,解释说那是头一天停电的时候,他不小心洒的煤油。然后他就动手把那块带着污渍地毯给切了,直接扔到了垃圾箱里。

06
但是几天后,同事们注意到 Helle 没来上班,打电话也联系不上,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

有个比较熟的同事给 Richard 打了个电话,问 Helle 是不是生病了?怎么好几天都没有消息。

Richard 解释说:「没事儿,是她妈妈生病了,所以她订了机票回了丹麦。」 为了说服担忧的同事,他还告诉她们,Helle 走的匆忙,自己开车去的机场,现在车都还停在那儿呢。

同事们去机场的停车场一看,真的发现了 Helle 的车,但是 3 天后,那辆车也还停在原来的地方,好像完全被主人遗忘了。

照理说,如果 Helle 回了丹麦,怎么都要跟公司请假,如果是临时短期回去一下,怎么会这么久都不回来呢?而且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她怎么都不可能这样把三个孩子丢下不管。

一个同事好友终于坐不住了,直接打电话到丹麦给 Helle 的妈妈,不出所料,她根本不在丹麦。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就是套路。

朋友们继续追问 Richard,他继续给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 Helle 出去旅游了,或者痛哭流涕的说,她离家出走了。不同的人问他会给出不同的说法,每次装的还都跟真的似得。

不知所措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办,每个人都怀疑 Richard,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其中一个朋友提出来,不如联系一下 Helle 的律师,她懂法,客户不见了,她总应该知道要做什么吧?

他们找到了 Anderson 律师,说出了他们的怀疑,还有 Helle 在不久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儿,那绝对不是个意外。」

于是,就有开始的那一幕,律师联系到了私人侦探 Mayo,Mayo 遍寻她不着,确认车在人失后报了警。

07
在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警方终于介入了。

介入的第一步,当然是联络失踪人员的家属,在这里也就是本该积极报警的老公。

但是 Richard 十分淡定,在面对警方的询问时,他镇定自若地给出了一个解释:「那天她回到家挺高兴的啊,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她到家后洗了个澡,大风暴停电了就去了我妹妹家。19 号星期三之后,我也再没见过她。」

还记得 Richard 是镇里的辅警吗?所以询问他的人,也就是他的同事。他们也压根没把这当回事。

虽然 Helle 的确好些天没见了,可警方表示也许 Helle 就是需要时间静静而已,已婚妇女不高兴的时候离家出走是很正常的,过几天头脑冷静了,自然就回来了。

然而 Helle 雇佣的这位私人侦探 Mayo 是个非常认真的人,每件崎岖的事情,都需要一个认真的人,而这个案子里,他们遇到了 Mayo。

出于对 Helle 的了解和老警察的本能,Mayo 不相信警方的托词,决定自己展开调查。他找到 Helle 身边的人,一一询问,并且录下了现场录像作为证据。

图 6:Mayo 录制的采访国际学生 Thomas 的录像

加载中…
图 6:Mayo 录制的采访国际学生 Thomas 的录像

首先他采访了 Richard 家的那位国际学生,了解到在 Helle 回家后的第二天就再也没有见过她,Richard 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去的妹妹家,还有那块带着可疑污渍的地毯,他还发现 Richard 给每个关心 Helle 的人做出的解释都不同,这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说的每个解释都是谎言。

大家异口同声的说,「Richard 肯定对她干了什么。」 因为她上班从来不会迟到,更不要说无故旷工。她也绝对做不出把三个孩子这样丢在家里不闻不问这么多天。她一定是出事了。

Mayo 带着收集到的证词和录像再次来到小镇警局,这一次警方决定把 Richard 叫到局里做个测谎试验。

但是 Richard 通过了这次测谎试验。

他对所有的问题对答如流,从容自若的否认自己知道妻子的下落,否认自己对妻子的失踪负责,更是矢口否认杀害了 Helle。

当警方问及 Helle 到底去哪儿了时,他回答说不知道,她就是离家出走了。

警方问,那为什么你给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Richard 无奈地苦笑着说,本来老婆离开他已经够丢人了,他只是不想让别人笑话罢了。

警方前后给他做了三次测谎试验,而他居然全部都通过了。根据这个结果,小镇警方得出结论,认为他的确与 Helle 的失踪无关。

08
但是 Mayo 不能接受这个结论,他决心要以一己之力把调查进行下去。

他想到当时国际学生提到 Richard 匆匆处理掉的那块带有污渍的地毯,觉得这也许是个突破点。但是地毯已经被处理掉了,怎么办呢?

Mayo 发动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当地收垃圾的公司,首先查到 Richard 家的垃圾一般会被运送到新镇两小时外的某个垃圾场。然后他自掏腰包,雇佣了一队人,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在如山的垃圾堆里翻找那块被处理掉的地毯。

上天眷顾,他们真的找到了!

那块又脏又臭的地毯,与 Richard 家主卧里剩下的地毯边缘形状完全吻合,这块地毯上有一块明显的污渍,Mayo 拿着找到的这块地毯又回去找到警方要说法。

但是警方说,这不就是一块地毯吗?能证明什么呢?

好在这时,在 Mayo 的坚持下,这个案子开始获得舆论关注,媒体上逐渐出现了相关的报道。不过当时媒体的口径还是定性为一起「失踪案」,认为 Helle 就是离奇的失踪了,Mayo 接受采访的时候坚决反对这个说法,他不断的上媒体呼吁警方再次介入,对 Helle 的失踪不要轻易的下结论。

有了舆论的压力,当地警方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地方检察官在压力之下,决定把案子从小镇警局的手上,转交给州警。州警拿着现有的证据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展开,毕竟测谎结果在这里,也没有人证,该如何突破呢?

于是他们警方召唤出了他们的王牌鉴证专家:Henry Lee(李昌钰)。

图 7:李昌钰

加载中…
图 7:李昌钰

然而不幸的是,对于这块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地毯,李昌钰亲笔写下了鉴证报告的结论——

「在四个小时反复检验后,还是无法确认那块污渍是血迹」。

又是僵局,怎么办?

09
还好州警没有轻易的放弃,他们开始顺着脉络往前撸,这时候显而易见的疑点越来越多。

比如住家的那位国际学生回忆起来,她听到在 Helle 失踪前的那个晚上,Richard 跟 Helle 曾经大吵了一架,虽然他们在主卧里关起门来吵,激烈的争执声依然穿透了墙壁。

而且她提到在 Helle 失踪的 5 天前,Richard 买了一个巨大的冰柜,这正是 11 月的天气,这个季节买这个冰柜是要储存什么呢?

图 8:Richard 买的冰柜

加载中…
图 8:Richard 买的冰柜

警方根据冰柜的编号找到了卖冰柜的店家,店家对 Richard 的印象还挺深。因为在他下单的时候,死活不肯留下姓名和地址,非要提现货,而且坚持要付现金。

所以,在 11 月 17 日当天,Richard 亲自跑到店里提取了这个重达 200 磅的冰柜,自己一个人扛回了家。

警方推测,看起来 Richard 在杀害了 Helle 之后,用冰柜临时储存尸体,但当前最关键的还是得对现场进行勘察,尽快收集到证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犯罪现场很可能就是 Richard 自己家的主卧,要搜查这个现场,就必须向法庭申请搜查令。而法官批准搜查令的前提,是警方能提供合理的依据,证明能通过搜查找到相应的证据和线索。

问题是 Helle 的这个案子,既没有失踪人亲友报案,也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测谎结果不配合,嫌疑人也没有犯罪记录,法官凭什么批准你去搜索一个公民的家呢?

负责这个案子的警探绞尽脑汁的奋笔疾书,最后提交了一份长达 11 页纸的说明书。

在说明书中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Richard 对 Helle 失踪的不同解释,还有他在 Helle 失踪前后这些奇怪的举动。

警探奋力写道,虽然暂时无法提供具体的依据和解释,但是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和接受过的训练分析,暴力犯罪现场往往都会留下挣扎和扭打的痕迹,甚至是使用了武器的证明,实施犯罪的嫌疑人都会与周遭的环境发生接触和物质交换,从而留下线索和证据,比如血液,体液,分泌物,头发,指纹或者掌纹什么的。

根据 Helle 失踪后 Richard 提供的反复无常的解释,还有他对妻子下落的漠不关心,以及 Helle 失踪前后的情形分析,都说明 Richard 的家是非常关键重要的场所,所以警方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能在他的住处找到与谋杀相关的证据。

努力的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太差,搜查令在圣诞节这一天被批准了下来。本来兴高采烈准备回家过节的警察和鉴证组成员们,包括李昌钰,都只得跑到 Richard 家用搜查来庆祝节日了。

10
来到 Richard 家之后,警方才意识到工作量有多大,Richard 家里脏乱不堪,家具东倒西歪,脏衣服扔的到处都是,水池里堆满了脏盘子。整个圣诞假期的几天,他们都花在了整理证物上,最后整理出 108 项证物打包带走,交给李昌钰的鉴证室进行测验。

经过检测,李昌钰在卧室的床垫上找到了 5 处很小的血迹。

图 9:血迹位置示意图

加载中…
图 9:血迹位置示意图

鉴证室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那些血迹是 O 型血,与 Helle 的血型相符。并且因为血迹的形状,证明血液是血管破裂后喷射到床垫上,所以不可能是大姨妈留下的。

另外,他们还通过血迹的喷射力量和形状,证明了这些血迹的喷射角度,是血液以中等的速度均匀喷射到床垫上,还有一道大概 6 英寸长的磨蹭血痕。

这种痕迹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血液的主人当时以跪姿面对床垫,有人从后面用重物袭击,被袭击处喷射出血液,溅到床垫上,被害人受力倒下,蹭到了床边,留下了那道 6 英寸长的血痕。

当时警方还从 Richard 家的浴室里收走了许多刚洗出来的浴巾,鉴证室对这些浴巾进行检测,上面都产生了血液反应,这说明浴巾们有可能是被拿来清理现场。

图 10:出现血液反应的浴巾

加载中…
图 10:出现血液反应的浴巾

但是这些证据都只能说明现场有过血液痕迹,却无法证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更加无法解答最重要的问题:Helle 在哪里?

找不到尸体,这个案子就要凉。因为康州历史上没有一个案子是在没有尸体的情况下了结的。所以警方绞尽脑汁广开脑洞,寻找一切可能与尸体有关的线索。

人逼急了就会爆发,这时候他们就真的挖出了一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件,也就是最开始那位熬夜为人民服务的道路维修工凌晨偶遇碎木机的经历。

这个联系其实非常的偶然,几个月前,当地曾经发生过一件非常令人无语的事儿。一个男人因为虐狗被起诉上了新闻。这个男人因为隔壁家的狗太吵,忍无可忍怒上心头,抓了狗直接扔进了碎木机。这事儿公开之后,舆论大哗,一时间爆了新闻头条。

负责 Helle 案子的警探在无意间看到了这个新闻,脑中忽然有一个念头飘过,努力了很久之后一拍桌子,想起来了!!

之前警方调出的 Richard 的电话记录上,就 有他曾经联络过一家租用碎木机的公司的记录。当时他给出的理由理由是暴风雪即将来临,肯定会吹倒家里的树,他需要碎木机来处理这些掉落的树枝。

然后他在 11 月 18 日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远途,跑到外地的一间公司租了一架碎木机。而且,他挑选的是最大、最强力的型号,这个碎木机足以搅碎直径 30 厘米的树枝。所以,在 Richard 的信用卡账单上,赫然有一条 900 刀的租用碎木机费用。

图 11:Richard 租用碎木机的收据

加载中…
图 11:Richard 租用碎木机的收据

福至心灵的警探立刻就这个事儿展开调查,因为碎木机这个东西很大,不可能藏起来,那么肯定就会有人见过 Richard 和碎木机在一起。正好那几天暴风雪,出门的人很少,而每天在路上来回跑的人,只有辛勤扫雪的工人了。

排查之下,真的就打听到了有个工人曾经在某个地方见过一个开车拖着碎木机的男人。

11
这个工人带着警察来到了 Zoar 湖边,这就是他遇上拖着碎木机的卡车的地方。

这个时候距离 Helle 失踪已经过去了好一阵,不知道还能找到什么证据,对于碎木机的猜想,警探们的心里说实在的也没谱。但是没谱归没谱,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还是要尽力找一找。

这天一个警探沿湖搜索时,注意到附近有一圈儿新鲜的木屑,木屑上还混杂着一些绿色的东西,好像是撕碎的塑料,随着冬天湖面上刮过的风摇摇摆摆。

他抓起一把仔细看时,发现在这堆混着渣滓的木屑里好像有一团纸片。他把纸片挖了出来,铺展开拼到一起,赫然发现这原来是一个信封,信封上的地址写着:

「Miss Helle L. Crafts 5 Newfield Lane, Newtown, Connecticut.」(Helle L.小姐,康涅狄格州,纽顿纽菲尔德巷 5 号)

是 Helle 的东西。

图 12:纸团

加载中…
图 12:纸团

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警探们找来李昌钰,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木屑,分析这里就很可能是抛尸地点。结合碎木机的情况,看来 Richard 是把 Helle 的尸体用碎木机绞成了碎片,都丢到了湖里。只不过风大,把 Helle 身上带的信封被吹了回来。

但是这口湖并不小,该如何确认寻找范围呢? 这个时候科学女神登场了。

李昌钰租借了一个与 Richard 当初租用的碎木机完全一模一样的机器,又因为猪肉的成分结构与人肉是最接近的,所以搅碎之后的猪碎块与尸体也最接近。

所以,他找来了一头猪扔进碎木机里。利用猪被搅碎的尸体喷射出去的距离,来确定抛尸范围。

在他后来写的一本书中提到,虽然可以通过猪肉来推测尸体的方位,却无法判断头发的状态。而那个时候假发很贵,要买假发来做实验有些奢侈。

李昌钰忽然想到自己女儿的一头长发,回家后忽悠女儿说现在流行短发,哄着姑娘半信半疑的剪短了头发。等他夫人回家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赶紧拿着头发溜之大吉跑回鉴证室了。

最后通过试验证明,碎木机喷射出来的尸骨,最远只能抛掷 4.6 米,而较轻的尸骨和头发则会留在距离湖边较近的地方(0.3-0.6 米)左右。这基本就能划分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在拿到试验结果之后不到一个小时,警方就组织起一个搜索队,沿着湖边,将搜索面划分成 20 厘米宽窄的网格,一格一格的沿湖展开了搜索行动,一寸一寸地摸索过去。

为了下湖打捞,警方特意申请调来了潜水员。但是康纳狄格的冬天真是太冷了,潜水员无法下水太深,也无法停留太久。警方多方周旋,获得批准把湖水放掉一部分,减轻潜水员的负担。

据说当警方的潜水员准备下湖深入打捞时,Richard 也得知了这个情况,他只是淡淡的说,「随便他们怎么搞,也不可能找到尸体。」

他说的也没错,潜水员的确没有发现尸体。不过警察最后打捞起来好几个带着 Helle 名字的信封,2,660 根头发,69 块碎骨,5 处血液痕迹,细碎的指甲,一根脚趾,一根手指,两颗牙齿,一块头骨碎片,一小块儿金属,还有不到 3 盎司分量的人体组织,(图片太刺激我就不放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水底发现了一个电锯,而这个电锯的序列号,被人精心刻意的磨掉了。

12
所有的证据都被送到鉴证室,李昌钰带领组员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检测。

目前他们面临的局面是,要通过这些证据解决一个问题:「Helle 的下落。」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这么一堆零碎,证明它们来自于 Helle,而且她已经不在了。

首先他们把重点放在了这个电锯上。

虽然在被捞起来之前,这个电锯已经在水里泡了一段时间,他们还是在电锯上发现了一些血迹,头发,和人体组织。

这些证据用肉眼是很难看到的,但是逃不过鉴证组的火眼金睛。

图 13:电锯上的有效信息

加载中…
图 13:电锯上的有效信息

在齿轮处,他们发现了一丝细小的纤维。 经过分析,这个纤维是一种绿色的棉织物。 这个棉织物与 Helle 最喜欢的一条睡裤材质相吻合,也与从湖边找到的碎片织物完全一致。

不过这还是不足以证明电锯与 Helle 的失踪有关,更关键的是需要建立起电锯与 Richard 的关系。

但是,这个电锯的序列号已经被磨的看不清楚了,该怎么寻找电锯的主人呢?

有经验的鉴证组知道,一般序列号是用机器用极大的力量击打金属,在表面上打出来的。虽然金属表层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磨去,但是击打力量渗透很深,如果能去掉杂质,还是会露出击打后的痕迹。

鉴证组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酸,把电锯特定的部位泡在酸里之后,电锯上的杂质被逐渐清除掉,最后被磨掉的序列号露出了它的真面目:5921616。

图 14:处理后复现的序列号

加载中…
图 14:处理后复现的序列号

现在有了序列号,但还是找不到证据能证明电锯属于 Richard。

这时候私人侦探 Mayo 再次从天而降。

当初 Helle 雇佣 Mayo 的时候,曾经交给他一个纸盒子,里面全是属于 Richard 的一些文件。本来她是想拿这些文件为自己在离婚中争取多一点利益,没想到在那些文件当中,夹着一张收据,是 5 年前 Richard 花了 644.95 美刀购买电锯的记录。

图 15:收据

加载中…
图 15:收据

在收据上赫然写着电锯的序列号。这下终于对上了,也算冥冥中的天意。

13
接下来就是要明确,这个电锯上的头发,还有湖里找到的头发,到底是不是属于 Helle。

鉴证组首先找到 Helle 的梳子,从上面提取了她留下的头发进行对比纹路。确认了梳子上的头发与湖里的头发和电锯上的头发完全一致,都属于 Helle。

接着,鉴证组把湖里捞上来的 2600 多根头发一根一根的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图 16:显微镜下的头发

加载中…
图 16:显微镜下的头发

这些头发中大部分断痕极其平整,都是被人工切断的,但并不是用剪刀切断的。

这种断痕符合被碎木机绞断造成的效果。

然后鉴证组下一步是确认湖里捞起来的那片指甲,是不是属于 Helle。

在对比了这片指甲上的指甲油,和 Helle 梳妆台上的一瓶指甲油的化学成分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无需质疑了。

然而,这依然不能证明 Helle 已经死了。

李昌钰打电话给一位生物博士朋友,请他来帮忙鉴证一下从湖里捞起来和湖边木屑堆里发现的那些残骨。因为他怀疑,这些残骨的形成,是有人将尸体用碎木机打碎后造成的。

此时,咱们人类的好朋友——猪,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昌钰的鉴证组又找来一头冷冻过的猪,塞进碎木机里,来分析骨肉被搅碎之后的形状特点。

为什么要用冷冻过的猪呢?因为考虑到 Richard 曾经专门买了一个冰柜,他应该曾经短暂的将 Helle 的尸体藏在这个冰柜中。

下图就是当时试验的真实场景(一点都不血腥)。

图 17:实验场景——几位大叔正一人拽着一条猪腿往碎木机里塞

加载中…
图 17:实验场景——几位大叔正一人拽着一条猪腿往碎木机里塞

因为猪的皮肤和骨骼跟人类十分接近(!!!),所以李昌钰通过这个试验,发现经过碎木机搅碎的骨肉残渣,都会留下相同的纹路。对比之下,这个纹路与湖边湖里找到的残骨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李昌钰的博士朋友在深入研究那些被打捞起来的残骨后认为,这些骨头的材质纹路,与人类的头骨一致,它们应该都是属于人类的骨头。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因为由此可以证明,这些残骨的主人已经死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证明,它们的主人是谁?

博士朋友将部分头骨样本浸泡在液氮中,然后用小锤子把它们砸成粉末,再对这些粉末进行深度分析,发现骨头的主人是 O 型血。与 Helle 的血型吻合。

看到没有?有个学生物的博士朋友是多么的重要。

然后湖里不是还捞上来一小块儿金属吗?

经过分析,大家觉得这小块儿金属应该是一种假牙的牙冠。在这块金属的最末端,附着了很小很小很小的一块下颌骨残留。专家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块牙齿应该是受害人被暴力袭击的时候迸裂而出。因为如果是牙医拔掉的话,牙冠末端会清理的很干净。

图 18:带有金属的假牙牙冠

加载中…
图 18:带有金属的假牙牙冠

然后李昌钰又叫来了他的另一个鉴证学的博士专家,请这位博士专家亲自去湖边走一走看一看。

这位博士就在湖边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就这么走了五天。第六天的时候,据说他那天已经在河边溜达了 8 个小时了,然后一个没留神,滑进了一个干了的小溪沟里。他随身总是会带着一个收集证据的小桶,那么既然掉进了这个小沟,也算是天意,于是他就在沟里刨了刨,带了一些看着可疑奇怪的东西回去。

回到驻扎地,他整理小桶里的证据时。赫然发现里面有颗人类的牙齿!

然后对比了 Helle 从 1982 年到 1986 年的牙齿记录,吻合上了!所以同学们,保持牙齿定期洗牙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另一位牙科专家 Lowell Levine 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位专家超牛的,他是证明纳粹死亡天使 Dr. Joseph Mengele(約瑟夫·門格勒)身份的关键人物。也是在国会面前作证美国国家公墓下所埋尸体确实是小肯尼迪的关键证人。

图 19:相关报道(牙齿是 Helle 的!)

加载中…
图 19:相关报道(牙齿是 Helle 的!)
Lowell Levine 博士证明,这颗意外找到的牙齿,应该也是在 Helle 还活着的时候被击打后脱落的。

基本上综合起这些所有的证据,足够可以建立起一个逻辑链:

通过序列号和收据证明了电锯是 Richard 买的,被用来切割尸体;
通过对比 Helle 用过的梳子上的头发,证明了电锯上和湖里打捞起来的头发都属于 Helle,又证明了这些头发是碎木机绞断的;
通过对比碎骨的纹路和骨质,证明这些碎骨是人类的头骨。

由此,可以证明 Helle 已经被害,尸体在被用电锯切割之后,由碎木机搅碎抛进了湖里。

14
啊,铺垫了辣么多,终于走到了大快人心的逮捕这一步。

为了让大家有个清晰的概念,我撸了下时间线。

1986 年中,Helle 起意要与 Richard 离婚,找了离婚律师,雇佣了私人侦探 Mayo 进行调查。

1986 年 9 月,Mayo 将 Richard 出轨的实锤交给 Helle。

1986 年 10 月,Helle 向 Richard 提出离婚。Richard 表示如你所愿木有问题。

1986 年 11 月 4 日,Helle 和 Richard 大吵一架,Richard 应该是此时动了杀心。

1986 年 11 月 13 日,Richard 用现金购买了一个大冰柜,并且自己一个人扛了回家。

1986 年 11 月 18 日,Helle 从法兰克福出差回到家里,当晚被害。Richard 将尸体放进冰柜里冷冻起来。

当天,暴风雪袭击新镇,家里停电后,Richard 带着孩子和国际学生去了妹妹家。

1986 年 11 月 19 日凌晨,他赶回家中处理 Helle 的尸体。租借了一个碎木机。晚上国际学生带着孩子回到住处,发现地毯上的血迹。

1986 年 11 月 21 日凌晨,Richard 在抛尸的时候,遇到了勤勉的扫雪工人。

1986 年 12 月 1 日,私人侦探 Mayo 正式报警。

1987 年 1 月 11 日,Richard 被正式逮捕。因为他付不出 75 万美元的保释金,在监狱里蹲了 16 个月等待开庭

接下来你们以为事情就该顺利成章的发展,正义得到声张,罪犯得到惩罚,亲友得到安慰吗?

然而并没有。

这个案子为什么这么著名这么令人难忘?犯罪手段残忍老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这是康州历史上第一个在找不到尸体的情况下,检控官依然毅然提起谋杀起诉的案子。

而检控官背后的警探们,鉴证组的专家们,也都一步一个脚印的建立起了一条有理有据的证据链。这真是大量的走访,实地考察,还有无数个小时的实验室工作后,集体的付出最后才有的结果。特别不容易。

由州检察官 Walter Flanagan 带领的控方,组织起强大周密的专家队伍出庭作证,用当时新闻的描述来说就是:a virtual army of expert forensic witnesses on the stand——由鉴证专家组成了一个军队,冲鸭!

15
但是审判一开始就不顺利。

因为这个案子的曝光率太高,长期盘踞新闻热搜的头条,为了让被告有相对公平的审判机会,在辩护律师的强烈要求下,法院决定换地审理。从新镇搬到了另外一个叫新伦敦(New London)的地方。

好不容易换地审理了,能开庭了。双方开始了正面交锋。

检控官带领麾下各位专家,一点点提交证据,解释证据,向陪审团们证明,你们看到的那位被告,他的神经是钢铁铸造的,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冰水。他对自己的妻子,孩子们的妈妈所犯下的这些罪行,是正常人对一只老鼠都无法下手的残忍。

辩方律师这边,让 Richard 本人走上了证人席为自己辩护。本来是想让他解释一下自己的清白无辜,结果他在面对众人审视的目光时,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漠然。

在面对质询时,他承认自己的确有对婚姻不忠的行为,可是,Helle 也不是什么圣人好吗?她故意怀孕利用孩子把他套牢,本身就是个心机深重的女人。

双方激辩到最后,陪审团花了 2 个星期讨论该如何对 Richard 定罪。这时,陪审团里一个杠精横空出世。

在这里给不熟悉「杠精」的朋友做个科普。百度上对「杠精」的定义我觉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杠精,网络流行用语,为贬义,指经常性通过抬杠获取快感,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杠精往往不论他人说的是什么是否正确,往往无视忽略曲解原述逻辑,对人不对事针对性反驳,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翻他人,进而达成目的。 」

这个定义里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故意」,一个是「不论他人是否正确」。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他/她一定要跟你反着说就对了。哪怕你受不了,开始顺着他说,他也会立刻掉转方向,继续跟你杠!

这位陪审团里的杠精名叫 Warren Maskel。

在其他 11 位陪审员都认定证据充分,Richard 有罪的情况下,Maskel 先生坚持认为被告是无罪的。

他的理由也很奇葩,他说在刚开庭的时候,控方找来了 Helle 的妈妈作证,检控官让她指认谁是 Richard,她指着女婿然后笑了一下。

Maskel 先生说,如果 Richard 真的是杀害女儿的凶手,丈母娘怎么可能会对他有这种反应呢?这说明他肯定是被人陷害的!

在陪审团讨论进入第八天的时候,Maskel 先生出了场车祸,他在来法院的路上,开着卡车撞到到路边的电话亭上,因为头部受伤和两根肋骨被撞断进了医院。但是三天后,他哭着喊着坚持要出院,说群众们需要他,他可以继续参与讨论。

后来一位陪审员问他,「你怎么出车祸了呀?」他回答说,「我当时看到 Helle 从我旁边飘了过去…」。

在审判开始后不久,Maskel 先生就成功的惹翻了全体陪审团,一个陪审团对记者吐槽说,「跟他一起讨论的时候,简直就象跟一个小孩儿对话似得,你跟他说什么他压根不进脑子。

「 另一个陪审员则气呼呼的说,「那(场景)都不能说是乱糟糟,那就是地狱啊!」

在审判进行到最后,已经有超过 100 个证人出庭作证,超过 650 件证物被呈庭,经历了 53 天艰苦卓绝的审判后,Maskel 先生罔顾法官的警告,表示自己主意已定,绝对不会改变 Richard 是无罪的看法,拒绝再继续讨论下去,于是审判出现了 hung jury 的局面。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规定,陪审员们需要对定罪结果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就被称为是 hung jury。在这里 hung 的意思并不是「吊起来」,而是「被卡住了」的意思。

如果出现了 hung jury 的情况,接下来有两个选择,法官可以要求陪审团重新考虑,接着讨论,给出新的时间期限,希望有的陪审员能改变主意从而达成一致;不然的话,法官就只能宣布流审。

而如果案子流审的话,检控官可以选择重新提起控诉,再组织一批新的陪审团进行审判,但是这样就又要重新走一遍流程,劳民伤财,结果还可能依然一样,所以有可能法官会决定不许再开一次审判。

这里直到最后,Maskel 先生也不肯改变主意,1988 年 7 月 5 日法官只好宣布,此案流审(mistrial)。

16
不过检控官并不肯放弃,重振旗鼓第二次审判在 1989 年 9 月 7 日开庭,这次又因为过高的新闻曝光率,再次从新伦敦换到了另一个名叫 Norwalk 的城市。

然后同样的证人,同样的证物,同样的证词,又走一遍。

这一次媒体依然高度关注这个案子,审判期间大幅首页追踪报道:

「鉴证科的牙医手里拿着经过恢复的牙齿作证,亲友证人为 Helle 失踪前后的经历提供证词。而风度翩翩的李博士面对着满脸赞赏之情的陪审团们,镇定风趣的讲解其他的证据和证物。」

李昌钰和他的鉴证队伍在这次的审判中大出风头,面对辩护律师的诘问回答的既耐心又简练,整个证据链做的滴水不漏,帮助检控官把案子做成了铁案。

这次的陪审员只讨论了 8 个小时,就得出了有罪的结论。一个月后,法官宣布判处 Richard 50 年的徒刑,他被获准在 2021 年申请假释。

这也成为了康州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尸体的情况下罪名成立的凶杀案。

然后这位前飞行员就跑去跟另一个也杀死了老婆的凶手,也被判了 50 年的 Edward Sherman 做邻居去了,两人还交换杀妻心得成了莫逆之交。

不过那位 Edward 没扛过几年就嗝屁了,这位 Richard 还顽强的活着,果然是祸害活千年啊。

根据新闻报道,已经 82 岁的 Richard 在 2020 年 1 月被正式释放了。

不是说好了判刑 50 年吗?满打满算这才坐了 30 多年怎么就出来了呢?

司法部门解释说,那是因为 Richard 在被判刑的时候有一条法律规定,可以给表现好的犯人大量减刑。那之后有补充条例限制这种情况,但是 Richard 的运气很好,赶上了减刑。

另外心理学家给他的鉴定认为,他对社区的危害很小,所以比原定出狱时间还更提早了 7 个月把他转出监狱,给他一个出狱的过度期,以帮助他更好的适应回到社会的生活。

这种人性化的对待,是 Helle 没有福气经历的。

17
这个案子里有一段提到 Richard 通过了测谎机的考验,所以一开始警方并没有怀疑他。

事后分析其中可能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 Richard 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冷血的人,作案后他完全没有愧疚之情,所以说起谎话来,内心毫无波动。

另一个原因,是他犯下的罪行几乎无迹可寻,如果不是警察和鉴证组坚韧不舍的追寻,他几乎就逃脱了惩罚。当一个人有充分的自信,认为自己的罪行不会被识破时,他的确有很大可能通过测谎仪的考验。

还有一个说法,是他可能在当兵的期间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应对测谎机的问题。

而且测谎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建立在问题的设定,和接受测谎试验的人的反应上,所以测谎实验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法庭上往往并不能拿来作为呈堂证据。

这个案子其实与章莹颖案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个案子都没有找到受害人的尸体。碎木机杀人案通过极少的尸体残骸来确认受害人死亡,建立起逻辑链。

接下来我要忍不住吐槽今天的男主角。

有人问,这位 Richard 为什么非要杀人呢?离婚不就好了么?有什么过不下去的非要把人搞死这么绝?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跟其他杀妻案略有不同。

比如我之前写过的案子里,好些杀妻杀夫的都是为了钱。但是 Richard 不是为了钱,反正家里也是他管账。而且其实他们夫妻俩到最后也没什么钱,他连 75 万的保释金都交不起。

美国的保释金可以找专门做保释的公司(Bail bondsman)来代缴,如果是州内的罪,就交 10% 的手续费,如果是联邦罪,就是 15%(如果行情有波动,以人家公司收费为准哈)。然后公司出钱来保释。

如果被告偷偷逃跑了的话,那公司的钱不就打水漂了吗?所以有的州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雇人来追债,这个雇的人就叫「bounty hunter」,当然追到了的话,追债人也要收取一部分费用,所以干这行的人还不少。Jennifer Aniston 还演过一个喜剧,就叫 The bounty hunter。

但是有的州规定了 bounty hunter 不合法,那公司就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告了,这个时候可以告任何与被告逃跑有关的人,至于有没有用那就是另说。

Richard 的保释金定为 75 万,也就是说他其实拿个 7-10 万出来就可以保释了,但他连这个钱也拿不出来,说明他其实就是没那么多钱,Helle 的名下也没有买保险,所以不存在为了保险杀人的可能。

那么他为什么要杀老婆呢? 我觉得是因为熊熊燃烧的控制欲。

对有的人来说,所谓的爱其实就是控制对方,无论是夫妻也好,父母子女也好,重要的并不是对方和自己过的好不好,重要的是「你得按我的方式来」。

当对方即将脱离控制的时候,这种人就会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失去,更加意味着失败,而失败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且。面对这种「失败」,这种人通常不会想正面的办法去把人给争取回来,他们的选择往往都是毁灭性的,得不到,毁掉你!你想跑?毁掉你!

那么遇到这种人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离!远!点!

不要想着能改变对方,更别想着能征服对方。但如果想好好过正常日子的话,就一定要远离他,别指望怀孕结婚能改变他了,更加不要觉得一个孩子不够来两个就能成功。不存在的!

而这个案子最后能够破解并且定罪,不得不说有着非常神奇曲折的过程。如果不是 Helle 所请来的私人侦探 Mayo 的坚持,她的朋友们的关心,警方的搜索,鉴证专家们绞尽脑汁的寻找证据,最终在没有尸体的情况下依然定罪,真是所有人一起的努力。

好了,最后再次向李博士致敬,拥有科学力量的男人最迷人!

参考资料:
· The Disappearance of Helle Crafts,Forensic Files C4, E33

· 现实版 CSI:李昌钰如何在犯罪现场捕捉细节?悦涵,三联周刊

· 50-Year Sentence Imposed In ‘Wood Chipper’ Murder,The New York Times - AP January 9, 1990

· The Lady Vanishes, and a Woodchipper Leaves Just a Shred of Evidence,DAVID W. GROGAN August 01, 1988 12:00 PM

· Murder of Helle Crafts,WIKI

· Helle Crafts: Inside the Gruesome Wood Chipper Murder,By Camielle Lawson Mar 6, 2018

· The Wood Chipper Murder Case,By Mark Gado - CrimeLibrary.com

· Killers Without Conscience,krazykillers.wordpress.com

备案号:YX01X8xA0ZKZdpE6q

发布于 2022-03-10 13:55 · 禁止转载

您的会员即将到期

还剩 13 天到期,最低 9/月续费免费参与千场课程

立即续费

点击查看下一节

现实版黑寡妇:死亡花园里的贝拉

赞同 48

目录
7 评论

分享

看不见的罪恶:自然的莫测和人类的伪装

马丁韩庄
×
拖拽到此处

图片将完成下载

————————————————————
本站(yanxuan.org)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